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雷寒

月刊

2095-1485

zhyxjyts@126.com

023-68485014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拿大放射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解读和启示

    钟京谕星月胡扬帆丁德芳...
    1210-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加拿大放射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包括基地五大领域标准、七大角色胜任力目标、四阶段培训计划安排和两类结业考试题型,探寻了其背后的经验和理念。虽然加拿大放射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和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制度存在一定差异,但其经验和理念仍值得我国借鉴,包括强调培训胜任力目标主次,为培训分层的实现提供具体依据,为培训内容的实施提供明确指导,改进考核方法着重胜任力目标等,对于我国放射科住培和专培制度的优化具有重要价值,能为我国培养优秀的放射科医师提供及时参考。

    加拿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

    混合现实技术在骨科专科手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祥王俊杰樊俊俊
    1217-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骨科专科手术教学特点、教学现状及混合现实技术的优势,从骨科不同病种领域角度出发,探讨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在骨科临床手术教学中应用,并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局限性,为MR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混合现实技术骨科专科手术实践教学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医工交叉培养卓越临床医学人才的思考与探索

    谢耀谈顾玮孟小琴王亚洲...
    1221-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健康中国"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庆大学紧扣"新医科"建设内涵,高起点建设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医学教育,深入推进医工交叉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精英化培养的探索实践。本研究从SWOT分析的视角,探析了新建医学学科"双一流"高校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态势,并结合重庆大学临床医学英才班培养模式与"四大能力"建设、"四大整合"举措,以及"三大优化"机制等具体实践,阐述了"新医科"建设下基于医工交叉背景培养卓越临床医学人才的策略构建及相关思考。

    "新医科"建设临床人才培养医学教育改革医工交叉SWOT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讨

    曾嘉欣彭丽阁周海霞
    1227-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建设迫切需要能够运用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前沿问题的临床医学创新型研究生,"X+医学"和"医学+X"两种临床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推进新医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发现,"X+医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高精尖医学人才但推行范围有限,且面临人才流失等问题;"医学+X"模式能在一般医学院校以各种形式开展但尚未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未达到足够规模。因此,本文提出通过整合课程、检验成效、加大科研投入等举措让"X+医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夯实人才基础;同时从加强统筹管理、深化合作等方面着手完善"医学+X"模式,以期为培养适应新医科需要的临床医学创新型研究生提供有益启鉴。

    新医科学科交叉"X+医学""医学+X"临床医学研究生

    我国临床药学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多维度调研探究

    沈心瑜赵舒扬邓富华杜宜逊...
    1232-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多个维度对影响我国临床药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调研,总结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临床药学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前期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归纳出对提升我国临床药学本科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的4个方面,并以此设计问卷,对临床药学在校本科生进行调研,针对反馈得出的部分问题,再次对全国各省市临床药师进行调研。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科生对专业认知度不足[大四及毕业年级中仍有18。28%(17/93)的学生对于本专业处于完全不了解和比较不了解的状态],临床药学本科阶段教育缺乏专业特色[35。91%(107/298)的学生认为临床药学本科期间公共课程安排不合理或有待改进],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不合理[34。23%(102/298)的学生认为临床药学本科期间实验及实习安排不合理或有待改进],学习、科研创新等能力培养不到位[66。78%(199/298)的学生并未参与过科研项目或训练且对学生各种学习行为统计时σ>1]等因素均影响临床药学学生的培养和发展。结论 在临床药学本科生培养体系中,应重视专业认知与实习实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特色;完善教学培养模式,注重能力提升。

    临床药学本科生培养质量问卷调研半结构式访谈

    CACA指南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实践与启示

    秦妮平沃龙飞杨志平樊星...
    1238-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以下简称"CACA指南")是在整合医学理念指导下编写完成的我国首部肿瘤整合诊治指南。2023年2月,中国抗癌协会及医学教育领域众多专家共同发起"CACA指南进校园"活动。该活动旨在将这一指南的精髓和实践应用融入医学教育中,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强化实践训练来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医学人才。"CACA指南进校园"活动先后与全国222所医学院校签约,各学校积极响应,通过更新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实践基地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入CACA指南。CACA指南的引入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提升教师能力、优化学业评价、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CACA指南医学教育整合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医药院校"中医文化学"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刘晓梅李和伟
    1242-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对我国9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文化学"相关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和总结分析,旨在了解课程建设的现状。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相关课程建设存在规范性和系统性不强、开设门类繁杂、针对性不足、实践类与交叉类课程偏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课程教材的规范性、突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加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丰富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适当增设实践类课程、促进课程与多学科交叉等对策建议。

    中医文化学课程建设网络调研法

    弹幕互动与传统互动教学比较分析的随机对照试验——以中医内科学为例

    张雄峰黄礼明李正胜刘正奇...
    1248-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弹幕互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150名学生进行分层随机,分为弹幕互动组与传统互动组,分别采用弹幕互动教学和传统互动教学。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听课评分、问卷调查、成绩测试评估课堂互动效果与教学成绩。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弹幕互动组教师语言比率[(62。63±2。83)%]低于传统互动组[(71。05±3。19)%],学生语言比率、教师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教师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32。68±2。62)%、(96。63±9。59)%、(122。89±6。43)%]高于传统互动组[(22。79±1。32)%、(69。84±3。48)%、(50。58±2。35)%],教师情感氛围积分、课堂活动质量积分、教师课堂互动活动信息传递积分[(23。82±6。54)、(25。67±5。51)、(25。46±10。30)]高于传统互动组[(21。01±6。51)、(22。56±11。95)、(18。44±6。5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弹幕互动组学生对课堂兴趣、课堂沉闷情况及课堂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好与较好的例数分别为 104(69。33%)、110(73。33%)及106(70。67%),高于传统互动组的72(48。00%)、74(49。33%)及84(56。00%),基础知识与病例分析分数分别为(84。30±4。13)与(78。53±7。21),高于传统互动组的(79。26±5。67)与(72。56±4。22)。结论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弹幕互动教学有利于提高互动效果,提升教学成绩。

    中医内科弹幕师生互动随机对照试验

    改良版OSCE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新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王颐陈晓英陈飞谭彬彬...
    1253-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用于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新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的效果。方法 对37名在神经外科进行规培的新护士实施考核和评价。以核心胜任力评价为核心,临床护理工作为主线,临床案例库为依托,构建改良版OSCE方案:即①入科时实施OSCE诊断性考核评价;②培训过程中实施OSCE引导下的过程性教学评价;③出科时实施OSCE结果性考核评价。OSCE考核包括护理评估、技能操作、临床思维、健康教育、人文关怀5个考站。采用SPSS 26。0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在考评体验方面,护士对改良版OSCE的实施评价和教学满意度较高。在改良版OSCE方案的质量评价方面,出科时OSCE考核平均成绩与入科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1,P<0。001);在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方面,实施改良版OSCE后,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入科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9,P<0。001)。在核心胜任力评价方面,出科与入科时相比,其核心胜任力分维度良好个人特质(Z=5。24,P<0。001)、临床护理能力(Z=5。07,P<0。001)、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Z=5。12,P<0。001)、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Z=5。17,P<0。001)、专业建设与自我发展(Z=5。05,P<0。001)与总分(Z=5。27,P<0。001)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版OSCE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神经外科规培新护士核心胜任力,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规培轮转科室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护理核心胜任力评价护士规范化培训

    游戏化教学结合Jeffries模拟教学在骨科创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贾琼李晓英文京宁陈相轩...
    1259-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游戏化教学结合Jeffries模拟教学在骨科创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至2023年实习的120名护士,按照入科先后顺序分为两组(2022年12月前为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游戏化教学结合Jeffries模拟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前后考核成绩、核心能力[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active learning state,ALS)];记录护生课程体验感[课程体验问卷(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结果 实习后,两组护生理论考试[(89。64±6。73)vs。(83。71±6。20)]及实践操作成绩[(80。82±5。94)vs。(75。61±5。73)]、CIRN评分[(180。69±7。61)vs。(157。33±6。83)]、ALS评分[(89。48±6。83)vs。(73。22±6。25)]均较实习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观察组护生CEQ评分高于对照组[(49。65±2。58)vs。(36。57±1。94)]。结论 在骨科创伤护理带教中,游戏化教学结合Jeffries模拟教学不仅能够让护生获得较高的课程体验感,促进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

    骨科创伤游戏化教学Jeffries模拟教学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