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深入研究中药治疗弱精子症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并结合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 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中药治疗弱精子症的文献,构建弱精子症中药处方数据库,运用R语言对其进行性味归经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得到核心药物组合.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核心药物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而构建PPI网络,筛选出核心药物组合治疗弱精子症的关键靶点,随后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上述数据构建成分-交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筛选主要成分.选取关键靶点及主要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成分-靶点之间的结合活性.结果 纳入文献103篇,筛选出治疗弱精子症的中药复方或中成药109个,涉及中药189味.结合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覆盆子-车前子-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进而筛选出潜在活性成分67种,获得231个成分作用靶点以及699个疾病相关靶点,得到交集靶点46个,进而构建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富集分析发现,交集靶点涉及TNF、MAPK、IL17、HIF-1、mTOR、PI3K-Akt、NF-κB、p53等多条信号通路,包含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分化、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周期、血管生成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主要成分之间结合活性较好,其中β-谷甾醇与CASP3靶点结合能最低.结论 中药治疗弱精子症组方用药多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利湿泄浊等,注重调畅气机;核心药物组合治疗弱精子症的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主要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为后续中医药干预弱精子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