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Journal Asia Pacific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郭薇
    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工具也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以及进行一系列的休闲娱乐活动,但是微博上的很多不良言论却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这给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微博的内涵以及微博的特征,分析了当今微博使用的现状,提出了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应用途径,讨论了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分析研究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激励机制分析

    范迎波
    24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整体学习劲头日渐消弱,更多的是越来越被动的学习.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已经成为高校比较明显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会带来学生学习没有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依据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机制,探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机制和对策建议.

    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激励机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周海燕
    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下,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前提与基础,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郭炯王亚
    246-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外显自尊、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量表对深圳某大学364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外显自尊显著正相关,与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显著负相关.结论:自尊异质性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并且安全高自尊(外显自尊)可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脆弱高自尊(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可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

    大学生网络成瘾自尊异质性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孙艳
    24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终生教育的年代,终生教育要求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目标,也是学生各项语言技能提升的保证.但目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不容乐观,亟待提高.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了目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方法策略.

    自主学习

    大学校训涵养和传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析

    洪潇潇
    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校训蕴含的精神和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承和发展,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把挖掘和弘扬校训精神同传播和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大学校训的育人功能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校训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唐红兵
    250-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校园舆情事件频发给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中存在的机制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推进大学校园管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

    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培养困境及路径探析

    樊新华
    25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标志着文化的发展进入微时代.而当代大学生对微时代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自觉与自信不足,甚至出现弱化表现,微空间中的微文化,微传播也对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培养提出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微时代的新特征、新趋势着力探讨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的新路径、新策略.

    微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困境策略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以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黄慧君
    25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南昌师范高等校23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从顶岗置换前期、顶岗置换过程中、顶岗置换后期三个方面分析顶岗置换实际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顶岗置换实性性

    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路径

    杜依林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发展和价值选择,对道德主体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总体上不断提升,但也有不容乐观的方面.究其原因,可以从多元文化社会背景、高校道德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去分析.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路径,优化社会环境,弘扬时代主旋律;加强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与实践;提高大学生培养自我道德选择能力的自觉性.

    道德选择能力大学生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