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林
园林

毛炎

月刊

1000-0283

garden899@163.com

021-54353667

200232

上海市龙吴路899号

园林/Journal Garden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宋临安大石佛院园林复原研究

    单怡辰沈实现晋亚日汪笑雪...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南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寺庙建筑形式.在详细考据有关大石佛院的文献古籍和历史绘画的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沿革,并从周边环境、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园林活动等诸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将大石佛寺分为大石佛院、十三间楼和兜率寺三个部分,并结合《西湖清趣图》进行寺庙内外的复原想象,还原南宋时期大石佛院的园林盛景.大石佛院的复原研究为山地寺庙园林的研究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南宋西湖园林研究的后续展开提供基础.

    南宋园林大石佛寺寺庙园林园林复原山地园林西湖园林

    基于CiteSpace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焦瑞李侃侃尹梦垒徐志曼...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保护地有着保护自然生态、自然资源,以及维持生物和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的作用,并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近年来,"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大量涌现,现已成为一个具有极大研究潜力的知识领域.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将2000-2023年WoS核心合集和CNKI中收录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主要进行了国内外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热点词突变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和现状,国内未来的行动计划应有以下几方面:(1)加强综合生态系统评估以提升自然保护地管控的保护成效;(2)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生态补偿制度;(3)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研究;(4)推动科技创新的应用.通过以上研究结论,以期为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帮助.

    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研究进展

    自然接触与儿童身心发展研究进展

    杨雨妍孟威梁晓婷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接触和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相关性,自然缺失症已成为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探讨自然接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自然接触改善儿童健康的具体情境和效果,为自然教育开展提供证据支撑.收集WoS数据库中2002-2023年发表的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再遴选出118篇文献进行全文评价,总结研究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结果显示:(1)研究围绕"感觉—认知—疾病"三个方面展开,自然接触能够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2)研究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发文量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且国家、机构、学者间有密切的交流合作;(3)形成了"医学+X"的前学科范式,构建了"自然—健康"知识体系.今后,应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率.同时,研究需结合更多国内实际问题,拓展研究方法与路径,为风景园林行业在自然教育领域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自然环境自然接触儿童自然缺失症自然教育身心发展

    2024年《园林》学刊专题征稿

    119页

    蜂窝尺度下济南市主城区多等级公园绿地可达性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分析

    佘丽敏张艳艳李晓建肖华斌...
    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济南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以边长300 m的六边形聚合居住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级半径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2010年和2021年不同级别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寻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1年济南市主城区三个等级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均值都得到了提升,且可达性均值和提升幅度Ⅰ级>Ⅱ级>Ⅲ级,Ⅰ级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在原来"核心—组团"的基础上增加了"带状"布局,Ⅱ级和Ⅲ级公园绿地可达性分别表现为"组团状"和"散点状"布局;(2)济南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平均值提高,济南市主城区步行15 min以内能到达公园绿地的居民比重由2010年的42.94%提高到了59.53%,综合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呈现出与Ⅰ级公园绿地相似的特征,并在主城区东部出现与城市建设方向相一致的"组团扩散"现象;(3)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受"供给—连接—需求—社会经济"4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等级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因素趋同,但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存在明显分异,影响强度的差异随着公园绿地等级的下降而增大.

    公园绿地可达性时空演变影响因素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地理探测器济南市主城区

    上海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空间营造与植物配置策略研究

    王文博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作为全球性大都市,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存量土地优化和资源不均衡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而相应的,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的微型绿地,在平衡城市绿地公共资源需求和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海临港主城区多个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布局不合理、人群适配度低和种植质量低等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探讨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空间营造与植物配置之间的互为作用及链式效应.具体对策包括系统化分析主要人群、提升种植景观空间的多维感官体验和可持续性两个方面,从而提升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景观空间品质,为居民提供便捷且舒适的休闲空间,提升城市片区形象和生态效益.以期为不断发展中的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微型绿地空间营造植物配置空间品质生态效益

    基于"三生融合"理念的线性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东方美谷大道为例

    白桦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城市线性绿地空间规划建设存在功能单一、整体性规划缺乏等短板,而"公园城市"中的"三生融合"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机遇和契机.从"三生融合"的视角,研究城市线性公园发展背景、空间要素、内在关联,并提出注重生态修复、提升生活品质、协同产业发展的提升策略.同时以上海市奉贤区东方美谷大道景观提升为例,在对场地生态资源、生活需求、生产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生融合"设计策略,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高品质城市线性绿色空间."三生融合"为奉贤区东方美谷大道带来了发展机遇,基于"三生融合"视角的奉贤区东方美谷大道景观设计,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生活、促进产业发展.旨在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三生融合线性公园景观设计奉贤区东方美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