首页期刊导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少英

双月刊

1672-867X

ynmdxb@163.com

0871-65137404

650031

中国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民族学、社会学、少数民族哲学、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内容注重民族特色,强调理论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面向全国社会科学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少数民族的理论研究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代至民国时期康区的盐市、盐政与族群关系

    王海兵
    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区食盐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的井盐和湖盐(池盐),川盐、滇盐等内地盐一般流通于康区的汉藏杂居之地.不同地方的盐业资源在康区形成了各自的行销区域.食盐贸易是维持康区内部及其周边族群关系的重要机制和纽带.康区食盐交换对象以粮食为主,茶叶及其他日用杂货为辅,食盐的运销商主要是藏商.康区盐产多被土司或寺庙控制,自由贸易是盐业的常态.自清代开始,部分嘉绒藏区以及中甸、维西等地先后导入内地的引岸制.清末盐井被收归官办后,实行以盐税征收为核心的商人包销制.随着官府对康区盐务管控的加强,毗邻省区之间的盐利之争成了康区盐务的重要症结.特殊的自然、人文和历史形成的传统交换关系,以及多元化的盐务管控,共同造就了康区盐市与盐政鲜明的地域特征.

    食盐贸易盐务管控康区族群互动清代民国时期

    论博物学之新旧转型——以《滇南茶花小志》为例

    王准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云南本土学者方树梅编纂成《滇南茶花小志》一书,该书较为详细地辑录了明代以来各类著作中有关云南山茶花的记载,系统梳理了云南山茶花的传统代表性品种并收录大量有关云南山茶花的诗、词和辞赋.《滇南茶花小志》的内容饱含作者深厚的博物情怀与地方意识,而该书的编纂则与中国近代博物学学科的新旧转型密切相关,堪称一部承先启后的地方物产志,填补了一些前人研究的空白,为后来有关云南山茶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滇南茶花小志》博物情怀地方意识学科转型

    《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王峰
    封2-封3页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