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曾繁典

月刊

1005-0698

ywlxbxzz@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cnjpetg@163.com(投稿)

027-82835077;82778580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epidemiologyCSTPCD
查看更多>>《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简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由中国药学会与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56页。主要报道药物在人群中的作用和利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通过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的评价,为医药的科研、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允许刊发处方药广告的医药专业媒体之一。本刊的编委由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临床医学、药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专家组成。在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被美国的“国际药学文摘”收录。自创刊以来,杂志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和关心,随着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日益关注,本刊的发行量与覆盖面正不断扩大,越来越深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的青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邮编:430014,电话:027-82778580,82835077,82782449,传真:027-82778580。电子信箱:ywlxbxzz@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贺兰芝周鹏翔黄淑琳林春燕...
    60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司美格鲁肽对比度拉糖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21年4月—2023年7月在3家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司美格鲁肽组(以下简称"SEMA组")、度拉糖肽组(以下简称"DULA组"),并根据基线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等,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2组患者进行1∶1匹配。观察治疗后3、6、9、12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SEMA组和DULA组各纳入98例患者,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随访时点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基线明显降低(P≤0。05)。2组各随访时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变化(各随访时点与基线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SEMA组HbA1c<7%的比例高于DULA组(P<0。05)。相较于基线,SEMA组第6个月时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第3、6个月时eGFR升高、UAC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ULA组第3、6个月时血肌酐升高、eGFR下降,第9个月时尿素氮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6个月时,SEMA组血肌酐较基线的降幅大于DULA组,SEMA组eGFR较基线的升幅大于DU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SEMA组UACR较基线的降幅大于DULA组,SEMA组肾功能不全比例低于DU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均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总体降糖效果相似,安全性相当,而司美格鲁肽有潜在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2型糖尿病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临床疗效安全性倾向性评分匹配广义估计方程

    芪苈强心胶囊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朱海龙肖维刚张少飞
    612-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QLQX)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诊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QLQX组和非QLQX组。随访1年,主要观察终点为30 d和1年时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s);次要观察终点为30 d和1年时心源性死亡、心肌再梗死、紧急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卒中、大出血发生率,30 d时的严重STEMI并发症和1年时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治疗、全因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210例STEMI患者(QLQX组125例,非QLQX组85例)。单因素或Kaplan-Meier 分析显示,QLQX组患者30 d和1年时MACCEs、心源性死亡,30 d时恶性心律失常,1年时心肌再梗死、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治疗和全因死亡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非QLQX组(P<0。05),而2组其余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QLQX可能是STEMI患者MACCEs发生的保护因素[30 d:HR=0。157,95%CI(0。032,0。756),P=0。021;1 年:HR=0。208,95%CI(0。087,0。497),P=0。014]。结论 QLQX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STEMI患者的MACCEs。

    芪苈强心胶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预后

    我国医务人员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刘佳明褚燕琦张兰
    62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皮试相关医疗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知信行问卷对我国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微信向全国医疗机构发放问卷二维码,被调查者采用匿名方式自愿参加。统计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岗位、职称医务人员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0个省份205家医疗机构的873名医务人员参与调查。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知识(总分16分)、态度(总分20分)、行为(总分20分)得分分别为10(8,12)分,13(12,15)分和12(9,15)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和职称与知识、态度得分相关(P<0。05)。研究生比专科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好、态度积极;药师比医生、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好、态度积极;中级、高级比初级及以下职称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好、态度积极。知识水平与态度正相关(P<0。05)。性别、工作岗位和职称与行为得分相关(P<0。05)。女性比男性医务人员行为消极,护士比药师行为积极;高级比初级及以下职称医务人员行为积极。知识水平、态度与行为正相关(P<0。05),态度在知识对行为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 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知信行有待加强,应结合不同岗位、职称等方面的知信行差异,对医务人员开展培训,以提升知识水平、树立积极态度、规范皮试相关医疗行为。

    医务人员头孢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知信行影响因素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米诺环素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曾露王璐魏安华周璐敏...
    632-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米诺环素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联合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法、综合标准法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04年一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上报的米诺环素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全面分析ADE信号分布、信号强度、性别及年龄差异、死亡病例情况,并基于标准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分析查询(SMQ)检索超敏性ADE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米诺环素ADE 16 871例次,阳性ADE信号364个,涉及27个系统/器官分类(SOC),主要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等,ADE例数排序前列的强信号分别为药物反应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全身性症状(DRESS)、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特发性颅内压增高。与其他药物相比,米诺环素致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中女性构成比较高(P<0。05)。挖掘到8岁以下儿童ADE 29例次,涉及10个SOC。全部ADE中死亡206例,涉及相关ADE 1 046例次。超敏性ADE 1 565例次,超敏性SMQ层级下获得首选语信号88个,其中DRESS、荨麻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血管炎和面部水肿上报例次高且信号较强。结论 米诺环素临床使用中需警惕超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严重ADE的风险,女性患者尤其需关注头痛、视力下降等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症状,必要时可行眼科监测。应加强米诺环素在8岁以下儿童中的用药监护及ADE收集。

    米诺环素FAERS数据库药品不良事件数据挖掘药物警戒

    基于加权TOPSIS法评价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合理性

    郭思彤蔡慧雅苏恒海张进华...
    642-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并采用加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合理使用阿替普酶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文献,结合专家咨询法制订阿替普酶治疗AIS的DUE标准,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AIS的住院患者病历,采用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加权TOPSIS法进行合理性点评。结果 共纳入126份病历,用药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Ci)>0。8(合理)的 80 例(63。49%),Ci介于 0。6~0。8(基本合理)的 40 例(31。75%),Ci<0。6(不合理)的6例(4。76%)。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禁忌证(32。54%)、给药剂量(7。14%)和药物转换(7。14%)等方面。结论 采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阿替普酶治疗AIS的合理性,结果更直观和全面,该院阿替普酶的使用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用药禁忌证、给药剂量等方面加强干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阿替普酶。

    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利用评价加权优劣解距离法合理用药

    妇产科手术术后加速康复指南/共识的现状分析及质量评价

    杨金拉姆美嘎董莉莳郑荣芳...
    652-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现有妇产科手术术后加速康复(ERAS)指南/共识的现状与质量,了解该领域循证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NKI等数据库、NGC、SIGN等国外指南文库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外麻醉学会网站,获取妇产科手术ERAS相关指南及共识,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3年7月1日。应用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AGREE)Ⅱ评价工具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对纳入指南/共识进行现状分析及质量评价、推荐意见汇总。结果 共纳入指南5部、共识10部。发表年份为2018-2023年,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和英国。使用AGREEⅡ评价的6个领域中,表达的明晰性(66。06%)得分较高,范围和目的(56。67%)次之,参与人员(42。02%)和编辑独立性(37。64%)大于30%,制订的严谨性(26。88%)及应用性(4。17%)偏低。相同条目在不同评价者间的一致性较好。各领域得分结果为A级2部,B级13部,无C级,遴选出2部高质量指南。RIGHT的平均报告率为44。38%。亚组分析显示:制订严谨性和应用性2个领域的得分率,指南高于共识(P<0。05),使用定量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GRADE高于未使用(P<0。05);制订严谨性和清晰性2个领域的得分率,国外高于国内(P<0。05),使用证据分级工具高于未使用(P<0。05)。推荐意见汇总显示,强推荐证据质量高低不等,某些推荐措施不够具体。结论 纳入的15部妇产科ERAS指南/共识质量参差不齐,2部可作为高质量指南供临床参考。国外循证指南质量较高,GRADE使用率高,多数提出了明确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中国指南/共识质量低于国外,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仍需进一步加强制订方法和报告规范,提高证据质量,完善具体推荐内容。

    妇产科手术术后加速康复指南/共识质量评价

    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任我行丁立鹏陆洁航葛海雅...
    666-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关于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7。0及RevMan 5。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个RCT,涉及16种中成药,总样本量2 448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13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其中在改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方面,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为颈腰康胶囊+常规西药>腰痹通胶囊+常规西药>活血止痛胶囊+常规西药;在改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方面,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为祛风止痛胶囊+常规西药>腰痹通胶囊+常规西药>鹿川活络胶囊+常规西药;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为鹿川活络胶囊+常规西药>仙灵骨葆胶囊+常规西药>通滞苏润江胶囊+常规西药;安全性方面,各项研究均未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整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LDH可提高临床疗效,其中腰痹通胶囊在降低VAS评分、改善JOA评分以及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均有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中成药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状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康复新液在消化内镜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赵冰蔡萌强崔玉容刘君颖...
    67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康复新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消化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关于消化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 5。3和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RCT,包括13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康复新液联用组可以提高术后溃疡完全愈合率[RR=1。32,95%CI(1。07,1。61),P=0。009]、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RR=1。20,95%CI(1。13,1。27),P<0。001],但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康复新液联用组术后2周的溃疡完全愈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RR=1。56,95%CI(1。28,1。92),P<0。001],但2组术后4周的溃疡完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口服给药组[RR=1。19,95%CI(1。11,1。27),P<0。001]或经内镜外用喷洒给药组[RR=1。23,95%CI(1。09,1。39),P<0。001]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消化内镜术后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促进术后2周内溃疡完全愈合、缓解术后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较好,但能否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证据不足。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康复新液消化内镜术后疗效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诱发溶血性贫血的文献病例分析

    许志连郑颖何飞燕
    68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诱发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诱发溶血性贫血的病例报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2月,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的使用情况、溶血性贫血及其并发症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27个病例,其中男14例(51。85%),女13例(48。15%),年龄4 d~77岁,首次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时间<24 h~18 d不等。25例明确了发生溶血性贫血时的最低血红蛋白水平,介于27~113 g·L-1,其中14例为重度、极重度贫血(<60g·L-1)。经停药、更换抗菌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后,25例(92。59%)患者的溶血性贫血改善或恢复,其中1例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贫血有所改善,但停药后15 d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另外2例贫血未见好转,最终自动出院或临床死亡。结论 溶血性贫血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罕见的不良反应,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临床使用应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发现异常且若明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可疑药物应及时停药,必要时需采取输注红细胞等措施。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溶血性贫血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血红蛋白水平

    艾司氯胺酮在妇科与产科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丛晓静关英超于松杨
    697-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妇科及产科手术量较大,围手术期循环波动、术后恶心呕吐及不良情绪体验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是临床医生需关注的问题。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具有较强亲和力,是一种快速起效的麻醉镇痛药物,同时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给药,在临床麻醉、术后镇痛及抑郁症治疗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艾司氯胺酮注射剂应用于临床实践时间尚短,其在围手术期应用获益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报道艾司氯胺酮注射剂应用于妇产科手术能够起到稳定循环、减轻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对产后抑郁的防治也有益处,但也存在一过性的拟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本文结合妇科与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特点,从艾司氯胺酮的药理作用、围手术期应用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综述,阐明其目前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可能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方向,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艾司氯胺酮麻醉妇产科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