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Journal Asia Pacific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书院文化滋润下的石华教育

    李绪明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石华小学前身是历史悠久的“石华书院”,创办于清朝光绪卅一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石华小学在保留“石华书院”原有的建筑风格基础上,完善学校基础教育设施,扩大学校的占地面积,为学生提供优雅的学习环境;同时,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学校要求教师着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重视学生人格培养,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书院文化教学形式石华小学教育资源

    内地西藏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张小文
    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地西藏中职学生会因文化差异,对新环境会产生适应困难,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多途径了解学生,要针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决方式。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促进藏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周来杰
    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期一周的“近学长坑”实践活动,我感触颇多。长坑小学地处偏僻,四周群山环抱,并没有像城里那样优越的教学环境与设备,然而,经过几代教育者的努力与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发展壮大,成就为现在的“长坑精神”。

    实践活动

    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

    牛奔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向问题至关重要,是根本问题,是我们必须保持头脑十分清醒的问题。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呈现出鲜明的综合国力属性和文化属性,决定着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以意识形态工作为抓手,夯实方向之基。网络化、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等时代潮流汹涌澎湃,置身其中的意识形态工作既获得了难得的机遇,又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谨记历史教训,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指导力和凝聚力,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方向。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

    关联论视角下文化意象的互文性翻译

    赵慧
    9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意象体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具有本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吸收与转化文本间的文化意蕴是其互文性翻译的实质。关联论作为一种言语交际和认知理论,对文化互文性翻译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从关联论出发,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是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意蕴的一种必然。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探讨最佳关联的翻译策略。

    关联论文化意象互文性翻译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基于成都客家文化的考察

    凌玲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族群的国家。客家属于一个比较典型的族群,它分布广泛,人口众多,但族群内部凝聚力很强,直到现代都保留着非常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人迁居四川后,原乡客家文化得到了传承,也发生了变迁,但无论如何,成都客家文化依然能自成一体,没有被强大的巴蜀文化所同化。本文对成都客家文化进行实地考察,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对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而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对当今我国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建设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客家文化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都市乡民的社会学诠释--基于滕尼斯共同体理论视角

    吴瑾贇
    100-10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滕尼斯的社会学理论中,他将共同体定义为一种受本质意识支配,通过默认的一致理解将人们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农民进入到城市生活,他们通过血缘、地缘、精神为基础的初级关系网络,使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仍保留着“乡土”性的特征,是一个嵌入在都市生活中的“都市乡民共同体”。

    共同体都市乡民乡土性

    基于学科意识分析对外汉语教学

    潘奥
    10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愈来愈密切。正因如此,汉语言文学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掀起了汉语全球热,如:孔子学院的普及,每年举行的“汉语桥”比赛等。但对外汉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意义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并就外汉语教学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全球化对外汉语教学现实意义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汉日请求行为的差异

    陈旭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请求是一种很常见的言语行为,要想达到预期且理想的交际效果,常常需要用较为客气、较为婉转的方式。但由于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请求言语的使用风格。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探讨汉日请求言语行为的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差异表现。

    跨文化交际请求行为汉日语言

    谈谈对“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邝枣园谭宇蕙张韧孙继贤...
    104-10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角度论述了“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实践。论述了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及整体观、重实践、追前沿、可持续的四大建设理念。阐述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举措。强调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处理的五大关系。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