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吴永贵

双月刊

1000-2723

ynzyxyxb@yahoo.com.cn

0871-65918212,65918211

650500

昆明市呈贡新城雨花路1076号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中医学院主办的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高等医药学院优秀学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从脾胃论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理论基础

    张荣徐强窦婧王晓波...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菌群失调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MAFLD.从脾胃论治乃中医临床肝病经典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调节肠道菌群成为从脾胃论治MAFLD新的研究途径.笔者从肠道菌群入手阐述中医从脾胃论治MAFLD的机制,为中医从脾胃论治MAFLD提供现代生物学基础.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脾胃肠道菌群

    从表里不同层次进行舌诊的理论探讨

    田惠萍潘立文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整理、总结并进而提出了一套从在表之卫分、气分与在里之营分、血分进行舌诊的方法.一般来讲,舌诊可分为诊察舌质与舌苔两部分,舌质与人体血分关系尤为密切,舌苔与人体气分关系尤为密切,所以可从舌质的色泽、形态等方面来判断患者营分、血分情况,从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方面来判断患者卫分、气分情况.临床上如能对患者舌质、舌苔的表现进行正确归纳、总结再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从其所反映出的患者营分、血分与卫分、气分的不同状况入手,了知患者的病证特点,则必能更有力地对患者病证做出准确诊断,从而为进一步的正确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舌诊表里层次探讨

    基于经方与吴氏扶阳理论从少阳、少阴枢机辨治呕吐

    许云姣商洪涛吴文笛姜莉云...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熟读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可发现伤寒六经及各脏腑病证皆可出现呕吐,治疗可谓八法兼备,然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认为,阴阳是辨证之总纲,纵观仲景六经辨治呕吐诸方,整体上仍首分阴阳,因六经辨证是阴阳辨证的具体体现.三阴三阳"开阖枢"乃六经的灵魂,是六经辨证的精髓,其中枢机是开阖枢关键,对开阖具有主导作用,故仲景治呕八法之中尤重和机枢调法,或从少阳枢机枢转太阳、阳明,或从少阴枢转太阴、厥阴.临床辨治呕吐应遵循仲景抓主症,审证求因,从因论治,也应重视少阳、少阴之"枢机".

    《伤寒论》经方呕吐论治开阖枢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血水理论"及其在妇人癥瘕的应用

    罗喜陈云邹丽莎颜乐融...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水理论"源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气分、水分和血分"三分辨证"是水气病辨证的重要内容."气致水停""水病致瘀""血病致水"是水气病的关键病机."调气以治水""治水以治血""治血以治水"和"血水兼治"是"血水理论"的重要治法,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血水理论"在论治妇人癥瘕疾病独具特色及确切疗效.基于"血水理论"的经典名方如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和大黄甘遂汤在治疗妇人癥瘕疾病广获疗效.本文就《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血水理论"及其在妇人癥瘕的应用进行论述.

    血水理论水气病妇人癥瘕气分水分血分

    《黄帝内经》病证向愈征象及机制探秘

    刘玉良蒋怡卓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经》中包涵着丰富详实的病证转归病机阐释,其中病证向愈征象及机理的阐述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内经》通篇进行研读,提炼总结其中的思辨精华.指出《内经》论述了各种向愈征象;采取了望色、诊脉、运用五行生克规律阐述向愈机制;其中正复邪退为病愈的最基本核心机转;另外,尚有阴阳以通、营卫调和、逆气得返、气机复常、标本相得等向愈机制;还探讨了天人相应的时间向愈规律等内容.对《内经》向愈征象及机制的思辨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于加强经典理论研用和提高临床辨证水平,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内经》病证向愈征象机制

    持续质量改进在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探讨

    熊丽萍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加强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保证消毒供应质量,提高临床满意度.方法 经过2次改扩建,完善布局流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质量检测标准,推进集中处置,建立培训制度,针对临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结果 通过三年的质量管理改进,消毒供应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满意度从85%提高到96%,工作人员对消毒与灭菌知识的知晓率从52%提高到98%,工作责任感得到增强,供应质量得到保障.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持续质量管理方法并有效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质量,保证合格无菌物品的临床供应.

    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杨硕"调神针法"治疗失眠思路探析

    董福江莫倩伍先明武子涵...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往针灸临床主要以针刺疗法治疗该病而忽略了患者的呼吸模式对失眠的影响.杨硕教授深耕杏林20余载,总结了一套运用针刺调神与呼吸模式重建相结合的新疗法来治疗失眠并取得显著的疗效.该方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失眠调神腹式呼吸五腧穴夹脊穴八脉交会穴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析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

    郝心丁宁张悦吴萌...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微生物-肠-脑轴"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已成为近年来防治AD的新靶标.中医认为脑与肠经络循行上相互关联,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针灸具有整体调节、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能够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器,良性调控"微生物-肠-脑轴".然而,针灸治疗AD的肠道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微生物-肠-脑轴"与AD的相关性,并探讨针灸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治疗AD的机制,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针灸微生物-肠-脑轴肠道微生物

    针灸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尹国臣徐金龙贺明何喆...
    42-5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全面搜索针灸辅助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分析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分析软件Stata16.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8篇文献,共1 3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辅助在IVF-ET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植入率、生化妊娠率等方面优于单纯性IVF-ET,在自然流产率方面二者疗效相当.结论 当前有限证据表明,针灸能够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但所纳入的研究数量和质量都有限,所以还需要更高质量的RCTs进行验证,为针灸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循证证据.

    针灸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不孕症临床妊娠率Meta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探讨双姜胃痛丸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

    陈帅龙玉淮李媛媛陈福长...
    5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双姜胃痛丸中活性成分治疗胃炎的作用方式与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本草组鉴(HERB)、公共化学数据库(PubChem)、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序毒性预测平台(ADMET lab 2.0)和小分子靶点预测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双姜胃痛丸的有效活性成分与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胃炎靶点.使用韦恩图与Cytoscape 3.9.1获取交集靶点、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根据Degree值获取核心成分.STRING蛋白质互作平台用于获取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根据Degree值得到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获取核心信号通路.最后运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核心信号通路中的靶点与核心成分进行结合验证.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双姜胃痛丸中的22个核心成分可能通过调节16个核心靶点发挥治疗胃炎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是其治疗胃炎的核心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了核心成分与EGF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EGFR、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B)、Janus激酶1(JAK1)和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结合.其中 Desglucoanagalloside B(DBR12)、Methyl lucidenate F(KCZ14)、Cyqualon(JH14)与 EGFR的结合能分别为-10、-9.3和-9.1 kcal/mol,结合程度优于EGFR共晶配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验证了 EGFR与核心成分DBR12、KCZ14和JH14之间形成了稳定而强烈的结合,分子力学/广义玻恩表面积(MM/GBSA)方法计算平均结合自由能分别为-39.28、-23.19和-42.03 kcal/mol.结论 双姜胃痛丸在胃炎的治疗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EGFR、GSK3B、JAK1和SRC可能为其中的关键靶点,EGFR信号通路为核心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双姜胃痛丸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双姜胃痛丸胃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