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音乐学习心理理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音乐学习心理理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学习心理是归属于教育心理学分支下的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注重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涉及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动作技能的影响,是推动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工具.方法:对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和身心发展不同,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心理.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想象更多借助表层的事物信息,如歌词、乐曲标题、乐曲的故事情节等.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身心开始成熟,更倾向于运用对音乐要素的综合感知和情感体验对音乐作品展开联想和想象.高中生对音乐的认知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阶段,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对音乐的理解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情感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深刻、稳定.结论:教师要将学生个体心理特征与学习心理特征和规律相结合,在教学中将音乐教学经验和音乐学习心理理论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张雪松

展开 >

南通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4

音乐学习心理 音乐课堂 音乐教育

2024

艺术科技
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

艺术科技

影响因子:0.244
ISSN:1004-9436
年,卷(期):2024.37(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