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云南农业大学

朱有勇

双月刊

1004-390X

xb@ynau.edu.cn

0871-65227711

650201

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农业和生物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主要刊登有关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园林园艺科学、食品科学、蚕桑、畜牧与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产养殖、农业生态学、农业机械、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等学科创新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本刊的特点是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相结合,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及科研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丛枝菌根真菌对枸杞生长及抗根腐病的影响

    李柄霖丁德东何静李彦湘...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枸杞植株的促生效果和抗根腐病能力。[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接种微生物(CK)、接种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FS)、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和双接种(RI+FS)共4个处理,测定菌根侵染率、病情指数、植株生长指标及相关防御酶活性等,综合评价AM真菌对枸杞生长和抗根腐病的效果。[结果]RI处理后90d,枸杞株高、茎粗、鲜质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CK显著增加54。86%、35。94%、126。91%和57。14%(P<0。05),其根系侵染率达45。61%;与FS处理相比,RI+FS处理下枸杞根腐病防治效果高达62。79%;RI+FS处理后枸杞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FS显著提高60。81%、51。72%、48。13%、57。54%和88。31%(P<0。05)。[结论]根内根孢囊霉具有促进枸杞生长和增强植株对根腐病抗性等作用,这种抗性可能来源于AM真菌与枸杞根系形成的良好共生体系,可提高枸杞生理代谢水平,激发其抗病机制。

    丛枝菌根真菌根内根孢囊霉枸杞根腐病抗性防御酶活性

    番茄早疫病菌啶菌噁唑抗性菌株的适合度

    史晓晶王华杰石瑞赵丽娟...
    553-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番茄早疫病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对啶菌噁唑的抗性风险,探讨抗性菌株的适合度变化。[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抗性菌株的啶菌噁唑敏感性、抗性遗传稳定性及生长速率,评估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孢子竞争力、致病性与产毒量的变化。[结果]抗性菌株对啶菌噁唑处于低至中抗水平,且在继代培养20代后抗性仍可稳定遗传,但菌株对啶菌噁唑的抗性越强,生长速率越慢;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增多,孢子萌发率未发生变化,但孢子竞争力变差;其产毒量下降,致病性降低,在啶菌噁唑压力下致病性强于敏感菌株。[结论]当番茄早疫病菌对啶菌噁唑产生抗性后,抗性可稳定遗传,繁殖能力增强,生存能力和寄生能力减弱,但可借助啶菌噁唑对敏感群体的压制而壮大抗性菌群。需加强田间抗性监测,并制订啶菌噁唑抗性发展延缓策略。

    番茄早疫病啶菌噁唑茄链格孢菌适合度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在河南北部安阳和鹤壁两市的分布与发生规律

    李永革吴乾美王瑞黄雅凤...
    559-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在河南省北部的分布与发生规律,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监测调查获得黄顶菊的分布、发生生境、物候期和繁殖特性,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已入侵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聚集区,以判断扩散蔓延的主要路线和途径。[结果]截至2020年,在河南省北部安阳和鹤壁两市共监测到黄顶菊入侵点93个,主要分布在45个乡(镇)。95%的最早分布点位于道路边5 km,且随着距离的增加黄顶菊发生的频次降低。黄顶菊的分布点在空间上呈不连续的聚集分布,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道路等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已入侵的黄顶菊在入侵地都能完成生活史,产生种子,每年可结籽1次,单株最大种子量可达11万粒。[结论]黄顶菊在河南北部进一步扩散蔓延的潜力巨大。初步判断人类活动是黄顶菊从河北跨区域扩散至该地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制订黄顶菊的监测预警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入侵植物黄顶菊分布物候期

    云南省淡脉隧蜂亚属种类及一新种记述(膜翅目:隧蜂科)

    张睿牛泽清沈登荣何超...
    565-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补充淡脉隧蜂亚属中国种类。[方法]利用昆虫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参考文献资料,进行标本鉴定。[结果]整理、核实云南省淡脉隧蜂亚属种类,记述云南淡脉隧蜂亚属14种,其中包括1新种:角胸淡脉隧蜂 Lasioglossum(Lasioglossum)cerothoracicum Zhang,Niu et Zhu sp。nov。。对新种进行详细描述,并绘制形态特征图。编制了云南省淡脉隧蜂亚属已知种检索表。[结论]研究结果为中国淡脉隧蜂属的分类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隧蜂科淡脉隧蜂亚属新种云南

    牛科物种FEZF2基因分子特征、功能预测及进化分析

    保志鹏涂兴调张自芳谷丽娇...
    574-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牛科物种FEZF2基因的功能及其差异。[方法]从NCBI和Ensembl数据库下载牛科主要家畜FEZF2基因序列及用于比较的非牛科物种的同源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牛科家畜FEZF2基因的结构、编码蛋白的理化特征、氨基酸组成、基序和保守结构域、高级结构、参与的生物学路径、分子功能及进化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牛科动物间FEZF2基因转录区的结构存在差异,表现为非翻译区和内含子的序列长度不一致,但它们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结构模式一致,与非牛科动物的CDS结构具有共线性关系。牛科动物FEZF2蛋白都是在核内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序列及跨膜结构域,都含有1个COG5048保守的锌指结构域。预测显示:FEZF2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与神经元发育调节有关,分子功能主要是与染色质结合、转录激活或抑制有关。牛科与非牛科哺乳动物的FEZF2序列都存在1个连续的甘氨酸序列重复区,水牛、牦牛、绵羊和山羊均为13G型,但普通牛和瘤牛存在12G和13G两个等位基因。各牛科物种FEZF2蛋白在氨基酸组成、序列一致性、理化特征、基序、结构域和高级结构上存在相似性,但在牛科的不同属间存在一定差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牛科同属动物的FEZF2蛋白遗传关系较近。[结论]本研究揭示牛科家畜间FEZF2基因CDS的结构模式高度一致;FEZF2作为核内功能蛋白可能参与了牛科物种的神经元发育和机体免疫等过程的基因表达调控。

    牛科物种FEZF2基因分子特征基因功能生物信息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GPx5在牦牛隐睾附睾组织的分布特征及定位分析

    邢引弟袁莉刚陈少宇马晓杰...
    587-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5,GPx5)在成年牦牛隐睾及正常附睾组织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索其对牦牛精子成熟及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岁成年牦牛隐睾及正常附睾各8对,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SP法、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及IPP图像分析研究GPx5的表达及分布特征。[结果](1)牦牛正常组附睾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管腔内有大量精子,管腔外围结缔组织丰富;隐睾组附睾组织趋向纤维化,间质内胶原纤维增生,无正常精子。(2)GPx5在牦牛正常组附睾头部和体部表达均显著高于隐睾组(P<0。05)。(3)GPx5在2组附睾基细胞、晕细胞、管周肌样细胞、静纤毛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正常组附睾上皮主细胞GPx5呈强阳性表达,而隐睾组主细胞无阳性表达;正常组附睾头部和体部顶端细胞GPx5呈阳性表达,尾部顶端细胞GPx5则呈强阳性,隐睾组附睾头、体和尾顶端细胞GPx5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牦牛隐睾附睾趋向纤维化;隐睾附睾头及附睾体GPx5显著降低,且主要表现为主细胞及基细胞的表达缺失,提示其与精子氧化应激损伤及抗氧化调节密切相关。

    GPx5牦牛附睾蛋白定位基因表达

    蚯蚓蛋白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段睿洁张航瑜武玲杨卫星...
    597-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蚯蚓蛋白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CTX)、免疫抑制+高(CTX+EEH)、中(CTX+EEM)、低蚯蚓蛋白剂量组(CTX+EEL)和蚯蚓蛋白组(EE),对小鼠连续灌胃20 d;第18天起,CTX、CTX+EEH、CTX+EEM和CTX+EEL组腹腔注射50mg/kg环磷酰胺,连续注射3 d。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检测肠道细胞因子和黏膜屏障蛋白。[结果]CTX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肠道细胞因子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CTX组相比,CTX+EEH组的脾脏指数、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10含量、sIgA含量以及黏膜屏障蛋白ZO-1和Occludin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CTX+EEM组的脾脏指数、IL-10含量以及ZO-1、Claudin-1和Oc-cludi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CTX组(P<0。05)。[结论]蚯蚓蛋白可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屏障。本研究将为蚯蚓蛋白在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蚯蚓蛋白提取物肠道黏膜免疫肠道屏障功能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评价

    侯燕红张一桦周凯杨庆然...
    604-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分析,为筛选适合云南省保山市种植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对10个青贮玉米品种乳熟期的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等8个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同时将全株青贮玉米切碎青贮60 d后测定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等9个营养价值指标;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云端10号的穗长、穗围、茎质量、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迪卡667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其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或P<0。05)。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适合种植的顺序为云端10号>西抗18>云青2号>禾玉9566>迪卡667>金科932>云青5号>大天一号>中玉335>奥玉5102。[结论]综合评价认为云端10号、西抗18和云青2号较适合在云南保山地区推广种植。

    青贮玉米农艺性状营养价值隶属函数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竺永金潘启强陈健鑫魏玉倩...
    61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围山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踏查法对该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并对其资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大围山保护区大型真菌288种,隶属于55科139属;其中优势科为红菇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蘑菇科、珊瑚菌科、蜡伞科、小皮伞科、鹅膏菌科和口蘑科;优势属为红菇属、乳菇属、鹅膏属、小皮伞属、湿伞属、栓孔菌属、粉褶菌属、乳牛肝菌属、小菇属、韧革菌属、牛肝菌属、蜡伞属和蜡蘑属。经济价值分析显示:食用菌73种,药用菌74种,食药用菌43种,毒菌34种。[结论]大围山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今后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且在该保护区发现的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效地开发利用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食用菌药用菌

    喷施外源EBR和H2O2对烤烟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

    沈子奇向世鹏许金亮范敏...
    623-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前喷施外源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过氧化氢(H2O2)对烤烟幼苗生理和生长的保护效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和湘烟7号为试验材料,在七叶一心期进行叶面喷施0。01 mg/LEBR和340mg/LH2O2处理,连续喷施4 d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烟草叶片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1)2种烤烟在经历低温胁迫后均出现叶面积变小、生物量减少和根冠比减小的现象,但MDA含量均上升;K326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而湘烟7号仅POD和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2)与仅低温胁迫的处理相比,喷施外源物质+低温处理后K326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仅低温胁迫的处理相比,喷施外源物质+低温处理后湘烟7号的MD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仅有部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且整体变化幅度小于K326。[结论]喷施外源EBR和H2O2可作为保护剂提高2个烤烟品种对于低温胁迫的耐受性,且对K326的保护效果更好。

    低温胁迫表油菜素内酯(EBR)H2O2保护效应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