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耦合理念的特色小镇旅游廊道设计策略探究——以天水市清水县温泉小镇为例

    罗添蒋倩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特色小镇建设对促进城乡要素之间的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具有重要作用.于特色小镇而言,建设旅游廊道是整合小镇资源的有效途径,能够优化小镇资源体系.方法:文章简述耦合、特色小镇、旅游廊道的概念和意义,并基于耦合理念,提出清水县温泉特色小镇旅游廊道景观设计策略.结果:通过廊道的串联,将原有点状区域建设为以产业、生态、文化、交通为脉络的产业廊道、生态廊道、文化廊道及交通廊道,形成完善的线性旅游廊道体系,使小镇特色资源得到更为清晰、突出的表达,同时促进小镇、居民、自然、文化、经济、景观之间多维耦合共生发展模式的实现.结论:以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为基础,强调以温泉康养、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生态资源为吸引点,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特色小镇旅游廊道体系来消除旅游壁垒,为小镇经济发展提供便利,为游客和居民创造更舒适便捷的环境.

    耦合特色小镇旅游廊道设计策略

    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怡凡屈万英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要关注高楼大厦的建设,还要关注城市人文性、文明性的建设.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正是突出城市内部人文性特征的关键设计,也是突出我国低碳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设计环节.在该环节,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我国当前的环保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积极将低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之中,推动现代化绿色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城市内部的资源应用效率和绿化水平,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法:相关从业人员可以从提高对园林选址的重视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及重视养护优化措施的应用等方面着手,达到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高效应用低碳理念的目的.结果: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能够进一步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绿化和美化城市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充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和要求.结论:将低碳理念高效应用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使城市更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低碳理念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用

    地域文化特色在社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以扬州市皮市街社区为例

    孙欣雨
    230-23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社区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象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审美取向,鉴于此,亟须进一步推进社区公园建设.社区公园景观可以在潜移默化间将地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们走出家门就能认识和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方法:在设计社区公园时,要注重从细节反映富含本土特色的文化内涵,达到对当地历史文化和审美方式进行实体化表现的目的.在社区景观设计中,应将历史文化精神融入形与神这两个层面."形"指具有可触形体的固形物,将文化符号融入组群、绿化、小品雕塑设计的细节,"神"则指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文化精神,即在设计公园构架时要注重营造具有本地特殊文化氛围的空间.结果:只有文化内涵丰富的社区景观,才能增强社区居民对营造出来的生态环境与景观文化氛围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进而更好地宣传城市的历史文化.结论:在社区公园景观建设中,应该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取切合场地性质且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并以丰富的形式和恰当的设计手法应用到社区公园景观中,弘扬地域文化,优化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

    扬州市皮市街社区公园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多元民族视角下循化县红光村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贾敬平崔文河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从族群融汇的视角出发,通过景观学科的理论与图解方法探究多民族杂居村落中的族际交往空间.文章聚焦于青海省循化县,汉、藏、回、土、撒拉等 19 个世居民族聚集于此.研究选取循化县的红光村,红光村由唐朝时期建制的古什群古城演化而来,元朝时期撒拉族东迁的影响与西路红军的到来为这片土壤带来了更多的族群.方法:文章从族群融汇的视角展开,首先对红光村的村落选址进行梳理,从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这两个方面展开解读;其次聚焦红光村的多民族文化构成方面,多民族聚居于此并留下痕迹,结合文献古籍梳理族群的由来,主要从古城的中原内地文化、西路红军的红色文化、撒拉族伊斯兰文化方面展开梳理;最后,探讨循化县红光村的景观格局特征,从聚落形态、宗教建筑、民居院落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空间图解的方法,探究红光村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结果:研究发现,红光村受古城建制的影响,西路红军的到来促使红色文化与撒拉族文化相融合,并在聚落形态、宗教建筑、民居院落中皆有充分体现.结论:研究循化县红光村景观格局特征,可以为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理论参考.

    族群融汇文化构成景观格局特征红色文化

    极简主义设计美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郭玉妹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极简主义强调"物即是本身",旨在摒除过多的复杂因素,将设计的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人与物、人与生活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因此设计师采用一种极简的设计方法,更好地体现这种和谐.方法:文章通过查找文献,了解极简主义美学,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案例,从而使景观设计更符合现代审美.结果:景观绿化是体现一座城市内涵的物质文化载体,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变得烦琐且浮夸,存在形式化现象,缺少真正的审美与功能.因此要使景观简约化,提高审美价值,彰显其使用功能.结论:作为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将欧洲极简主义几何美学原则与传统景观美学设计艺术手法深度结合,打造了许多既有形式美、又有韵律美的现代景观,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空间需求,将极简主义美学运用到极致.

    极简主义艺术设计美学景观设计彼得·沃克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实施问题与策略研究

    陈启义
    239-240,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结晶,目前我国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摘选的古诗词蕴含着无尽的美学意蕴,因此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即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可提升其美学素养.文章分析目前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所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今后教师在遇到此类古诗词美育教学问题时,能够有所借鉴.方法: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语文课堂进行美育的渗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中,古诗词美育存在明显的问题:教师缺乏相应的美学理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功利化等,对此提出相应的策略:提升教师的美学素养,展现师者之美;情景式朗诵,感悟诗词情境之美;牢牢把握意象,深入体会画面之美等.结果:实施上述策略后,古诗词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论: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必要的,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是美育的载体,在古诗词课堂上开展美育教学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美育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策略

    音乐学习心理理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张雪松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学习心理是归属于教育心理学分支下的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注重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涉及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动作技能的影响,是推动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工具.方法:对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和身心发展不同,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心理.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想象更多借助表层的事物信息,如歌词、乐曲标题、乐曲的故事情节等.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身心开始成熟,更倾向于运用对音乐要素的综合感知和情感体验对音乐作品展开联想和想象.高中生对音乐的认知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阶段,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对音乐的理解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情感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深刻、稳定.结论:教师要将学生个体心理特征与学习心理特征和规律相结合,在教学中将音乐教学经验和音乐学习心理理论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音乐学习心理音乐课堂音乐教育

    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新变革探析

    毛力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为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的变革提供探索方向,为美术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参考,促进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方法:第一,建立一个集数据获取、分析和共享于一体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为美术教育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服务;第二,培养美术教师的互联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其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水平;第三,美术教育需要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开展跨学科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动美术教育方法的变革.结果: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无论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都可以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同时,大数据提供的海量艺术作品,为学生打开了艺术的"世界之窗",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艺术视野.结论: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美术教育方法,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新变革

    基于育德育美教学理念的高校音乐通识教育路径探究

    丰竞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综合分析育德育美教学理念与高校音乐通识教育融合的价值,以及音乐通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路径.方法:首先,优化课程设置,建立音乐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和音乐通识教研室,开展全面的研究和管理,确保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活动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充分的落实;其次,构建师资队伍,建立优秀的音乐通识课程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注重以德育人、以美育人;最后,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形式,加强育德育美教学理念在校园中的传播和实践.结果:融入育德育美教学理念的音乐通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思想道德也能得到提升,通过欣赏、演奏、创作等活动,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发现和领悟艺术的独特内涵,从而培养审美素养.结论:音乐通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美育方式,对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充分运用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推动音乐通识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通识教育育德育美教学理念

    时尚产业的元宇宙转化路径探索

    李韶君邓富泉朱永卿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时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时尚产业新型生态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方法:文章以元宇宙为研究视角,基于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从数字产品及服务、数字品牌及体验、数字消费及场景等领域系统分析元宇宙视域下时尚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价值逻辑以及路径选择.结果:经过分析,元宇宙视域下时尚产业能够通过四种方式推动数字化转型.首先,以"设计+技术"驱动,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其次,以"体验+互动"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创造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再次,以"数字+空间"运营,通过数字技术的支持,将线上和线下的交互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渠道壁垒,实现全渠道运营和无缝连接.最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使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融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结论:时尚产业在数字时代应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扩大市场需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元宇宙时尚产业虚拟设计数字作品虚实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