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朱有勇

双月刊

1004-390X

xb@ynau.edu.cn

0871-65227711

650201

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农业和生物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主要刊登有关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食品科学、蚕桑、畜牧与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产养殖、农业生态学、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等学科创新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本刊的特点是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相结合,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及科研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群落与分布格局研究

    杨林杨蕊徐正会武必念...
    365-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该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群落与物种分布格局。[结果]在9块样地中采获蚂蚁8亚科49属104种,其中优势种3个,较常见种12个,较稀有种30个,稀有种59个。在蚂蚁群落中,爪哇扁头猛蚁 (Ectomomyrmex javanus Mayr)垂直分布范围最大,多数蚂蚁物种生态适应幅度狭窄,选择在地表觅食、土壤内筑巢。随着海拔上升,各样地中蚂蚁物种数总体下降,5类生境中季雨林物种最丰富(61种),中山常绿阔叶林物种最贫乏(13种)。蚂蚁群落多样性主要指标均表现出多域效应现象,各样地蚂蚁群落间相似性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不相似水平。[结论]研究区域蚂蚁群落结构和物种分布主要受气候、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影响,低海拔生境植物丰富、食物充足,蚂蚁物种丰富度较高;人为干扰破坏了栖息生境,蚂蚁物种多样性降低。大部分蚂蚁物种生态适应幅度狭窄,对生境的选择较严格,与自身的身体构造和生态适应性有关。总体来看,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资源较丰富,不同生境间蚂蚁群落分化明显,具有不同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蚁科群落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大围山

    贵州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分布及其对抽穗期和开花期的效应分析

    陈宇轩任明见李鲁华徐如宏...
    379-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在小麦中的组成和分布,探讨贵州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对抽穗期和开花期的效应,为贵州小麦生态适应性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72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利用春化基因VRN-A1、VRN-B1、VRN-B3和VRN-D1以及光周期基因Ppd-A1、Ppd-B1和Ppd-D1的分子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分析这些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并对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进行田间观察鉴定。[结果]春化显性基因Vrn-A1、Vrn-B1和Vrn-D1在贵州省内和部分省外小麦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为0。7%~85。2%,未检测到春化显性基因Vrn-B3分布。所有供试品种均携带Ppd-A1b和Ppd-B1b光周期敏感型等位基因;在光周期基因Ppd-D1位点,仅3份省外材料携带光敏感型基因Ppd-D1b,其余品种均携带光不敏感型基因Ppd-D1a。相关性分析表明:Ppd-D1b与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呈极显著正相关,Vrn-B1与小麦抽穗期呈极显著负相关,而Vrn-D1和Vrn-B1+Vrn-D1组合类型均与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贵州小麦中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类型和组合相较省外品种少,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丰富。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影响小麦的抽穗期和开花期,合适的基因组成类型能提高小麦品种在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小麦春化基因光周期基因开花期抽穗期

    云南高产优质冬作马铃薯种质的筛选及其养分利用特性分析

    胡明举董光美鲁晓健郭华春...
    390-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高产、优质和养分高效利用的马铃薯种质资源,为云南冬马铃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育种基础。[方法]以23份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自主培育的高代品系为材料,以云南冬马铃薯主栽品种丽薯6号为对照 (CK) ,比较施肥和未施肥处理下各品系单株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块茎干物质、淀粉、粗蛋白和还原糖含量以及养分农学效率的差异。[结果]施肥和未施肥处理下品系3S-120、D97、14009-23和14022的单株产量均高于CK;品系D97、3S-120、14022和14009-23的养分农学效率最高,其中D97和3S-120的养分农学效率显著高于CK (P<0。05) ;施肥和未施肥处理下品系3S-120和14022的淀粉和粗蛋白含量高于CK,还原糖含量低于CK,品系D97和14009-23的品质指标与CK表现相当。[结论]品系D97、3S-120、14009-23和14022在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方面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和栽培潜力,可作为云南冬马铃薯的候选栽培品种。

    云南冬作马铃薯筛选产量品质养分农学效率

    PEG胁迫对2个青稞新品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施丹丹王建军朵惠民王家月...
    397-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干旱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提高青稞幼苗在干旱环境中的成活率。[方法]以滇青1号和滇青2号为材料,设置不同PEG质量分数梯度 (0%、5%、10%、15%、20%和25%),测定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2个青稞新品系对干旱的响应规律。[结果]适宜质量分数 (5%) 的PEG有利于促进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随着干旱程度增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等明显增加,干旱处理下青稞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相对于地上部分明显;滇青2号的种子发芽指标低于滇青1号,幼苗生理生化变化多高于滇青1号,即滇青2号受干旱影响更大,滇青1号幼苗的抗旱能力较强。[结论]5% PEG有利于滇青1号和滇青2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滇青1号抗旱能力较滇青2号强。

    青稞PEG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

    不同覆盖物和行距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邢强蒋春和宋世武希从芳...
    406-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栽培和行距配置种植方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云南省夏玉米降本增效和持续高产稳产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与等行距和宽窄行配置开展大田试验,在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测定其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地膜覆盖栽培可极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P<0。01),且地膜覆盖栽培下玉米茎粗、叶面积指数、果穗穗粒质量、百粒质量和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P<0。05或P<0。01)。在覆盖栽培下分别采用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玉米茎粗、叶面积指数、果穗穗粒质量和产量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覆盖栽培可提高土壤含水量、茎粗、叶面积指数、穗粒质量和百粒质量等指标,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对改善土壤温湿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优于秸秆覆盖。

    夏玉米农艺性状产量覆盖栽培行距

    3种抗病诱导剂对宁夏枸杞生长、抗病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张煦李捷冯丽丹何静...
    413-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ASA)、茉莉酸甲酯(MeJA)和β-氨基丁酸(BABA)等3种抗病诱导剂(简称"诱抗剂")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叶片生长以及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以6年生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ASA、MeJA和BABA为处理,喷施0。5%吐温-80为对照。以1次喷施后7 d为1个诱导周期,共诱导5次,在诱导3、4、5次时分别取样测定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和类黄酮含量等指标,并于5次诱导结束后调查枸杞叶斑病发病情况,分析不同诱抗剂对枸杞自然发病情况、叶片生长、活性氧代谢、苯丙烷代谢和细胞膜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0。3 mmol/L MeJA可显著降低枸杞叶斑病的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3种诱抗剂均提高了枸杞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降低了叶片厚度。3种诱抗剂诱导效果达到最佳时所需诱导次数不同,ASA和MeJA诱导3次后达到最佳诱导效果,可分别使SOD活性提高65。85%和76。34%,POD活性提高54。72%和20。38%,PAL活性提高10。84%和38。28%,总酚含量提高7。43%和29。14%,类黄酮含量提高4。21%和35。74%;BABA诱导5次后达到最佳诱导效果,可使SOD活性提高72。56%,POD活性提高72。34%,PAL活性提高41。76%,总酚含量提高48。32%,类黄酮含量提高53。39%。[结论]3种诱抗剂可激发枸杞叶片产生活性氧,同时可以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保护细胞膜完整性,提高PAL活性与总酚和类黄酮的积累,提高抗病性。其中,MeJA所需诱导次数更少,且有较好诱导效果,所以在生产中更具有应用价值。

    宁夏枸杞抗性诱导茉莉酸甲酯活性氧代谢苯丙烷代谢

    肺炎克雷伯氏菌环境菌株血清型及对玉米的致病性测定

    原小迪李钰陈艳芳李晶...
    42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环境菌株对玉米的致病性及其与医院常见血清型的关联性。[方法]从环境中取地表水和土壤样品,利用克雷伯氏菌分离培养基(麦康凯肌醇阿东醇羧苄青霉素培养基, MIAC)获得克雷伯氏菌属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鉴定样品中的KP菌株;以PCR扩增医院常见KP血清型基因条带;用常规接种法检测分离到的KP环境菌株对玉米的致病性。[结果]从栽培草莓的土壤表面分离到1株KP环境菌株E23。该菌株不属于医院常见血清型,但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引起玉米顶腐症状。[结论]不同来源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导致易感寄主发病的能力,这一结果可为其跨界侵染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

    肺炎克雷伯氏菌环境菌株玉米细菌性顶腐病血清型致病性

    一株黄瓜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作用初探

    敖静李杨刘晓辉高晓梅...
    429-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黄瓜枯萎病的高效拮抗细菌并研究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设施温室土壤样品中筛选拮抗细菌,对其中抑菌率最高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测序分析;利用平板倒扣法、凹玻片法以及HPLC等方法对其抑菌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共筛选得到8株拮抗细菌(XN-1~XN-8),其中抑菌率最高的为XN-3。在NCBI数据库的分析比对结果显示:XN-3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16S rDNA序列的同源相似性最高(99%)。XN-3能产生有抑菌作用的挥发性物质。XN-3可使病原菌菌丝卷曲,长度变短,显微形态出现菌丝膨大、弯曲不均,分枝菌丝生长受阻,有厚垣孢子生成;其胞外物质使病原菌孢子萌发率降低89。01%。HPLC色谱图显示:峰A-2中的成分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分离得到的拮抗细菌XN-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通过胞外物质抑制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来实现抑菌。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其生防机制奠定了基础。

    黄瓜枯萎病解淀粉芽孢杆菌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抑菌作用

    高粱泡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赵文植董章宏辛静沈伟祥...
    435-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粱泡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经组装和注释后,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结构、基因组成及密码子偏好性等特征分析,并使用maximum likelihood法构建高粱泡与48个悬钩子属及2个路边青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树。[结果]高粱泡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为经典四段式结构,其大小为156266 bp,总GC含量为37。2%,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长度分别为85849和18855 bp,反向互补重复区长度为25781 bp,共注释131个基因,包含8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高粱泡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中有33个以A、U结尾,18个密码子确定为最优密码子;ENC-plot等绘图分析揭示其密码子偏好性更多地受自然选择影响。系统发育树表明:高粱泡与棕红悬钩子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蛇泡筋和锈毛莓。[结论]高粱泡的叶绿体基因组相对较大,且较为保守,并与棕红悬钩子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结果可为高粱泡乃至悬钩子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高粱泡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系统发育

    不同砧木对塔罗科血橙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招芳黎思辰杨镰聪杨友婷...
    447-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能够提高塔罗科血橙果实抗氧化能力的优良砧木。[方法]以香橙、红橘和枳砧木嫁接的塔罗科血橙为试材,分析不同砧木对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总酚、总黄酮、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3种砧木果实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逐渐减少,且红橘砧果实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于香橙砧和枳砧。3种砧木果实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3种砧木果实的SOD、POD和APX活性总体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而CAT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抗氧化酶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红橘砧>香橙砧>枳砧。不同砧木果实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结论]红橘作为砧木时,塔罗科血橙果实的总酚、总黄酮、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本研究为塔罗科血橙筛选抗氧化能力强的优良砧木提供了理论依据。

    砧木血橙果实发育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