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曾繁典

月刊

1005-0698

ywlxbxzz@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cnjpetg@163.com(投稿)

027-82835077;82778580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epidemiologyCSTPCD
查看更多>>《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电子信箱:ywlxbxzz@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托考昔联合痹痛汤方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相关水平影响研究

    李叶舟唐成剑陈培陈青...
    1201-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依托考昔联合痹痛汤方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相关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用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痹痛汤方,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Lequesne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脂质过氧化物(LPO)、一氧化氮(NO)]及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62例患者,其中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1例。联合组整体疗效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积分、WOMAC、Lequesne评分、IL-1β、TNF-α、MMP-3、TIMP-1、LPO、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TAOC则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安全性相当(P>0。05)。结论 依托考昔联合痹痛汤方在膝骨关节炎中疗效优于单一西药,可改善临床症状与膝关节功能,还可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且安全性较高。

    膝骨关节炎依托考昔痹痛汤方疗效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郑恒甘受益付婧李宾...
    1209-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冠状动脉内注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心内科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按照术中患者在支架植入前经指引导管靶向注射药物的不同,分为替罗非班组(70例)与重组人尿激酶组(70例),比较2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梗死相关动脉ST段回落值(STR)、血浆D-二聚体、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情况等。结果 与替罗非班组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组患者TIMI血流水平、LVEF、血浆D-二聚体、STR ≥ 70%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而慢血流/无复流与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尿激酶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和预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重组人尿激酶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效果

    机器学习辅助处方合理性预测模型在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樊丽娟张智琪程晓军岳秀楠...
    1219-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机器学习建立处方合理性预测模型,以辅助药师审核处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山西省某三甲医院和某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处方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并结合Lasso回归和多重共线性分析筛选出重要变量,将数据按照7∶3的比例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基于决策树(DT)、多层感知器(MLP)、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5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处方合理性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1 500条处方,其中合理处方668条,不合理处方832条。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DT、XGBoost和RF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均超过0。9,其中DT模型的敏感性最高(0。81),RF模型的特异性最高(0。90)。在RF模型中,合并症数、术前等待天数、住院总费用、开方医师职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处方合理性呈负向影响,同时开具药品数、年龄和给药途径则对处方合理性呈正向影响。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的处方合理性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能有效辅助药师进行处方审核,有助于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处方合理性机器学习围手术期临床药学处方审核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新型四环素类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李伯阳胡静
    1229-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奥马环素及依拉环素的相关不良事件(ADE)进行数据挖掘,为其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第1季度至2024年第2季度FAERS中奥马环素与依拉环素的ADE报告数据。采用《国际医学用药词典》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进行标准化处理与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MHRA)法、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和多项伽玛泊松分布缩减(MGPS)法进行ADE信号检测。结果 以奥马环素为首要怀疑药品的ADE报告共616份,涉及的SOC中以各类损伤、中毒及手术并发症的报告最多。依拉环素的ADE报告85份,SOC以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最多。奥马环素采用MHRA法、ROR法、BCPNN法及MGPS法检测均为阳性信号的PT有32个,依拉环素为9个。奥马环素的常见ADE包括胃肠道ADE及肝酶升高,依拉环素的常见ADE为胰脂肪酶升高及胰腺炎。奥马环素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E包括耳毒性及舌头着色,依拉环素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E包括乳酸酸中毒、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 基于FAERS进行ADE信号挖掘有利于发现新型四环素类药物新的ADE,其中奥马环素所致耳毒性及舌头着色,依拉环素所致乳酸酸中毒及纤维蛋白原降低说明书未记载,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监测。

    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奥马环素依拉环素药品不良事件数据挖掘FAERS数据库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

    王莉杨崇仪王红艳卢建升...
    1239-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四部指导原则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凝胶法、光度法(动态浊度法和动态显色法)测定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研究。结果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经40倍及以上稀释,对凝胶法反应无干扰,同时动态浊度法及动态显色法回收率也可达到要求。结论 建立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的凝胶法、动态浊度法及动态显色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可行。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光度法动态浊度法动态显色法

    GC法同时测定藏药八味沉香散中挥发性指标成分含量

    苏玫匀王佩刘艳萍谢和兵...
    1247-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GC)法同时测定藏药八味沉香散中挥发性指标成分乙酸辛酯、苄基丙酮、肉豆蔻醚、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GC法,以乙酸辛酯、苄基丙酮、肉豆蔻醚、去氢木香内酯作为指标成分,应用SH-WAX毛细管柱(30 m × 0。25 mm,0。25 μm),柱温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20 ℃,检测器温度为240 ℃,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 μL。结果 乙酸辛酯、苄基丙酮、肉豆蔻醚、去氢木香内酯质量浓度分别在12。44~124。43 μg·mL-11、2。90~29。01 μg·mL-1、15。95~159。45 μg·mL-1、15。62~156。15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0。40%(RSD=1。55%)、97。80%(RSD=1。41%)、99。50%(RSD=0。77%)、99。50%(RSD=0。85%)(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精密性、重复性、准确性好,可用于八味沉香散中挥发性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八味沉香散挥发性成分乙酸辛酯苄基丙酮肉豆蔻醚去氢木香内酯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毕龙飞刘瑶刘冰霞李奎...
    1254-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组)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单一治疗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6月1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RCT,累计1 0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一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OR=5。08,95%CI(2。81,9。16),P<0。001]、左室射血分数[MD=5。02,95%CI(4。08,5。95),P<0。001]、6 min 步行距离[MD=56。45,95%CI(32。83,80。07),P<0。001]均显著提高,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MD=-249。28,95%CI(-414。78,-83。78),P=0。003]、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0。24,95%CI(0。15,0。41),P<0。001]均显著降低,而两组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6,95%CI(0。31,1。38),P=0。27]。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使用达格列净和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与单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相比,临床效果更优,且不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达格列净沙库巴曲缬沙坦心肌梗死心力衰竭Meta分析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综合评价

    吴娟涂雪艳龙萍曾露...
    1265-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高血压治疗中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SPC)的临床综合价值,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和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论证法,构建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报道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结局指标。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安全性较好,与单药、单药联合或其他降压SPC相比,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方面,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降压疗效明确,能显著降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心率,血压控制达标率优于氨氯地平或培哚普利单药组;与其他降压SPC相比,表现出更优或非劣效果。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作为专利药品,具有较好创新性,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且已纳入我国医保目录,但目前医疗机构配备率偏低,药品价格和可负担性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结论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在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和创新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但经济性和可及性仍有待提高。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高血压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肾细胞癌治疗药物耐药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郑心怡许佳骏邱晓燕
    1276-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RCC)治疗药物耐药相关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获取RCC治疗药物耐药相关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和趋势分析,运用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结果 经筛选纳入RCC治疗药物耐药相关文献1 392篇,包括靶向治疗药物耐药相关文献736篇,免疫治疗药物耐药文献158篇,化疗药物耐药文献369篇。RCC耐药领域研究整体随发布年份呈上升趋势,其中靶向治疗药物耐药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免疫治疗药物耐药是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关键词整体指向RCC治疗药物耐药分子机制、潜在信号通路、靶向免疫联合治疗、指示生物标志物,以及新型治疗等。关键词和主题词演变提示,RCC靶向治疗药物耐药领域近年研究方向聚焦耐药新机制的探索以及多靶点药物的应用,免疫治疗药物耐药研究趋势表明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以及转移相关性为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化疗药物耐药聚焦于药动学相关因素、多药耐药基因的参与,以及新机制的探索。结论 为研究者准确把握肾细胞癌耐药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肾细胞癌耐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图谱

    替奈普酶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衍变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白亦彤赵志刚
    1296-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替奈普酶的研究趋势和热点,为我国临床研究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全面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4月期间收录的替奈普酶研究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6软件进行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关键词及参考文献共被引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有673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年度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近3年增长迅猛;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该领域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中,9所分别来自以上3个国家。研究热点分别为替奈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领域。结论 替奈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领域的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我国的研究水平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未来研究热点可能仍为替奈普酶在不同急性缺血性卒中类型患者中的应用,应重点关注。

    替奈普酶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