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b元素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

    庞兴志覃伟沛李安敏梁兴宇...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活性元素Nb对铜界面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利用XRD、SEM、EDS和导热系数测定仪分析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热导率.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添加,能够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碳化物界面层,铜和金刚石界面缺陷逐渐减少,界面结合逐渐转好.在1%的含量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370.3 W/(m·K),相比纯铜/金刚石复合材料提高1.34倍,但当含量超过1 vol.%,碳化铌中间层变厚,由于碳化铌自身热导率较低,导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

    铜复合材料真空热压烧结热导率粉末冶金

    盐环境对含孔损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黄研清王鑫王兴银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含孔损伤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浓度、时间和温度的盐溶液环境老化后的性能变化并分析其破坏机理.对其进行盐溶液水浸老化吸湿试验后,分析其质量变化、老化前后SEM微观形貌、玻璃化转变温度、红外光谱分析和开孔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盐溶液的浓度对材料性能影响较小,而盐溶液老化的时间和温度对其影响明显,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吸湿速率越快,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幅度越大,试样形貌损伤破坏越严重,纤维与基体界面发生破坏,开孔拉伸强度明显下降.

    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腐蚀老化开孔拉伸

    晶体取向对铝单晶的高温流变行为影响

    李佳陈宇强熊雯雯王臻...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ube、Copper、S三种取向铝单晶(ASCs)在25~300 ℃、0.001~10 s 1条件下进行热模拟等温单轴压缩实验,获得三种取向ASCs在不同高温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其应变补偿高温变形本构方程以及热加工图.结果表明:不同晶体取向的ASCs的动态再结晶(DRX)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三种取向ASCs的DRX难度为:Cube>Copper>S.ASCs在等温单轴压缩过程中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减小与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取向的最高流变应力水平为:Copper>S>Cube.各取向ASCs在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耗能存在差异,其功率耗散率数值的大小顺序为:Cube>Copper>S.

    晶体取向铝单晶高温流变行为本构方程热加工图

    锂电铜箔表面防氧化工艺研究

    马秀玲陈明彪潘美君他得保...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电铜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时,很容易使铜箔表面发生氧化变色,会直接影响锂电池的产品良率、可靠性、使用寿命、粘接性等,要求铜箔有良好的防氧化性能.采用SEM、EDAX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浸泡工艺和微量电镀工艺条件下铜箔表面形貌和氧含量的变化,得到浸泡工艺和微量电镀工艺对铜箔表面防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5 A/dm2,电镀时间为10 s,铬酐浓度为0.5 g/L,葡萄糖浓度为1.5 g/L时,铜箔经高温烘烤后表面无变色,防氧化性能较优.

    锂电铜箔浸泡微量电镀防氧化性能

    颗粒对Al-4.5 wt%Cu合金定向凝固汇聚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拟研究

    傅瑜峰葛鸿浩蒋波任凤丽...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向凝固是制备单晶的重要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但是在定向凝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杂晶、夹杂等缺陷,因此研究颗粒对枝晶竞争生长机制的影响对制备高品质单晶试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与元胞自动机方法,通过构建Al-4.5 wt%Cu合金枝晶生长模型,比较不同取向枝晶在相同条件下获得的枝晶前沿溶质分布和枝晶长度差异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开展了定向凝固双晶粒凝固组织演化和颗粒对枝晶生长影响的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无颗粒影响的汇聚竞争生长中非择优取向枝晶压制择优取向枝晶生长,再现了反常淘汰现象.但是通过将颗粒引入合金定向凝固汇聚生长的晶界附近后,颗粒的存在干扰了非择优生长取向枝晶生长,亦可提高择优取向枝晶生长稳定性,实现了对反常淘汰现象的控制.

    元胞自动机定向凝固汇聚生长模拟研究

    选区激光熔化Ti6Al4V钛合金无支撑成形质量研究

    张岩杨光安达任宇航...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垂结构的成形一直是SLM的加工难点,悬垂结构的成形缺陷主要包括翘曲变形、挂渣及内部未熔合等,严重影响了零件的整体成形质量.实验选取0°(水平)、20°、30°、40°、50°制备了不同倾斜角度的悬垂结构,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下的SLM成形Ti6A14V钛合金悬垂结构变形量、内部结构缺陷、悬垂面粗糙度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形水平悬垂结构翘曲变形发生在成形零件的两侧,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在20°时翘曲变形和挂渣严重,成形试样的变形量和悬垂面粗糙度呈现减小的趋势,成形试样的内部未熔合孔洞和气孔数量减少,悬垂结构的断口形貌呈现韧窝特征,在40°时拉伸强度最大.

    悬垂结构翘曲变形变形量内部结构缺陷粗糙度力学性能

    重熔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2Al20La相的影响

    丁万武田旭东陈建超安家志...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了重熔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2Al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 ℃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2Al20La相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含量由未处理的20.776%下降至13.72%,形态由块状演变为圆整和细小的片状,长宽比由2.33下降至1.52;在1 000 ℃下,保温15 min后溶解度较大,含量降低至4.5%,形态演变为尖锐的长条状,长宽比上升至2.55;溶解产生的La原子与Al在晶界处形成La-Al金属间化合物(IMC),Ti原子在基体中的分布密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和保温温度的升高而增高,以游离态均匀分布在基体中.

    Al-Ti-La合金Ti2Al20La重熔保温时间

    铜冶炼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与优化路径

    徐忆明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LCA生命周期法与IPCC因子法,提出适用于铜冶炼企业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以贵溪冶炼厂为模版,以矿铜冶炼全流程以及杂铜冶炼短流程为核算对象,以各生产工序为核算单元,对铜冶炼全流程碳足迹进行了核算.分析表明,矿铜冶炼工艺购入电力碳足迹占比高达86.64%,回收铜冶炼工艺购入电力碳足迹占比达53.8%,是铜冶炼产品碳足迹的主要贡献者.基于碳足迹核算结果,提出了铜冶炼企业减排环节与优化路径.

    铜冶炼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LCA生命周期法优化路径

    用于稀土废料电解回收的LiF-NaF-KF和NaCl-KCl熔盐体系物化性质研究

    邵铭杰王长治林勇肖万海...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熔盐电解法是回收钕铁硼废料的重要方法,氟化物和氯化物常被用来当作回收稀土废料熔盐体系中的电解介质.熔盐物性对电流效率、电耗、回收率以及回收产物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对Nd、Pr和Fe在LiF-NaF-KF和NaCl-KCl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讨论,进一步采用旋转法、阿基米德法和拉筒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熔盐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变化.结果表明:在LiF-NaF-KF系中Nd、Pr会与NaF、KF自发反应;Nd和Pr元素平衡溶解度分别为2.34 mg/g以及1.07 mg/g,而Fe元素则基本不溶解.对于NaCl-KCl体系,钕铁硼废料各组分的反应都不会自发进行,在电解之前需将Fe3+沉淀以免在电解时优先沉积.两种熔盐体系的黏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密度随温度的改变更符合线性关系,线性程度均大于0.95;随着NdF3和AlCl3-Nd2O3用量的增加,两种体系的黏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均有所增加,但电解原料的添加未改变温度对体系密度的影响规律.

    熔盐电解物化性质稀土钕铁硼废料

    基于量纲分析的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层阻力特性实验

    周欣波黄金堤李静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焦中挥发分气体在罐式炉内料罐中的料层气体阻力特性是挥发分能否顺畅逸出的关键.首先通过实验检测方法系统研究石油焦孔隙率、堆积密度等物性参数,其次搭建了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层气体流动阻力实验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料层高度、床径比、颗粒粒度、气体流速对料层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油焦粒度增加,堆积密度下降,孔隙率上升;当床径比D/dp>20,壁面效应影响可忽略;料层阻力与气体流速正相关,与颗粒粒度负相关;堆积料层阻力关系式为fp=6.922 × 1060e86.519(1-ε)105.394 Rep-1.047,研究可为罐式炉煅烧石油焦挥发分气体的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堆积颗粒石油焦阻力特性量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