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勘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勘查
矿产勘查

王京彬

双月刊

1674-7801

kuangchankancha@vip.sina.com

010-84925664

100012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矿产勘查/Jour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l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矿产勘查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针对广大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单位,反映本行业的技术信息、政策导向、地质找矿,是矿产勘查界的信息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旧高松矿田广域电磁法深部探测与综合找矿研究

    芦磊蒋永芳陆荣宇张婷...
    1661-1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开采历史悠久,成矿作用和矿化类型复杂多样.随着浅部资源的消耗,如何寻找深部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和层间硫化物型锡多金属矿,成为个旧高松矿田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推动高松矿田中深部找矿突破,本文将广域电磁法应用到高松矿田进行深部探测,查明了深部地质体的分布形态;综合分析了矿田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矽卡岩型矿体和层间硫化物型矿体的矿床地质特征;同时结合广域视电阻率特征,建立了高松矿田两种主要矿床类型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以此模型进行成矿有利区预测,可为个旧地区及国内其他类似多金属矿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参考和借鉴.

    广域电磁法深部探测综合找矿模型个旧高松矿田

    黔西北垭都铅锌矿区岩矿石电性特征与激电找矿实践

    卢卯陈儒军邓耀辉黄凯...
    1671-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区位于北西向垭都—蟒洞构造带中部,区内铜矿山、海坝和篾匠冲3个矿段发现零星铅锌氧化矿、硫化矿、硫铁矿和多个褐铁矿体,其中海贝矿段曾通过物探TEM发现较大铅锌氧化矿体,其成矿条件与临区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相似,分析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因地形、信号干扰和物探方法勘探深度的局限性,后期找矿进展缓慢.本文总结分析了该区以往找矿勘查存在的难点,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特征,系统对岩(矿)石进行物性测量和分析发现,硫化矿石在频率0.1~10 Hz表现为高相位高极化率异常,异常强度大,与地层差异凸显,能有效压制地层带来干扰异常;在此基础上设计长周期大极距激电扫面探测,引入η/ρ绘制等值线平面异常进行异常划分,有效压制了高阻高极化异常,发现了不同强度的低阻高极化异常13个,对其中条带状⑥号中高极化低阻异常进行扩频激电法双边三极测深验证显示,深部YC74-1板状高极化率异常明显,异常位于高低电阻率密集接触带,极化率异常强度大,与围岩差异明显,推断该异常由深部硫化矿引起.钻孔验证发现深部隐伏硫铁矿体,矿体直接产出F0断层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二叠系栖霞组灰岩—泥盆系高坡场组白云质灰岩,矿体真厚3.33~12.47 m,平均厚7.65 m,Ts:17.32%~42.57%,Ts平均:28.54%,矿体埋深310.50~472.18 m.其中ZK74-2钻孔深度692.38 m见细脉状铅锌硫化矿,矿体真厚4.00 m.找矿实践证明,根据系统的电性测试结果,合理设计激电不同装置组合探测,可以在该区硫化矿的勘查中获得较好找矿效果.

    垭都硫铁矿铅锌矿扩频激电双边三极

    广域电磁法在滇西北斑岩铜矿中的应用研究

    李志鹏杨帆张婷李金林...
    1683-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朗超大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产于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其成矿作用跟岩体密切相关,为了探测矿区深部隐伏岩体的形态及规模,拓展深部找矿空间,运用广域电磁法在矿区进行测深勘探.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精细处理和综合地质解译分析,成果显示广域电磁法能有效地识别深部隐伏岩体和大型构造,通过与施工钻孔揭露的地质信息对比,较完整且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体电阻率更稳定,本方法对岩性分界线响应的准确度也更高.探测结果表明矿区东侧和南部的深部还存在大范围复式岩体,在岩体内构造裂隙发育地段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可为后期优选深部找矿靶区提供地球物理参数.

    广域电磁法斑岩铜矿深部勘探滇西北

    扩频激电法(SSIP)找矿效果分析——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东湘桥锰矿床勘查为例

    廖凤初刘桂元周杰黄建权...
    1691-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充分研究勘查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扩频激电法在祁零盆地开展锰矿资源的探测.通过双边三极测深反演结果分析,发现了一条较连续的相对高极化异常带,异常带强度与围岩相差10倍,突出而稳定;电阻率反演结果则表现为"U"型盆状高阻基底包裹低阻的特征,推测其高极化异常带由地下矿床引起;而高阻盆底包裹低阻则指示地层受向斜构造控制,与已知的向斜构造一致.经钻探勘探,发现2条较为连续的锰矿矿脉,厚0.9~2.8 m,品位9.3%~15.2%,与黄铁矿成伴生关系,一同赋存于灰岩中.通过SSIP实验成果以及钻探验证情况,得出视极化率异常与矿脉揭露深度、形态轮廓十分吻合,视电阻率异常较好地反应矿区地层展布信息,扩频激电法在碳酸锰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双边三极测深扩频激电法锰矿激电异常

    《矿产勘查》杂志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1699页

    青海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研究

    宁霞柳建新郭振威
    1700-1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虎头崖矿床位于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东部,区内矿产丰富、矿种多样、组合复杂,找矿潜力巨大.本研究针对该区域高寒山区的特殊地质条件,聚焦解决隐伏有色金属矿产勘探难题,以期高效、准确地识别并定位高寒环境下隐伏矿体的空间分布.设计并实施了基于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的试验研究,采用双频激电扫面技术,结合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以获取深部地质结构的电性特征,有效区分矿化与非矿化异常.同时,结合原生晕和次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手段,通过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进一步预测矿化作用的空间分布.上述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在青海虎头崖地区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圈定了潜在矿化带,探索了适用于高寒山区的隐伏有色金属矿产的找矿技术方法,该工作方法可为周边勘查区及高寒山区隐伏地层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铅锌矿床双频激电扫面高频大地电磁测深原生晕法次生晕法虎头崖矿区

    熊耳山地区栗子沟金矿勘查区构造叠加晕研究及找矿预测

    刘清泉张青山曾毅李建岭...
    1711-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深边部找矿勘查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矿区深部盲矿预测及对勘查(新)区和勘查程度较低的矿区进行相对研究预测.本文基于构造叠加晕理论开展了熊耳山栗子沟金矿的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通过分析围岩和金矿脉的微量元素特征,确定了栗子沟金矿微量元素异常背景值和矿体指示元素特征.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结合"参照实用理想模型",确定了栗子沟金矿的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和尾晕元素以及元素异常浓度分带,结果显示栗子沟金矿存在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特点.指示元素的轴向变化特征和规律表明前尾晕共存是栗子沟金矿重要的深部找矿预测标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预测靶区.

    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栗子沟熊耳山

    磁场矢量及梯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朱裕振陈孟月强建科刘海飞...
    1720-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二维磁场解释中仍然使用人机互动的半定量建模拟合问题,本文基于位场偏移成像理论,通过对镜像磁场源的向上延拓迭代,实现二维磁场及其梯度的正演模拟和偏移成像算法,编写了相关程序.模型计算表明,偏移成像算法得到的磁性体空间位置与模型位置吻合较好,横向分辨率高于纵向分辨率.在抗噪声研究中,给理论磁场数据中增加了多达50%的干扰信号,偏移成像结果依然清楚,表明该算法具有稳健的抗噪声能力.采用物理试验方法获得磁总场梯度实测数据,经偏移成像得到磁性体的位置与试验铁块位置一致,说明该算法能够反演解释野外生产中获得的磁场梯度数据.上述研究表明,二维磁场及其梯度偏移成像算法,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自动迭代实现反演成像,简单便捷.

    二维磁异常磁场偏移成像磁场梯度偏移成像伴随算子延拓

    井中激电地-井方式三维阵列观测方法研究

    林寿洪赖晓丹汪强强李星...
    1728-1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浅表矿、易采矿资源日趋枯竭,迫切需要在现有矿山开展深部找矿,研究适用于深部找矿的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研究了井中激电地-井方式三维阵列观测方法,借助连续电性介质模型异常电位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地电模型模拟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拓展了观测空间,携带目标体信息丰富,可以有效从不同点位和层位提取曲线数据和切片数据,通过绘制相应图件从而分析目标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模型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异常推断解释的参考依据.

    井中激电法地-井方式三维阵列观测方法

    论电场近区双频测深的可行性

    周聪伍师莹汤井田李杰...
    1738-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平面波区测深是频率域电磁勘探方法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广域电磁法不对非平面波区电磁场表达式做简化,通过迭代求解获取全区视电阻率,极大拓展了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法的观测空间范围与探测深度.E-Ex模式是现今最为常用的广域电磁法观测模式,但其近区测深能力有限.本文探讨了两种广域电磁法E-Ex模式近区双频测深方案的可行性.首先,简述了高阶近似和低阶近似两种近区电场双频测深视电阻率计算方案的基本原理;然后采用一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半空间模型中E-Ex模式不同场成分的强度与感应数的关系,计算了典型地电模型的视电阻率,分析了频率间隔及观测误差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阶近似方案基本不具备可行性;低阶近似双频测深方案在理想条件下可以获得近区地电介质的变化信息,对地下低阻层反映更为灵敏,受观测角度、接地导线偶极长度及观测频率间隔等因素影响均较小,但对观测数据误差极为敏感,观测总场中较小的误差也将导致近区视电阻率信息提取失败.因此,广域电磁法E-Ex模式近区双频测深方案实际应用的关键在于控制观测精度.

    电磁法电磁测深频率域近区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