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难处理金矿提金试验研究

    梁东东伊山廷郭持皓马辉...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处理金矿是黄金提取的重要原料.通过对某难处理金矿矿物性质、直接浸金试验、焙烧-酸浸预处理后浸金试验的研究,发现原矿中的Au存在矿物包裹和物理包裹.直接浸金试验研究了矿石细度、浸金药剂种类、浸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试验条件下Au的浸出率为48.27%.焙烧-酸浸预处理试验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酸浸液浓度、酸浸矿浆浓度、酸浸时间等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预处理条件为焙烧温度675 ℃、焙烧时间1 h、酸浸液15%硫酸、酸浸矿浆浓度25%、酸浸时间2 h,预处理后的矿石Au浸出率达到84.18%,为后续的工业设计提供了依据.

    难处理金矿焙烧酸浸预处理浸出率

    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选矿工艺优化及尾矿综合回收铁试验研究

    魏转花岳涛纪婉颖黄裕卿...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原矿含金0.20 g/t、铜0.24%、硫1.80%、磁性铁1.70%.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微量斑铜矿及铜蓝,其他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综合回收.针对该矿石中目标矿物含量低、嵌布粒度细的特点,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浮选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混合浮选尾矿磁选回收铁"磁浮联合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金混合精矿品位Cu 20.30%、Au 11.44 g/t,回收率Cu 86.00%、Au 69.40%;铁精矿铁品位65.34%,铁回收率23.80%,磁性铁回收率91.70%的试验指标.与原生产工艺相比,在显著提高铜金精矿品位的同时,综合回收了浮选尾矿中的铁资源.

    低品位铜金矿铜硫分离综合回收铁磁选

    白云鄂博矿铌物相转化与成核生长研究

    陈昌韩文生冉孟杰任国兴...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白云鄂博矿中铌矿物相的高温熔融矿相转化和成核生长行为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不同的梯度保温机制、碱度(CaO/SiO2)以及NaF、CaF2、P2O5等熔渣改性剂对物相转化与成核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400 ℃以上的熔化温度,以及1 300 ℃以下的析晶温度,是高品位铌矿相转化的关键;控制碱度在1.0~1.3之间,有利于形成单一高品位铌相和晶粒的生长;2%左右的NaF添加或2%~5%范围的CaF2添加有利于提高富铌相的Nb2O5品位和富铌相的晶粒粗化;P2O5虽然有利于铌向单一高品位铌矿物相转化,但过多的P2O5引入,会导致铌相晶粒的急剧细化.

    矿相转化晶粒生长白云鄂博铌矿

    川西低品位钛铁矿磁-浮联合选别工艺试验研究

    周凌志谢贤漆静李蒋...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川西地区某低品位钛铁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钛铁矿品位低、矿物组成成分复杂、有价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且嵌布粒度细等问题,采用磁-浮混合工艺对该难选钛铁矿进行选矿工艺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优化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低品位钛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对TiO2品位为7.45%的钛铁矿原矿,通过强磁-浮选联合工艺,并采用新型高选择性羧酸捕收剂TOH精选后,可获得TiO2品位为43.50%、回收率为74.30%的钛精矿.

    钛铁矿浮选磁选捕收剂

    尾矿库稳定性最短路径强度折减极限分析

    刘宏解明亮杨鹰赵炼恒...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尾矿库堆积边坡稳定性研究手段常以有限元强度折减的方式实现,尾矿砂抗剪强度参数(c,φ)对于坝体稳定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为此,引入最短路径强度折减理论,开展东北某大型尾矿库稳定性实例分析.主要结论:1)以逼近尾矿砂实际容重的方式,利用Optum G2进行渗流条件下尾矿库最短路径强度折减稳定性极限分析,获得尾矿堆积边坡最小综合安全系数及潜在破坏面.2)非等比例强度折减过程中,随着折减比例增大,折减路径长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最短折减路径求得的最小综合安全系数,对应于尾矿堆积边坡最不利极限状态;3)利用最短路径强度折减极限分析得到的尾矿库最小综合安全系数,稍小于瑞典条分法和简化Bishop法结果,但整体上吻合较好;4)随尾矿库堆积边坡的增高,最小综合安全系数持续降低,潜在尾矿坝滑动体范围增大,对应的滑动面向库内扩展.

    尾矿库稳定性极限分析强度折减法最短路径理论极限平衡法

    急倾斜极薄矿脉小型机械化留矿法开采采场稳定性分析

    朱建国雷显权刘福春熊有为...
    138-148,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珊瑚钨矿急倾斜极薄矿脉小型机械化留矿法开采工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开采过程中采场的稳定性,探讨了采场长度、相邻采场开采时应控制的安全距离和回采顺序.结果表明:1)矿体采出后,采场上下盘围岩发生以水平向位移为主的相向位移,采空区上下两端与顶底板接触位置发生应力集中,采空区两侧围岩应力降低;2)采场长度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为提高单条采场生产能力,采场长度可由试验阶段的100 m增加到150~200 m;3)为减小相邻采场开采扰动,相邻采场开采时的安全距离应控制在4 m以上,局部地段围岩条件较差时还应适当加大;4)对于上下相邻采场,待采矿体位于已采采场的下盘围岩移动范围更有利于采场稳定性控制,建议采用从上向下的回采顺序.研究结果可为采矿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数参考.

    急倾斜矿体极薄矿脉机械化开采稳定性分析

    富水矿岩区域爆破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彭磊王建国彭鑫刘金保...
    14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某露天矿山富水矿岩区域水孔爆破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进行了岩屑填塞料的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径向水不耦合装药系数、填塞长度、延期起爆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岩屑粒径的增加,填塞结构的抗剪强度也随之增加,填塞的作用也得到增强;填塞结构以<5 mm与≥5 mm粒径岩屑颗粒配比为3:7时填塞作用最为显著;在径向水不耦合装药系数Kd为1.33时,能够取得理想的爆破效果节约炸药成本;延期起爆能够提供更多的自由面有利于降低岩体破碎的块度.

    深孔台阶爆破炮孔填塞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参数优化数值模拟

    大直径空孔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

    赵艳伟邰成群孙进辉何丽华...
    164-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红山铜矿巷道掘进爆破出现炮孔利用率低、单次循环进尺低、现场半孔率低、超欠挖严重及轮廓面不平整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软件LS-DYNA,构建三、四、五、六个大直径空孔四种掏槽爆破模型,对四种大直径空孔数量条件下的掏槽爆破成腔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后续掏槽布孔设计提供指导.研究表明:大直径空孔对岩体爆破损伤有导向作用,六个大直径空孔诱导形成的爆腔面积最大,约0.132 1 m2,比五个大直径空孔的爆腔面积增长了 8.55%,比四个大直径空孔的爆腔面积增长了 2%,比三个大直径空孔的爆腔面积增长了 8.01%;大直径空孔的阻隔作用明显,空孔的存在可以使得爆破振动峰值下降51.63%,有效应力峰值下降67.24%.

    掏槽爆破预制空孔爆腔面积数值模拟

    加筋保土柔性污染阻隔管控技术在历史遗留废渣堆治理中的应用

    郭智刘玉强齐长青刘胜...
    17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遗留废渣堆的治理是目前环保治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对于堆存场地受限、边坡陡的废渣堆,原位污染防控与生态恢复的协同治理技术是当下历史遗留废渣堆污染防治的难题之一.以某关停矿山生态恢复项目渣堆管控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历史遗留废渣堆原位污染防控及生态恢复技术,即废渣堆加筋—保土—水平与垂直柔性阻隔—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简称"加筋保土柔性阻隔生态恢复技术",该技术对废渣堆采用土工袋+格栅加筋的方式稳固边坡,堆体表面设置HDPE膜为主防渗的阻隔层,并挂设土工格室进行保土绿化,并在渣堆四周设置柔性垂直污染防控阻隔墙,将废渣堆进行三维立体阻隔,有效防控废渣堆对周边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同时废渣堆表层阻隔采用的是HDPE膜,其渗透系数小于1 ×10-13 cm/s,四周采用的柔性垂直阻隔墙整体渗透系数小于1×10-7 cm/s,HDPE膜表层通过钢制花管HDPE管靴固定土工格室,钢制花管HDPE管靴可与HDPE膜实现热熔焊接,渗透系数满足1×10-7 cm/s,最终实现污染阻隔与生态绿化相互协同,达到废渣堆原位污染防控和生态恢复的双重效果.

    历史遗留污染废渣重金属污染加筋保土结构水平与垂直柔性阻隔生态恢复

    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中的重金属固化研究进展

    朱坤乾王丽娟吕国诚张丹...
    185-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有色冶炼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是实现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的胶凝原理和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有色冶炼渣中重金属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溶出和固化机理也日益受到关注.综述了有色冶炼渣的形态结构,系统总结了重金属离子在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中的存在形式和固化机理.可为冶炼渣基胶凝材料应用中重金属固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有色冶炼渣胶凝材料重金属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