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价值呈现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南京甘熙故居为例

    王姝懿汪秋云杨昕怡杨奕...
    226-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与其能否充分展示建筑价值信息紧密相关.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保护其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还要妥善应对现存挑战.甘熙故居是我国大中型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保护与利用价值显著.文章分析甘熙故居的建筑风格、修复状况及活化利用成效,从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和使用价值 5 个维度对其价值特性进行整理,旨在提出甘熙故居保护与利用的建议,为南京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方法:研究采用史料分析和现场调研等方法,对甘熙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结果:甘熙故居在历史风貌体现、建筑风格延续及空间合理布局等方面表现良好,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活化利用模式.如何在尊重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创新利用模式,实现历史价值与现代需求的有机结合,是甘熙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未来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要积极探索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模式,结合南京地区特色,开发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提升甘熙故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更好地展现其历史风貌和价值内涵.

    甘熙故居历史建筑价值呈现传统风貌保护修复活化利用

    论科比的"曼巴精神"在篮球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田野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篮球公园是一个精心构建的,主要满足人们的篮球运动需求和健身、交流、休闲、娱乐等需求,同时搭配景观植物围合的综合性室外空间.然而比起随处可见的篮球场,篮球公园并不多见.在景观设计上,现存的篮球公园精神文化氛围并不浓郁,无法有效激发参与者的运动热情,无法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篮球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多关注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及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方法:科比·布莱恩特是一位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他的传奇人生影响了无数人.文章探讨科比的"曼巴精神"在篮球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分析科比的竞争精神、毅力和专注力,以及他对篮球的热爱和奉献精神的基础上,将这些特质融入篮球公园景观设计中,以打造一个激励人心、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环境.结果:文章介绍科比"曼巴精神"的核心特点,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景观设计建议,以展示"曼巴精神"在篮球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篮球公园作为一个集结篮球爱好者的场所,不仅是一个运动场地,更是一个社交和文化交流中心.结论:科比·布莱恩特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篮球运动员,他的精神和价值观对篮球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比"曼巴精神"篮球公园景观设计竞争精神

    公共美育发展视角下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策略探究

    李世纪郑曦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美术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教育服务机构,一直承担着社会公共美育的重大责任.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公共美育创新发展是美术馆建设的重要方向.方法:文章通过分析美术馆建设对公共美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及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发展现状,探索美术馆数字化建设中推动公共美育发展的具体策略.结果:美术馆通过营造美育环境、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弘扬传统文化等能够推动公共美育发展.打造数字化沉浸交互式体验、常态化开展线上美育活动、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等可促进基于公共美育发展的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结论:随着我国社会公共美育及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美术馆应以数字化建设为契机,创新手段与形式,充分发挥独特的公共美育优势,进一步推动全民美育的发展.

    公共美育美术馆数字化建设

    室内软装色彩设计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

    冉小丽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室内设计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深入分析现有教学模式,旨在明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室内软装色彩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滞后、师生互动率低、理论和实践脱节,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策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来提升教学质量;更新教材,引入市场趋势和最新的设计理念,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增加师生互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来深化学生对色彩理论的理解;融入项目,让学生在实际设计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完善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结果:实施这些策略后,室内软装色彩设计教学的有效性显著提高,当前面临的教学挑战得以解决,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设计能力得以提升.结论:文章研究表明,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强化室内软装色彩设计的教学效果,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室内软装色彩设计教学有效性

    新媒体视角下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

    王星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微型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推动信息化建设,使其更好地与专业课程整合.微型课程的主要特征是授课时间短,内容针对性强.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受外界干扰,而微课能够给予学生更丰富的视觉与听觉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更持久的学习注意力.在新媒体视角下,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微课为小学美术教学服务,如何使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微课更加多元化、自主化,如何适时补充课堂教学,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切实了解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微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结果:微型课程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有自身的缺陷.通过调查分析,并根据笔者的教育经验,归纳微型课程运用于小学美术教育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包括健全微课平台资源库、优化学校微课使用环境、开展教师微课水平培训等.结论:从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反馈来看,微课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开设微课不仅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丰富教学方法,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媒体小学美术课堂微课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高勤香
    241-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当前,教育机智未运用于实践、教师冷处理等问题较为普遍,学生突发问题较多,面对不同情境下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教师需要灵活且快速地作出反应.因此,很有必要剖析并总结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开展有效的教学探索,保证教学工作顺利推进.方法:由于课堂情境的多样性、师生观念的差异性、施加教育影响的多元性,需要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下,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首先教师应进行全面思考,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不断积累问题处理经验;其次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学科素养;最后应从学生出发,基于学情,关心学生成长.结果:教育机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教师不断进行经验积累的结果,考验的是教师随机应变的临场发挥能力.适时发挥教育机智,可以让学生获得创新体验,在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维护师生之间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学生的意外之举经常使教学计划的执行受到阻碍,即使教师课前进行了精心设计也难免尴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以期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教育机智

    张謇戏剧教育思想论析——以张謇的书信为中心

    刘伊辰
    24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索实业家张謇的戏剧教育思想.他于1906年向官方提出设立"戏曲改良演习所"的想法,并于1919年付诸实践,创办了伶工学社与更俗剧场.然而,时人多关注伶工学社主任欧阳予倩的戏剧教学思想和人才培育模式,较少讨论张謇.其实,张謇具备一定的戏剧素养,并非戏剧外行,对中国戏剧教育的发展亦高瞻远瞩,他对戏剧教育的见解和戏剧事业的规划值得人们重新关注与梳理.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回顾张謇1906-1920年的书信,尤其是与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交流记录,再次挖掘、整理、概括其戏剧教育思想观念,试图还原其创办伶工学社的本意.结果:通过细读书信不难发现,张謇曾提出过一系列戏剧发展理念,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点:在"新"与"旧"的问题上,提出修改旧脚本,培养新艺员;在"树范"与"传承"问题上,意图树立南通戏剧教育地方典范,重用顶尖戏剧人才;在处理"传统"与"现代"问题上,积极发扬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优良部分,同时接纳、借鉴西方戏剧.更难得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张謇十分关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问题,尤其注重复兴戏曲舞蹈,希望戏曲舞蹈能够流传后世并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结论:张謇对彼时国家的戏剧教育事业有自己的规划和策略,期冀通过系统化的戏剧教育培养新型戏剧人才,到各地试演,从而达到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一个实业家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责任.

    改良社会订旧启新人才选择戏剧美术

    淮阳泥泥狗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策略研究

    路瑶
    247-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淮阳泥泥狗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对小学阶段的美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在内容上,它符合审美期待,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形式上,它抽象而富有变化,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文章全方位分析其元素的应用方法及策略,旨在促进二者的融合,丰富小学美育课程内容.方法:首先,在应用上,通过充分而有新意的备课、体现工艺特色的课程内容以及课后的巩固完善教学模式;其次,在策略上,利用校内社团活动、专业艺人示范以及督促美育工作者加强学习等丰富整个教学环节;最后,通过弥补现存的不足、提高对小学美育课程的重视度等,达到课程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结果:小学美育课程本身较为丰富且完善,运用相关方法及策略能够优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实践,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传统技法的提升与认知的扩展,还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也是美育课堂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具体表现.结论:淮阳泥泥狗蕴含丰富的美育元素,体现了传统艺术之美,将其引入美育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恰当应用相关方法及策略,淮阳泥泥狗艺术与小学美育的适配度大幅提高,这说明淮阳泥泥狗艺术能够融入小学美育并获得理想的教学反馈与成果.

    淮阳泥泥狗小学美术教育方法策略

    中国古典舞情境教学的导入策略探究

    张梦笛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古典舞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注重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规划,通过情境教学进行课堂导入,在导入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思路进行课堂知识学习和探索,进而达到提高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标.方法:采用总结梳理、系统归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探究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及其特点,以及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综合运用情境导入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充分明确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创新思路,确保课堂情境导入环节的顺利开展.结果:中国古典舞具有姿态端庄优美、表现主题深刻、动作和表情细致入微等特点,情境教学法融入中国古典舞教学可以创新教学导入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围绕中国古典舞中情境教学导入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一系列对策,包括结合实际、创设情境,情感引导、体验情境,互动交流、深化情境,创新实践、拓展情境.结论: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提升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导入效果,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古典舞课堂知识学习中,并且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有效提高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中国古典舞情境教学导入策略

    《内修·外化——武汉市徐尹邓村人居环境设计》

    吴欧怡吴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