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影视语言的重构:从传统影像到竖屏视频

    秦迎盈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移动技术赋能使观看设备、观看空间、观看时间、观看行为等与横屏时代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探究竖屏影像的语言规范与美学价值,旨在促进竖屏影像更好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方法:我国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非凡的体验,也促进了竖屏影像的传播,构建出新的审美标准和生产机制.影像视频形态的嬗变绝非画框由"横"到"竖"如此简单,这一变革不仅拓宽了影像创作的层次,还激发了竖屏影像表现手法的创新.文章通过剖析优秀竖屏作品,总结出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竖屏影像语言.结果:竖屏在呈现个体的情感表达方面更有优势,更适合微小而非宏观的叙事空间.移动直播、Vlog、短视频等形态的兴盛,改变了以往影像以提高清晰度为主的发展方向,社交性成为新的亮点.无论是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还是传统影视制作领域,竖屏影像为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表达空间,突破了传统制式,从而更好地满足了观众在不同场景下的观看需求和审美期待.在竖屏影像长时间探索发展中聚焦事物实质的呈现,表露出现实美学风格的回归,同时竖屏影像打破壁垒,采用更口语化的叙事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结论:竖屏影像的出现及其持续发展契合时代潮流,不仅成功捕捉到当代观众的喜好变化,还影响着未来影像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赋能给予竖屏影像更大的创作舞台,这要求创作者对传统影像进行解构重组,积极面对新型的影像关系,形成规范的竖屏影像语言.

    竖屏横屏影像语言

    塑造地方文化新路径探究——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

    刘可媛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由建业集团携手王潮歌导演打造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我国首座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其以戏剧演出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河南的人文风情,塑造了崭新的河南形象.文章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致力于探讨地方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塑造路径.方法:通过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深度解读,从其融合河南特色、深入创新实践、构建"非遗"文创空间和进行多维度传播四个方面解析其如何创新表达方式,实现对河南地方文化的传承与活化.结果:深入分析"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可以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河南地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实施多元化传播策略以及对现代科技与艺术形式的巧妙运用,将戏剧幻城打造成河南的新地标,同时其为塑造地方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戏剧艺术与旅游、文化、商业的完美结合,其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台.这一模式不仅为戏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的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启示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深入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创新文化表达方式,结合现代科技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推动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戏剧艺术文化表达方式河南文化

    文化符号在我国原创图画书中的应用研究——以《团圆》为例

    周诠
    170-17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我国出版事业中,少儿出版占据重要地位.近 10 年来,图画书作为少儿出版的细分领域,经历了由平稳发展到快速扩张的转变.生动形象的文化符号为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旨在从文化符号的视角,为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从选题策划、多模态应用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图画书由图画和文本组成,共同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其中大多包含形态丰富的中国文化符号.文化符号具有显著的象征意义和强烈的识别性,其运用为多模态语篇的叙事构建完整意义.文章基于符际互补理论,以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届首奖作品《团圆》为例,通过对该书蕴藏的文化符号进行符际互补分析,探究其在纯理特征方面的重复关系和同义关系、人际特征方面的表达语气以及成分特征方面的排版布局和显著性.结果:通过文化符号的三方面特征,分析文化符号在原创图画书内容创作、阅读行为和产业运作中的诸多应用价值:一是增强叙事逻辑,展现中华文化风貌;二是加深读者理解,增强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三是丰富原创图画书选题,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结论:从文化符号的视角展开分析,基于符际互补理论框架,为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提供选题、应用和创新三方面的思路.

    原创图画书文化符号符际互补应用价值

    二十四节气旋转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丁嘉慧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老农耕文明的产物.文章试图通过节气文化与茶叶包装的结合加深年轻群体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方法:探讨二十四节气与茶叶包装设计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的周期性变化,将时令特色运用在茶包装上,引起消费者对茶叶的季节性关注.另外,利用创新形态的旋转式茶叶包装设计将重心聚焦于包装的趣味性体验、记忆、实用性等方面.结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茶产业和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受到高度重视,但仍存在消费群体单一、包装同质化、忽视包装本身的趣味性与互动功能,以及包装本身缺少附加价值,难以二次利用等问题.结论:创新型产品包装使消费者与茶叶包装之间产生了全新的关联,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上升为情感化的体验式活动,包装本身的附加功能也促进了品牌独有的记忆点塑造.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与茶包装设计的创意性结合,也提升了茶叶的文化内涵与大众对茶文化的认同度,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关注和理解传统文化,推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十四节气茶文化包装设计

    基于敦煌壁画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研究

    黄亚琪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壁画面临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威胁.文章将敦煌壁画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相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推动敦煌旅游产业的发展.方法:文章以敦煌壁画元素和文创产品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总结敦煌壁画与文创产品设计等相关理论,进一步分析敦煌壁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将敦煌壁画元素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激发民族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促进敦煌文化的传播.结果:敦煌壁画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使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将敦煌壁画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开发敦煌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感悟.结论:敦煌壁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敦煌壁画元素,可以推动文创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这也为其他传统文化元素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敦煌壁画文创产品应用创新发展传承

    仿生设计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形式探析

    赵清泽陈虹甫尹梦涵岳建宇...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德国知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深刻地陈述,"设计的根基应源于那些大自然生命所显现的真理".仿生家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深入理解和模仿,创造出更具人性化、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家具,以满足当代社会对生活品质和设计美感不断提升的需求.方法:通过模仿自然的结构、形态和功能,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更贴近自然环境的家具,从而创造出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文章聚焦于当代家具设计,探讨仿生设计在现代家具领域的广泛应用.结果:仿生设计的精髓在于汲取自然界的美学和功能性元素,从而创造出既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又实用的家具作品.这种设计方法使家具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实用工具,还是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品.结论:这种设计方法不是仅简单效仿自然,而是通过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生物结构和功能原理,将自然的智慧融入家具设计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创造出更符合生活需要、更具创意和美感的居住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仿生设计现代家具设计应用形式

    文旅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镇品牌传播中的吉祥物设计研究

    王可人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打造文旅新业态和促进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其地域特色源自地方历史文化,也因历史文化而得以延续.日益激烈的品牌竞争对小镇综合实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特色小镇品牌传播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在市场中突出重围.吉祥物是特色小镇品牌形象的载体,能够彰显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和旅游价值,是特色小镇品牌的重要推广者.综上,文章主要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镇品牌化发展过程中吉祥物形象的设计策略,以有效促进特色小镇品牌传播,提升地方文化魅力和内涵,进而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全面发展.方法:文章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品牌设计定位切入,分析特色小镇的品牌传播要素,总结特色小镇品牌传播中的吉祥物设计原则,以及特色小镇品牌吉祥物应用传播策略.结果:文旅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镇吉祥物设计须遵循符号化、多元化、持续性、互动性原则,可采用开辟社交平台传播新途径、开发吉祥物IP产业、发展吉祥物文化产业和探索跨界合作等传播策略.结论:吉祥物以简洁的造型特征传递特色小镇人文内涵和精神理念,以鲜活性格呈现地域风土人情,应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吉祥物设计研究,以促进特色小镇品牌传播.

    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吉祥物设计品牌传播

    场所记忆视域下工业遗产文化空间再生设计研究

    和华雪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工业遗产.虽然国家采取了多种政策来处理这些闲置的场所,但大多只是对其进行拆除与改建,增加了建筑改建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如何合理化地处理工业遗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基于场所记忆理论,提出将已经废弃的工业遗产再生设计为全新的文化空间,并赋予场所新的意义,形成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利用空间再生中出现的社会价值和场所记忆,对我国现有工业遗产再生设计后转变成的文化空间案例进行调研,对工业遗产再生的文化、社会、经济价值进行分析,基于场所记忆下文化空间的再生特征,掌握文化空间再生的多种价值方案.结果:分析国内成功再生为文化空间的案例可知,努力保存现有工业遗产的空间结构和场所价值,可以对城市环境再生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结论:工业遗产与场所记忆紧密交织,共同构成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和重视工业遗产再生,有助于保留与传承这些场所的记忆、历史和文化.再生场所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地区的再生上,还体现在城市的再生上,可为今后我国的城市再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场所记忆工业遗产文化空间再生设计

    基于扎根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的冷链运输车设计研究

    胡世海应放天
    188-190,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日益增长的冷链物流运输需求以及冷链运输中关于时效性的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旨在结合扎根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对冷链运输车进行创新设计.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论,有效解决冷链物流运输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保障货物品质.首先进行前期设计调研.调研阶段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在访谈过程中,收集大量与冷链运输相关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之后,引入扎根理论分析原始访谈资料,这一过程涉及对初始概念的分类和编码.特别是通过主轴编码的方法,将这些初步概念分组并提炼出关键的设计要素.最后,为了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处理这些关键的设计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计算得出每个设计要素的优先权重,这对指导最终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权重的确定不仅反映了各设计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也为后续的设计决策提供了量化依据,能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结果:针对冷链货物输送场景,其传感器与消毒设计可以提升安全性与功能性,图形化智能指引的设计可以提升易用性与交互性.结论:基于扎根理论定性分析与层次分析法(AHP)定量分析的创新设计方法,能为冷链运输领域的物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冷链运输车设计扎根理论层次分析法

    弹性设计在多业态复合型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王姝婷周越
    191-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年来,空间场所的多业态共存模式快速发展,许多商业空间,开始探索自身是否具有进行多业态复合经营的可能.文章希望通过研究弹性设计理念在复合业态商业空间中的应用,为当代商业空间的转型提供基本思路,通过空间组合及流线设计的弹性处理来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复合型商业空间,从而提高空间内公共交往的机能和场所的生命力.方法:从空间与人的关系出发,研究弹性设计在达到合理使用商业空间的目的方面发挥的作用.基于弹性设计角度为多业态复合空间提出较为新颖的设计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划分空间功能,探析未来商业空间在业态叠加和空间弹性处理上的多样性.结果:空间业态的复合化趋势是消费需求快速转变间接导致的结果,由于消费者对空间的个性化、自由化追求,因此商业空间在寻求发展机会的同时,更加注重场地的生命活力,即空间的发展能力.研究以弹性设计基本原则切入,得出弹性设计理念在多业态复合型商业空间的应用方法,将其总结为灵活布局、模糊边界、空间兼容等手段.结论:针对多元化的消费生态,业态复合已成为新形势下有效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的选择.对应用价值而言,弹性设计能以自身的适应性、生长性等特点有效适配多业态复合型商业空间,以形成合力.

    多业态复合型商业空间弹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