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朱有勇

双月刊

1004-390X

xb@ynau.edu.cn

0871-65227711

650201

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农业和生物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主要刊登有关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食品科学、蚕桑、畜牧与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产养殖、农业生态学、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等学科创新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本刊的特点是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相结合,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及科研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丽江猪MAPK10基因编码区分离、序列分子特征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兰国湘金思琪严达伟鲁绍雄...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离丽江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0) 基因序列,并分析其组织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丽江猪MAPK10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丽江猪脑、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脏、背脂和背最长肌等9种组织中MAPK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大白猪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丽江猪与大白猪背脂中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结果]MAPK10基因序列总长1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MAPK10蛋白属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有44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丽江猪MAPK10基因序列与人、牛、山羊、绵羊、鼠、狗、猴和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5。3%、93。5%、93。2%、93。0%、92。6%、91。2%、90。5%和85。6%;MAPK10基因在丽江猪9个组织中差异表达,以脑中最高;丽江猪背脂MAPK10基因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白猪 (P<0。01),蛋白表达量也有低于大白猪的趋势 (P>0。05)。[结论]MAPK10基因可作为研究丽江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候选基因,结果可为研究猪脂肪沉积提供参考。

    丽江猪MAPK1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表达脂肪沉积

    瘦素对猪原代脂肪细胞脂滴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何永江肖慧黄英杨明华...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瘦素 (LEP) 对猪原代脂肪细胞脂滴相关基因FITM2、PLIN1和PLIN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EP (0、50、100和150 ng/mL) 处理15日龄三元杂交猪 (DLY) 皮下原代脂肪细胞48 h,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 (TAG)含量,qPCR检测脂滴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0 ng/mL LEP相比,100 ng/mL LEP可显著增加猪原代脂肪细胞TAG含量以及FITM2和PLIN2 mRNA表达水平 (P<0。05),显著下调PLIN1 mRNA表达水平 (P<0。05);与50和100 ng/mL LEP相比,150 ng/mL LEP可显著降低脂肪细胞TAG含量 (P<0。05),显著上调PLIN1和PLIN2 mRNA表达水平 (P<0。05)。[结论]LEP可促进猪原代脂肪细胞FITM2和PLIN2 mRNA表达,可促进或抑制PLIN1 mRNA表达,但LEP对脂滴相关基因表达的促进或抑制存在质量浓度差异性。

    猪原代脂肪细胞瘦素(LEP)脂滴相关基因

    北川白山羊及其杂交羊体质指数和生长发育模型分析

    周爱民张晓晖周玉刚肖龙...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北川白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取舍饲条件下北川白山羊145只(BB)、波北山羊 (波尔山羊♂×北川白山羊♀,RB) 86只、萨北山羊 (萨能奶山羊♂×北川白山羊♀,SB) 45只和波萨北山羊[ 波尔山羊♂× (萨能奶山羊×北川白山羊)♀,RSB] 58只测定其体重和体尺,计算其体质指数,并采用Gom-pertz和Logistic模型拟合北川白山羊及其杂交羊生长发育过程,分析比较生长参数及模型估计值。[结果]2月龄RSB公羔和母羔体重均显著高于BB (P<0。05),分别达到14。29和12。36 kg;6月龄RSB公羊体重和体长均显著高于BB (P<0。05);12月龄RSB公、母羊体重显著高于BB (P<0。05),且RSB公、母羊体质指数显著高于SB(P<0。05);24月龄RSB公、母羊体重均显著高于BB (P<0。05),RSB公羊体质指数显著高于BB (P<0。05)。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中RSB公、母羊最大月增重分别为3。80和3。10 kg,分别比BB提高60。34%和38。39%;RSB公、母羊体重达35 kg的日龄分别为248。74和340。35 d,分别比BB提前175。36和388。34 d。[结论]波萨北山羊杂交改良效果显著,Gompertz模型对山羊生长发育规律拟合度高,其生长曲线参数可为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

    北川白山羊杂交体质指数生长模型参数估计

    黄秋葵多糖对耐力训练小鼠自由基代谢和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詹晓东梁益军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黄秋葵多糖对耐力训练小鼠自由基代谢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为试验对象,以负荷游泳训练方式建立耐力运动模型。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安静组 (A组) 、对照组(B组)和黄秋葵多糖组 (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C1、C2、C3组) 进行试验小鼠活动状态行为学观察和体质量测定,并测定肌酸激酶 (CK)、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血乳酸 (BL)、血尿素氮 (BUN)、谷丙转氨酶 (GPT)和谷草转氨酶 (GOT)、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以及组织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和丙二醛 (MDA) 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体质量增长缓慢,小鼠疲劳特征明显,游泳至力竭时间短,CK、LDH、BL、BUN、GPT和GOT含量升高,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无显著变化,肝脏SOD活性升高,肝脏和骨骼肌CAT活性降低,肝脏和骨骼肌MDA含量升高。C3组 (400 mg/kg剂量) 黄秋葵多糖耐力训练小鼠体质量增加,行为学特征改善,游泳至力竭时间延长,CK、LDH、BL、BUN、GPT和GOT含量降低,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升高,肝脏SOD活性降低,肝脏和骨骼肌CAT活性升高,肝脏和骨骼肌MDA含量降低。[结论]黄秋葵多糖有助于改善耐力训练小鼠自由基代谢和糖代谢,从而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发挥抗疲劳功能。

    黄秋葵多糖自由基代谢糖代谢抗疲劳功能耐力训练小鼠

    黑枸杞花青素通过JNK通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的研究

    张龙飞行倩文沈童叶灵...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青藏高原黑枸杞花青素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凋亡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扫描电镜、DAPI和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黑枸杞花青素诱导小鼠巨噬细胞24 h后对细胞形态学、细胞凋亡率、JNK信号通路因子及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花青素诱导细胞24 h后未见明显凋亡形态,且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凋亡率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黑枸杞花青素质量浓度增加,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Bax/Bcl-2 mRNA表达量比值降低,JNK通路因子JNK mRNA及p-JNK蛋白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JNK抑制剂组能显著降低JNK通路因子JNK mRNA (P<0。05)及p-JNK蛋白表达(P<0。01);与JNK抑制剂组相比,花青素+SP600125组能显著降低JNK通路因子JNK mRNA (P<0。05)及p-JNK蛋白表达(P<0。01)。[结论]黑枸杞花青素可能通过JNK通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黑枸杞花青素巨噬细胞细胞凋亡JNK信号通路

    女黄扶正发酵物对脾虚大鼠肠道结构及免疫的影响

    闫志强翟少钦张邑帆陈春林...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女黄扶正发酵物对脾虚大鼠肠道结构和免疫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发酵菌组和女黄扶正发酵物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处理采用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人工复制脾虚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发酵菌组和女黄扶正发酵物组分别饲喂添加发酵菌和女黄扶正发酵物的饲料,空白组和模型组饲喂实验鼠维持饲料。试验结束时,各组大鼠称量并测定血常规和免疫器官指数;观察大鼠肠道组织形态变化,测定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以及肠组织sIgA水平。[结果]女黄扶正发酵物组大鼠血液白细胞数和免疫器官指数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血清IFN-γ、TNF-α和IL-10以及肠黏膜组织sIgA含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女黄扶正发酵物可通过上调免疫器官指数、IL-2、IL-10、TNF-α、IFN-γ及肠黏膜sIgA水平,进而调节脾虚大鼠的免疫功能,并改善和修复脾虚大鼠受损肠黏膜,恢复肠道黏膜免疫。

    女黄扶正发酵物脾虚大鼠肠道结构肠道免疫

    凹纹胡蜂蜂毒中一种新型多肽的识别与活性检测

    莫湘桂赵琴谭垦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凹纹胡峰蜂毒中识别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多肽,为后续相关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胡蜂毒囊中的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特殊引物筛选出目标基因,以此识别新多肽,并对新多肽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得到新的凹纹胡蜂蜂毒多肽,并命名为VV-VP-2;其质量浓度为100~200 μ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50~200 μg/mL时对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有抑制作用。此外,5~200 μg/mL的VV-VP-2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极显著的清除能力(P<0。01或P<0。001),50~200 μg/mL的VV-VP-2对·OH自由基具有极显著的清除能力(P<0。01或P<0。001)。[结论]新多肽VV-VP-2具有开发成为抗菌和抗氧化药物的潜力,可为综合性药物或保健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凹纹胡蜂毒囊多肽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

    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

    张洁柯筱纯刘园园王春涛...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提高出胚率,为蔓菁品种的纯化和种质创新提供重要基础。[方法]将54个蔓菁品种小孢子低温(4 ℃)和高温(33 ℃)各处理24 h,从中筛选出1个出胚率较高的品种,通过调整活性炭—琼脂糖及植物激素配比优化其小孢子培养体系。[结果]蔓菁品种KTRG-B-15的小孢子出胚数最多,为25胚/30蕾;高质量浓度琼脂糖可以抑制小孢子成胚;添加0。1 mg/L NAA和0。2 mg/L 6-BA时出胚数最多,为137胚/30蕾。[结论]小孢子培养体系优化有效提高了蔓菁小孢子的出胚数,优化后的出胚效率是优化前的5。48倍。

    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出胚率优化

    3种因素对木棉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孙大宽马莉杨宏艳马焕成...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木棉的组培快繁体系,实现木棉组培苗不定根的定向诱导,提高木棉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方法]以木棉组培丛生芽为材料,通过激素、纵向划痕和暗培养等3种处理促进根系诱导,比较不同处理下木棉组培苗的生根率、根系数量和移栽成活率,同时对生根过程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在单独添加NAA和IBA时,最高生根率分别为19。66%和39。15%;而NAA与IBA组合处理的生根率可达95。80%,优于两者单独添加处理,且生根苗以1条不定根为主。纵向划痕处理以2~3个划痕效果较好,其生根率可达94%以上,生根苗以2条不定根为主。暗培养处理以6 d最佳,生根率为97。36%,生根苗以1条不定根为主。显微观察发现:木棉组培苗生根属于皮层生根类型。对1、2和3条不定根等3种类型的生根苗进行移栽,其移栽成活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3条不定根的移栽苗生物量最大。[结论]本研究优化了木棉组培苗的生根条件,为木棉组培苗的移栽炼苗以及不定根的定向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木棉组培苗生根生根率不定根数量

    吲哚乙酸和谷氨酸N,N-二乙酸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上龙葵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罗洋王正霞向仰州任军...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和螯合剂谷氨酸N,N-二乙酸(GLDA)施用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上龙葵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IAA单施、GLDA单施以及IAA与GLDA联合施用条件下龙葵的株高、鲜质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地上部Cd和Pb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龙葵的地上部鲜质量在单独施用IAA时较对照显著增加12。87% (P<0。05),单独施用GLDA时则显著降低16。15% (P<0。05),两者联用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单独施用GLDA还使龙葵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20。05% (P<0。05),而抗氧化酶活性呈降低趋势。此外,IAA与GLDA联用提高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促进龙葵对Cd的吸收;与对照相比,龙葵地上部Cd含量和地上部Cd提取量分别显著增加31。36%和36。98% (P<0。05),但对Pb吸收的影响不显著 (P>0。05)。[结论]IAA与GLDA联合施用能强化龙葵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土壤污染龙葵吲哚乙酸(IAA)谷氨酸N,N-二乙酸(GL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