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勘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勘查
矿产勘查

王京彬

双月刊

1674-7801

kuangchankancha@vip.sina.com

010-84925664

100012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矿产勘查/Jour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l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矿产勘查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针对广大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单位,反映本行业的技术信息、政策导向、地质找矿,是矿产勘查界的信息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达木盆地周缘沉积锰矿带:一个极具资源潜力的锰矿集中区

    张连昌白阳黄华吴华英...
    909-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阿尔金、祁连山和东昆仑地区的沉积型锰矿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空间分布特征看,这些锰矿均沿柴达木盆地周缘展布.前人曾针对单个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过研究,但对于柴达木盆地周缘的锰矿为什么主要形成于中—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锰矿与柴达木地块及周缘造山带演化之间的关系等尚缺少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从东昆仑、阿尔金、祁连山等环柴达木盆地周缘造山带的角度,分析了沉积锰矿床地质特征和产出规律,重塑了原特提斯洋在青藏东北部的演化过程,为深入理解原特提斯构造演化与沉积锰矿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证据.

    柴达木盆地周缘沉积锰矿原特提斯洋成矿规律

    《矿产勘查》杂志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927页

    罗布莎蛇绿混杂岩中堆晶辉长岩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唐建科刘育张泽国何林武...
    928-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布莎蛇绿岩是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东段的典型代表,但目前对其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对蛇绿混杂岩中的堆晶辉长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探究罗布莎蛇绿岩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堆晶辉长岩锆石 206Pb/238U年龄平均值为(144±3)Ma(MSWD=0.19,n=25),表明罗布莎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堆晶辉长岩亏损高场强元素Nb、Hf以及轻稀土元素(LREE),且稀土配分曲线具有N-MORB的趋势特征,表明其形成于亏损地幔源区.Nb的负异常表明形成堆晶辉长岩的岩浆源区受到板片俯冲作用的影响,因此罗布莎蛇绿岩为SSZ型蛇绿岩.结合区域资料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

    蛇绿岩堆晶辉长岩构造环境锆石U-Pb年龄地质年代学

    古黄河三角洲典型钻孔XJ01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姚维军梁兴江张洋洋
    938-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古黄河三角洲为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的典型地区,研究其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特征.本文基于XJ01典型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开展了沉积环境示踪.常量元素Al2O3、Fe2O3、FeO、MgO、CaO、MnO、P2O5、TiO2总体上与SiO2呈负相关关系.钻孔中地球化学元素曲线中,CIA、SiO2/Al2O3、SiO2/(Al2O3+Fe2O3)、SiO2/(K2O+Na2O+CaO+MgO)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微量元素Be、Rb、Cr、Cu与Rb/S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球化学元素曲线钻孔中沉积物分为10个带,分带反映该孔第四纪沉积环境由还原到氧化、水环境由深水到浅水、沉积相由陆相到海相、古气候由湿热到干冷频繁交替的特征.该研究成果为恢复古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古黄河三角洲第四纪地球化学沉积环境

    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古气候特征

    马大钧程斌付大巍陈丽君...
    946-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气候对有机质的生产和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烃源岩的发育至关重要,而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通常被认为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是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内最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段,恢复其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对凹陷内烃源岩优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文昌B凹陷WB-1、WB-2井泥、页岩样品,通过分析孢粉组合与主微量元素数据以得到沉积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孢粉组合特征表明凹陷内文昌组—恩平组烃源岩沉积时期气候整体为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主微量元素证据中,古气候敏感性元素Sr/Cu及CIA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的特性,特别是Mn/Mg及Rb/Sr比值强调了文二段沉积时期气候条件最为温暖湿润.因此,文二段沉积时期被认为是文昌B凹陷优质烃源岩发展的最佳时期.

    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古近纪古气候优质烃源岩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上震旦统灯影组中新发现矿体成因:来自C-O-Sr同位素的制约

    刘祥云严庆文胡体才黄保胜...
    956-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是中国川滇黔成矿带内的超大型铅锌矿床,前期发现的矿体主要集中在下石炭统摆佐组中,近年来在上震旦统灯影组中发现了新的矿体,但对该矿体的成因认识仍不清楚.本文针对会泽矿床上震旦统和下石炭统不同层位矿体,开展了近矿白云岩和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和矿石硫化物Sr同位素分析.上震旦统灯影组矿体中热液方解石(δ13CPDB为-10.6‰~-2.01‰、δ18OSMOW为17.91‰~22.44‰)、近矿白云岩(δ13CPDB为-2.22‰~-0.03‰、δ18OSMOW为21.28‰~25.99‰)和下石炭统摆佐组矿体中热液方解石(δ13CPDB为-3.99‰~-3.34‰、δ18OSMOW为19.15‰~20.18‰)、近矿白云岩(δ13CPDB为-2.67‰、δ18OSMOW为20.44‰)的C-O同位素特征,显示近矿白云岩与海相碳酸盐的C-O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热液方解石可能是深源成矿流体和围岩之间发生C-O同位素交换作用的结果.前人研究指出会泽矿床上震旦统灯影组矿化和下石炭统摆佐组铅锌矿体成矿事件均为印支晚期强烈挤压造山运动产物,结合上震旦统灯影组矿体中硫化物(闪锌矿、黄铁矿)初始Sr同位素((87Sr/86Sr)i=0.7148~0.7231,均值0.7192)与下石炭统摆佐组矿体中硫化物(闪锌矿、黄铁矿)初始Sr同位素((87Sr/86Sr)i=0.7119~0.7218,均值0.7159)一致,接近成矿时期大陆地壳 87Sr/86Sr平均值(0.719),说明形成上震旦统和下石炭统中矿体的成矿流体均具有地壳来源特征.成矿流体在不同的层位成矿,出现了"多层分布,集中产出"的特征,指示会泽矿床在上震旦统灯影组亦具有类似下石炭统摆佐组的找矿潜力.

    铅锌矿床震旦系石炭系灯影组云南会泽

    四川省金川县龙古锂矿床伟晶岩分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邹林包文祥彭杰张伟...
    969-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古矿床是川西可尔因花岗伟晶岩田内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锂矿床,为了进一步发掘该矿床锂找矿潜力,本文在矿床详查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矿床代学和阿拉伯两个矿段不同类型花岗伟晶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了不同类型伟晶岩围绕可尔因岩体呈三维立体分带的特征,对比分析了代学和阿拉伯两个矿段各类伟晶岩表现出不同的分带结构.据此通过判断伟晶岩类型,依据伟晶岩类型分带结构,定位伟晶岩地质位置,推断锂成矿有利方向,指导矿床进一步找矿,且对可尔因低剥蚀地区稀有金属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龙古可尔因锂辉石伟晶岩分带锂矿床

    崇阳高枧钨、金多金属矿区找矿方向探讨

    李国福张丽雅
    979-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崇阳高枧钨、金多金属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钨、金多金属成矿带,前人在此虽开展了大量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但对该区深部成矿认识却无新进展,为探寻该地区深部找矿信息,笔者通过开展重磁异常特征、CSAMT异常剖面、广域电磁法剖面等工作,在高枧矿区南部发现的一处重磁低值正异常,并对2线,3线深部异常的电阻率中高阻隆起等现象进行研究,推断隐伏岩体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其矽卡岩化接触带有利于W元素富集,是寻找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有利部位.推测高枧地区可能存在深部岩体,其位置应该在高枧西南部,区域空间位置显示岩脉最有可能来源于幕阜山岩体,两条北北东向断层形成了岩浆与矿液有利的运移通道.

    高枧钨金多金属矿区重磁异常特征CSAMT广域电磁法找矿预测

    蒙古国矿业开发现状研究

    柴璐周永恒吴涛涛王庆双...
    991-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国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中间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的中心部位,成矿条件好,铜、煤、金、铀、萤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蒙古国1∶5万地质填图仅覆盖全境33.7%,地质工作进展缓慢,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中蒙关系稳定,经贸合作基础扎实,开展矿业开发合作潜力巨大.受资源储量及开发技术条件限制,蒙古国矿业开发主要集中于煤、铜、金、铁、石油、铅锌、萤石等矿种,且矿业开发中受到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政策法规缺乏稳定性等制约.建议中资企业应认真研究该国政策法律法规,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参与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并关注矿产品深加工领域和锂矿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等.

    蒙古国矿业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高精度磁测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三角顶金矿床找矿中的应用

    周豪李善平王亚栋逯永卓...
    999-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角顶金矿床位于柴北缘结合带滩间山岩浆弧,是区域造山型金矿成矿事件响应的产物;研究区主要出露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火山岩组,岩性主要为玄武岩、硅质岩等;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岩体中发育辉绿岩脉、石英脉等;基性—酸性岩中磁性由强变弱,其中辉长岩、二长花岗岩磁化率最高分别为8815.6×10-6×4π·SI、5992.4×10-6×4π·SI,可能由磁铁矿化、黄铁矿化引起强磁化率;磁异常呈锯齿状不规则跳跃,强度中等,梯度变化大,幅值为-733~820 nT;高精度磁法测量对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等地质体有较好的分辨效果,经高精度磁法探测出局部异常呈串珠状分布,沿异常轴部存在断裂构造.经部分工程验证,在区内圈定构造蚀变带12条、金矿体7条、金矿化体40余条,M18-2异常与区内化探异常、深部工程验证等找矿信息相吻合,为区内进一步金矿找矿方向提供了依据.

    金矿床石英脉型高精度磁测应用效果三角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