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音乐与美术的融合策略研究

    胡美彤刘隽婷赵欣雨白洋洋...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民族音乐与美术的融合策略,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促进艺术创新,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法:文章深入分析民族音乐与美术的理论基础,探讨二者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并基于民族音乐与美术融合的意义,提出融合策略:创新跨界合作模式,拓展民族音乐与美术融合深度;依托数字媒体,创新民族音乐与美术融合形式;注重地域文化特色,丰富民族音乐与美术融合内容;加强艺术教育传承,推动民族音乐与美术融合普及等.结果:研究表明,民族音乐与美术融合不仅可以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还能通过多元化的文化表达,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从而提升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结论:民族音乐与美术融合是推动民族艺术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创新合作模式,应用数字化手段,挖掘地域文化及强化艺术教育,可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民族音乐美术融合民族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背景下乡村民宿设计研究

    陆秋伊胡琳李乐鑫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研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如何守正创新,以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助推文化强国建设.方法: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地方特色文化、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当地环境因素、人文因素.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建立清晰科学的课题框架,从而增强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应遵循"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三个基本原则,将乡村民宿打造成既能满足游客需求,又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型民宿.结论:应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和运用传统文化,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吸收异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

    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乡村民宿

    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

    林桃千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当前,针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高校虽已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但这些尝试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对于传播学专业而言,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文章选择传播学概论课程作为教学案例,深入研讨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优化教学实践.方法: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教学活动、教学环境及教学理念三个维度入手,深入探索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结果:研究发现,教学活动设计可从MOOC在线学习设计与面对面课堂教学设计两方面展开.其中,MOOC在线学习设计又分为自主学习与社会化学习设计,面对面课堂教学设计则主要体现为本地课程教学与MOOC讨论会的设计.教学环境设计将课堂实体环境与MOOC虚拟环境融合,学生将部分学习环节延伸至课外的MOOC环境中,这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理念设计上,秉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即强调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地位.结论:文章在MOOC资源背景下的教学革新中给予教师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途径,旨在丰富信息化时代对教师发展问题的分析.同时,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探讨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能为高校传播学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MOOC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传播学概论课程

    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黄志挺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深入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增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竞争力.方法:依据"职业素质相同、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整合成专业群.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校企合作的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结果:文章强调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过程的岗位化、教学情境的职业化以及教学成果的社会化,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同步进行.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打通艺术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通道,实现职业技能快速提升,推动实现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确保工作室教学的良好运行.结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可选"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为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数字化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转型途径研究

    张宫华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大数据时代,传统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与《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顺应社会变革趋势,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知识和文化的热切需求,文章研究公共图书馆在数字时代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文章提出应在公共图书馆合理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丰富数字资源,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共享网络,全面整合线上线下相关文献资源,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构建国家级文化大数据体系和中华文化资源库奠定基础.结果:通过采取上述策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储备得到显著扩充,运营方式和服务体系也获得实质性优化,不仅能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还能拓宽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缩小图书馆服务与社会快速发展之间的差距.结论:大数据时代,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运营模式转型升级,对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整合现代科技和资源,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和文献传递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数字化公共图书馆转型

    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严春婷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图案设计课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创新,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构建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法:文章深入剖析当前图案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教学创新措施,以提升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结果:通过一系列措施,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课程地位提升、地方合作项目成功执行、全方位设计服务项目获得社会认可、文化研发合作项目受到高度评价、创意作品研发项目提升了社会影响力、社会实践项目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以及学生在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术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结论: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不仅解决了现有的教学问题,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成果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要继续优化课程,加强与实际市场的对接,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同时,本课程的创新经验和方法,也能为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借鉴.

    图案设计教学创新

    跨学科视角下国际商务礼仪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范志琪
    144-146,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跨学科视角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强化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方法:文章基于跨学科教学理念,提出"三横三纵"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框架.在入门、进阶、提升三个阶段,结合国际商务礼仪的基础认知、知识理解和实践应用,以及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国际商务模拟谈判、跨文化交流工作坊等多样化的项目实践活动,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启动、分组协作、项目执行及成果展示的全过程.结果:项目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显著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模拟谈判、跨文化交流等工作坊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复杂的商务环境中加以灵活运用,展现出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跨学科项目化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结论:跨学科视角下,国际商务礼仪项目化教学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框架和实施多样化的项目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商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跨学科国际商务礼仪项目化教学实践反思

    设计思维驱动下产品设计课程的结构化转型与实证探析

    何慧云王亦萌
    147-14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设计思维在高校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实现课程的结构化转型,以应对设计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传统产品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僵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期望通过设计思维驱动的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法:首先构建设计思维与模块化课程的融合框架,明确以设计思维为核心驱动力,模块化课程为实施载体的理论模型,并实现二者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然后,提出以设计思维为核心的模块化重构策略框架,包括用户导向的深度融入、迭代优化的教学设计、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以及设计伦理与社会责任的教育强化.在具体实践上,通过系统化重构课程内容与结构,创新开发教学材料,优化实施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科学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推动课程的模块化转型.结果:设计思维驱动的产品设计课程模块化重构,能够提升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优化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估体系能够有效评估教学实践效果,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论:本研究在高等教育与设计教育的交叉领域内,成功实现了设计思维与产品设计课程结构化转型的深度融合.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重塑了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开辟了从思维启迪到能力筑基,再到实践磨砺和创新飞跃的进阶学习路径.同时,构建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指导.希望文章提出的教学模式和评估标准能够为设计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设计思维产品设计课程结构化转型模块化课程

    首饰设计与创意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究

    徐瑶王晴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首饰设计与创意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前首饰设计与创意制图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模式固化、内容陈旧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结果: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提高了学生对现代技术和工具的掌握程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此外,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结论:对首饰设计与创意制图课程教学实施全面的改革,不仅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为珠宝首饰行业输送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行业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落实教学改革,不仅能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促进学生设计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为珠宝首饰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首饰设计与创意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表演课程教学中的"两创""四融"实践创新探究

    吕布贺祝平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以课程思政与表演课程教学的创新融合为基础,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表演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其实现的方法与路径.方法:围绕"两创",即知识体系创新与教学模式创新,以及"四融",即课程思政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互联网+教育"、产业需求融合,探索课程思政与表演课程教学创新融合路径.结果:通过研究实践,有效推动表演专业在课程设计、专业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同时,对课程思政的性质、价值、意义产生更深入的认识.结论:课程思政与表演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融合,将推动专业建设深入发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当前表演专业对学生人文素养、文化修养、艺术品格的培养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不够全面,创新性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探索实践中予以解决.

    新文科课程思政表演课程创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