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民日报微信视频号标题与活跃度关系研究——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

    徐蓉
    134-13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主流媒体微信视频号的运营模式和传播技巧,深入解读主流媒体视听文化产品背后的运行逻辑和创作经验,同时基于长期以来学界对微信视频号这一新型传播入口的忽视,对微信视频端口的传播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究.方法:本研究选择人民日报微信视频号标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该账号 2023 年 1 月1 日至 2024 年 1 月 1 日发布的短视频,运用抽样调查法,每隔 6 个视频作品选择一个视频样本进行随机抽样,最终抽取 362 个视频号标题作为研究样本.运用IBM SPSS Statistic 26 统计分析软件,从标题长度、标题词性、标题情感偏向等相关要素对该微信视频号的标题活跃度进行实证研究,继而重点关注这些视频号标题的长度区间、词性(人称代词、副词、数词、形容词)、情感偏向(肯定或积极、中立、否定或批评)等方面和视频号活跃度指标的关系.结果:通过量化分析,探究微信视频号标题各项要素与活跃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有益建议以供运营者参考.结论:首先,坚持正向情感偏向的视频占主流,有助于强化传播效果;其次,标题灵活高频运用相关词语,有助于强化传播效果,尤其是在标题中要提升动词的使用频率,注重在正向情感偏向议题中恰当使用人称代词.

    人民日报微信视频号标题长度区间词性情感偏向活跃度

    论自媒体与主流媒体互动下的家国情怀构建

    赵义惠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以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旨在探析自媒体和主流媒体在互动过程中如何构建家国情怀,为当下自媒体内容创新提供借鉴参考,引导主流媒体积极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引导舆论,从而凝聚民族力量、促进民族团结.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自媒体与主流媒体""互动""家国情怀"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利用"滚雪球"的方式在相关文献中找到与研究主题更贴合的论文,综合分析检索得到的文献,并得出相关结论、方法和意义.结果: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家国情怀已不再由主流媒体单独构建,自媒体平台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分析得出,主流媒体在构建家国情怀时须增强内容的贴近性、拓宽国际化视野.结论:主流媒体和自媒体通过"前呼后应",唤起受众集体记忆;主流媒体通过专访自媒体人"面对面"交流,实现引用和推广的结合;最后,双方共同发力助力家国情怀的国际化构建.综合来看,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互动具有积极意义:双方互动可以激励自媒体内容创新,督促自媒体自我约束;维护主流媒体的权威,适应当下媒介发展规律;最后,形成良性的媒介关系,增强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能力.

    自媒体主流媒体家国情怀

    自媒体平台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探究——以淄博在抖音平台的爆火为例

    李蕊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当今短视频作为一种常见的媒体形式介入大众的生活,从最初的休闲娱乐,发展到宣传推广,对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研究短视频平台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探究新型城市宣传方式,旨在为未来城市的文旅宣传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淄博在抖音平台的爆火为案例,探讨自媒体平台对城市旅游的影响机制.先阐述淄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探究城市爆火前的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当地政府的相关举措,同时探究当地文旅局、游客、商家等不同主体使用自媒体平台发布视频的目的与效果.结果:抖音作为影响深远、用户广泛、操作简易的自媒体平台,对各种事物的探索走在前列.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在抖音上搜索"旅游""游玩""美好生活"等关键词.当前,抖音已成为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平台.不仅政府相关部门、商家作为东道主有目的、有组织地宣传介绍视频,还有游客自发分享游玩攻略与体验,大大增强了城市旅游的真实性.这种多主体的拍摄内容,有利于促进城市宣传与游客安排出行.结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自媒体平台来了解城市魅力与规划出行.自媒体平台无疑为城市文旅宣传带来了机遇,各城市应抓住机会,最大限度发挥自媒体平台的优势,为城市造势,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自媒体抖音旅游目的地淄博

    数字媒体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探究

    曾奕博蔡潇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地区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人文生态在乡村振兴中全面落实.文章针对数字媒体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方法: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数字化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实际的乡村振兴数字媒体设计案例,进一步研究乡村数字化生态建设的未来发展变化,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结果:数字媒体设计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应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等多个方向.在政治方面,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大幅提升了政务服务功能和治理效能;在经济方面,数字媒体设计为乡村带去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在文化及生态方面,挖掘乡村地区传统民族文化新的活力,并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从而推动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结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媒体设计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以促进农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推进乡村文化传播与生态建设,从而促进农村在经济、民生、治理、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现代化,并为面向数字媒介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媒体设计乡村振兴数字化技术环境

    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负面影响分析

    李悦
    147-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动因与影响,思考如何调用网络热词并进一步推动信息时代青年群体话语形式的健康多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方法: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深度访谈法,分析当下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的青年话语,同时深度访谈 10 名 18~30 岁的青年,了解其使用网络热词的动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结果:青年群体于新媒体平台广泛使用网络热词,背后存在社会环境、技术等多种因素的推动,同时多数青年表示网络热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产生影响.结论: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传播存在技术赋权、社会环境、心理契合度等多方面的动因,其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有利于提升话语新鲜度,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如青年过度使用热词引发"娱乐至死"现象、过度解读热词导致认知失调、过度依赖热词导致群体极化等.这些负面影响须多方合力,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主流媒体发声等措施予以应对.

    网络热词青年群体传播负面影响

    我国慢综艺节目价值研究及其困境分析

    左蕴秋庄熙媛郭婧季静...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慢综艺节目的核心特征,探讨其在当代综艺领域的独特价值,针对慢综艺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提出有效的突破策略.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慢综艺节目的案例研究,梳理其节目形态、内容主题和观众互动等,剖析慢综艺区别于快综艺的鲜明特色.结合内容分析法和产业观察,评估慢综艺节目在创新性、差异化以及品牌建设方面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原创性和文化深度的方法.结果:研究发现,慢综艺节目以其深入生活的真实记录、注重人文关怀和自然环境保护的节目内容,以及对观众情感的细腻触动,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享受.然而,当前慢综艺节目存在明显的创新短板,内容同质化严重,且在明星效应的驱动下,节目有时过于追求短期效应,忽视了长远发展应承担的文化责任.结论:文章建议慢综艺节目制作方加强内容创新,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节目形式和主题,同时,深入挖掘和运用中国文化资源,提升节目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此外,制作方还应关注节目对社会价值的传递,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慢综艺节目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通过这些综合策略的实施,慢综艺节目能够更好地在综艺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慢综艺综艺节目文化困境

    主流媒体践行新文化使命的实践研究——以《声生不息·家年华》为例

    于超
    154-15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湖南卫视创制的音乐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家年华》,探讨湖南卫视作为主流媒体践行新文化使命的实践,以期为主流媒体践行新的文化使命拓展新思路,寻找新路径.方法:采用个案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声生不息·家年华》在建构集体记忆、拓宽叙事空间以及聚焦文化传承和节目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结果:《声生不息·家年华》以"家"为核心,以"年"为记忆,以"华"为卷轴,用歌声重温当年情,记录当下事.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唤醒并重塑观众的集体记忆.其以音乐为媒介,采用叙事的跨媒介表达,打开叙事空间.节目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实践导向下,聚焦文化传承,强化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同时,推动节目设计形式创新和内容革新.结论:研究发现,《声生不息·家年华》这档由主流媒体精心打造的音乐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不仅为践行新文化使命提供了宝贵思路,而且在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文化自信、创新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湖南卫视《声生不息·家年华》的成功实践,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履行新文化使命,还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更强大的主流媒体力量.

    《声生不息·家年华》新文化使命集体记忆文化传承

    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现象探析——以朋友圈为例

    杨金会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社交媒体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中,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很少有人可以离开社交媒体,仅靠面对面的交流实现与人的交往.然而,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网络用户逐渐呈现出社交媒体倦怠的倾向,基于此,文章从社交媒体倦怠的概念入手,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产生与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对青年群体中的社交媒体倦怠现象进行探讨.结果: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行为集中表现为潜水、屏蔽、退出等.究其原因,总结出以下四点:印象管理疲倦,难以获得成就感;过度社会比较,加重个体焦虑;微信好友泛化,私人领域公共化;全景监狱时代,隐私保护困难化.针对以上情况,文章从用户和平台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用户应减少"表演",回归"真我";平台应开发崭新功能,贴合用户多样化需求,如增设用户朋友圈处理权限、增设双界面使用功能、加强隐私保护等.结论:社交媒体倦怠现象并不意味人可以脱离社交媒介,在技术的影响下,用户和社交媒体在数字化的关联结构体中密不可分.用户应当将社交媒体倦怠作为一个契机,深入思考个人与社交媒体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独立的互联网理念,引导人们的在线社交行为.

    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倦怠现象青年群体

    论生成艺术在博物馆展品数字化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林俊涛傅凯莉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生成艺术融入博物馆展示设计,以丰富互动模式,引领展览设计的新趋势,改善观者互动体验,并推动博物馆展示设计创新,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方法:通过探讨将生成艺术、增强现实和互动装置融入博物馆展示设计,明晰提升观众体验、推动展示设计创新的方法路径.结论:将生成艺术、增强现实和互动装置融入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可以显著提升观者体验,推动展览设计创新,有效应对新的挑战.通过将生成艺术与数字和互动技术相结合,博物馆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和互动化的体验,从而创造一个更具吸引力和沉浸感的展览环境.应用生成艺术有助于改善博物馆与观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并适应观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最终丰富博物馆的整体游览体验.结果:有效融入生成艺术、增强现实和互动装置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可以为观者提供个性化和互动化体验.虽然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能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生成艺术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设计

    纸质类文化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研究——基于"三联中读"APP的实证分析

    田琳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当前出版行业面临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纸质媒体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三联生活周刊》的成功转型,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章通过对"三联中读"APP的实证分析,探究其运转模式与成功经验,为纸质类文化期刊的转型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文章从出版行业整体转型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三联中读"APP的转型策略.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对应用商店中"三联中读"APP的评论内容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应用商店中的评论进行文本挖掘与主题分析,洞察用户对这款APP的真实看法和反馈.在文本挖掘的过程中,首先利用LDA模型对评论进行主题分类,提取出用户关注的核心主题词.这些主题词反映了用户对"三联中读"APP的满意程度以及其关心的内容方向.通过分析这些主题词与评分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揭示纸质媒体转型的关键点.结果:研究发现,作为纸媒转型产品的"三联中读"APP,用户评价以"不错""满意"为主,评分颇高,是较为成功的数字化转型.结论:根据其转型经验,可为其他纸质类文化期刊总结出转型关键点:依托母媒优势,形成以服务读者为核心的阅读模式;构建社交媒体矩阵,垂直化社群实现跨平台延伸;构建产业链条,实现IP式开发,完成闭合宣传;盈利模式灵活,借势用时,避免零和博弈.

    "三联中读"LDA模型文本挖掘纸质类文化期刊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