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工业遗产.虽然国家采取了多种政策来处理这些闲置的场所,但大多只是对其进行拆除与改建,增加了建筑改建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如何合理化地处理工业遗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基于场所记忆理论,提出将已经废弃的工业遗产再生设计为全新的文化空间,并赋予场所新的意义,形成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利用空间再生中出现的社会价值和场所记忆,对我国现有工业遗产再生设计后转变成的文化空间案例进行调研,对工业遗产再生的文化、社会、经济价值进行分析,基于场所记忆下文化空间的再生特征,掌握文化空间再生的多种价值方案.结果:分析国内成功再生为文化空间的案例可知,努力保存现有工业遗产的空间结构和场所价值,可以对城市环境再生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结论:工业遗产与场所记忆紧密交织,共同构成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和重视工业遗产再生,有助于保留与传承这些场所的记忆、历史和文化.再生场所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地区的再生上,还体现在城市的再生上,可为今后我国的城市再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