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与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

不定期

1008-2832

010-68570934

100832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4号干3号楼5层

艺术与设计/Journal Art And Desig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波棠岙纸技艺调查与创新应用设计研究

    邢加满马祥喜曾雯雯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波棠岙纸制作技艺这一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结合设计学、社会学、传播学、历史学调查棠岙纸制作技艺,挖掘其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使用价值,明确其发展现状及困境,有针对性地结合文化内涵、使用价值和特点对其应用领域、产品存在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促进棠岙纸制作技艺应用范围的扩大,推动其实现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古法造纸技艺类非遗传承与发展方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棠岙纸创新设计古法造纸非遗文创产品

    传统纸翻花艺术在灯具中的创新应用

    陈文张剑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纸翻花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为探索传统纸翻花艺术结构及其变换形式在现代的传承与应用,文童以灯具作为载体来研究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结合传统纸翻花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提取传统纸翻花的元素,通过文献搜集、实物分析和设计实践,对中国传统纸翻花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灯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传统纸翻花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使纸翻花在结构及变换形式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其也通过与现代产品的结合而让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激起用户的情感共鸣体验,成为设计师和民间艺人协同合作进行产品设计创新的有效途径,为传统纸翻花艺术的延续及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新思路.

    纸翻花传统文化灯具设计重构产品设计

    丰子恺儿童教材插图设计艺术特征探析

    温诚慧吴卫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丰子恺儿童教材插图设计的艺术特征,这对于刚经历过"毒教材"插图风波的儿童读物出版行业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并对丰子恺相关教材插图的研究,将丰子恺的教材插图设计艺术特征概括为"意在形外的简笔勾勒""独特视角的儿童情结"和"趣味横生的图文排版".丰子恺作为"童心说"以及美育的支持者,其教材插图符合儿童的生理成长期和审美发展规律,同时也体现出其对儿童的关爱之心,对我国的教材插图设计以及儿童美育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丰子恺教材插图意在形外儿童视角趣味横生

    论动画的否定性:基于游戏引擎技术的动画再定义

    苑霄敬雪雯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讨论对"动画"概念定义的分歧.对于一个要成为"动画"的东西,其必须看起来在物理上移动或改变,那么动画表演等必须保持绝对的一致性,动画创作者的表述要贯穿始终,如果动画表演以任何方式改变,从最初的创作方式,动画表演的艺术完整性就丧失了,而且动画有可能被解释为与创作者的意图表述不同.引擎动画与传统动画都由一组连续的静止图像组成,通过计算机或拍摄机器将其记录在一个离散的时间单元中(时间轴和关键帧的结合),不同影片和运动影像在相关技术的运用手法上还存在争议.

    动画否定性电子游戏卡通

    影像与叙事的创作解读——电影《狼图腾》中的电影美术设计

    麻厚浩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源于作者参与的电影《狼图腾》筹备与拍摄创作感悟,该影片由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指导,改编自我国作家姜戎的同名小说《狼图腾》.阿诺导演作品追求还原真实感,朴实无华的镜头捕捉到的影像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电影概念设计是构建影片视觉元素、影像基调的重要制作环节,文章结合实际拍摄从影像与叙事角度解读电影视觉化的创作方法.

    电影美术设计视觉元素叙事语言

    渭南市华州皮影艺术田野调查

    庄亚玲张静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皮影属东路皮影最佳,而陕西东路皮影中的华州皮影更是典例.2006年华州皮影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华州皮影制作工艺、东路碗碗腔皮影戏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文化部授予华州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因此华州皮影受到普遍的关注.近年来,华州皮影在创新发展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华州皮影文化背景、艺人生存状况、活态传承、雕刻工艺等方面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展开思考.

    华州皮影活态传承田野调查

    墓葬艺术中装饰的生成与意义的消解——以汉到宋的"启门图"为例

    李一鸣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中常见的图像组合,"启门图"这一样式在中国墓葬艺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学界对于"启门图"作用的解读仍然存在着争议,出现了"升仙论"与"世俗论"两种不同的观点.通过将"升仙论"与"世俗论"两大观点中所提及的材料进行纵向分析,或许能为说明"启门图"的蕴含内核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文章将通过"启门图"出现的地点及样式,来分析"启门图"所蕴含内核由汉、唐、宋三代的演变历程.

    启门图墓葬艺术宋金墓葬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建设的研究——以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为例

    施群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地方高校是人类"非遗"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主体.文章通过对人类"非遗"传统龙泉青瓷文化在文化振兴、弘扬传承等方面的研究,促进非遗青瓷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地方高校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专业性学科建设,这也是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龙泉青瓷新文科学科建设人类非遗

    翻转课堂模式下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琳叶仲凯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知识高速更迭的情况下,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教育科技的发展也为这场教学改革提供了优化教学实践的技术平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对复杂问题情境的能力,成为学校课程改革建设面临的挑战.本次教学改革研究以"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这门课程为基础,研究"线上"知识拓展+"线下"研讨互动的模式,探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育模式研究同步并行.研究表明,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专业知识的内驱力,提升学生专业敏感度和学习速率,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改革方向,其中线上资源的筛选、线上线下的有效配合、教学成果的检验需要课题组成员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翻转课堂产品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

    传统文化双创视角下汉字字体设计教学要点研究

    范高越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文化作为我国悠久又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如今文化复兴的浪潮下历久弥新.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础载体在如今的字体设计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通过汉字字体体系、汉字字体设计的教学要点,以及汉字所反映的传统文化双创的要求,体现汉字在字体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归纳汉字字体设计的基础体系及"双创"成果,从中挖掘汉字字体设计教学母体,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时代背景要求,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双创的内涵.

    传统文化双创汉字字体设计教学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