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吴卫民

季刊

1671-5047

Xb10690@vip.163.com

0871-65937332

650500

云南昆明市五华区雨花路1577号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Aits Institut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和弘扬民族艺术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为指导思想,服从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到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影史学现状评估与建构目标及评价标准研究

    孙萌贺诗雨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史研究关系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中国影视学科学术体系建设的核心与基础.中国电影史书写与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过程,总体上来看,已有的史学著述包括通史研究、专门史研究与断代史研究,这些成果在数量、史料发掘与运用、史学观念、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更加细化、专门化的评估标准下体现出各自风格特征.电影史写作与研究主体需要加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化,在主体性、真实性、国际性、创新性等方面寻求突破,建构更加丰富多样、包容开放的史学研究范式.

    学术体系电影史学现状评估建设目标评价标准

    傣族民间手工艺图案: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艺术密码

    赵金萍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傣族民间手工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智慧.图案纹样彰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生态平衡的追求,反映了傣族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生态观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历史、宗教等多重因素影响.傣族民间手工艺启示现代社会要尊重自然,融合传统与现代,实现生态与文化共荣.这些纹样不仅是生态与和谐社会的桥梁,更展现了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傣族民间手工艺图案生态观和谐共生

    从语言到图像——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隐喻表达

    杨志美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旨在通过文字和图像来传达概念、情感和观点.隐喻通过比喻和联想来传达概念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在设计当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表现出连贯的视觉系统以及相应的隐喻表达,创造出具有层次丰富且有深度的设计作品,与受众建立更强烈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聚焦图像隐喻在概念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构建的原则.并通过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剖析隐喻表达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

    视觉隐喻隐喻构建隐喻媒介文化连贯

    云南大理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张晓萌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双重视野下,大理地区的传统村落作为承载农耕文明的物质空间与多民族文化的精神栖息地,逐渐成为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深耕国内研究文献,从阐释型、功能型、应用型三个角度,对大理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与总结,揭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为构建大理传统村落研究体系提供了学术参考和依据.

    传统村落大理乡村振兴

    滇缅跨境民族传统舞蹈交流的国家文化行为与民间互动传播

    石裕祖吴佳佳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的跨境民族舞蹈文化交流互鉴始终在国家政策的统领下继续传承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云南秉承和延续着与欧亚各国人民割不断的文化艺术交流传统,主动发挥地方政府和民间行为互映互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展示了国家和人民包容互惠与开放博大的胸襟,展现了我国古往今来国家文化行为与民间交流互动的强大能量,并始终以其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方式参与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叙事中.

    滇缅跨境民族跨文化乐舞交流国家文化行为民间互动传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策略及价值意义

    曾俊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其历史题材承载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践行文化自信的文艺创作理念,引发一股审美潮流上的国风文化热,为历史题材舞剧创作发展与国风文化舞蹈走向,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并举的作品提供了创作思路.《只此青绿》"出圈"的背景下,体现出当代编导、演员以及观众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同时中国古典舞身韵渗入舞剧创作中,对当代舞蹈教育教学的建设具有突出的价值意义.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国古典舞身韵

    "2023昆明·普洱国际水彩艺术周"名家作品选登

    封2,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