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食疗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半月刊

2096-5249

yxslyjkzzs@163.com

0731-83577619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医学食疗与健康/Journal Medical Diet and Health
查看更多>>《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54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249,国内邮发代号42-206,国外邮发代号M2827。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共同主办,半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Medical Diet and Health。本刊为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办刊宗旨为:反映国内外医学与食疗的研究成果,促进医学与食疗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传播健康饮食方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易美君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1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时间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根据病例选取时间、急诊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组为参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n=90)、研究组(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n=90)。参照组开展常规流程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情绪、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较参照组,研究组急诊胸痛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诊胸痛抢救效果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

    综合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袁春萍
    124-12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的基本资料,患者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更多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和对照组比较分析有差异性(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综合护理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陈润华邱露袁进朋
    127-12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4月收治的70例日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占比更高(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在日间手术患者

    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日间手术患者并发症

    探究微课结合工作坊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价值

    黄飞蝶吴晓亚唐海燕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期间予以微课结合工作坊健康教育模式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接受动静脉内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分配患者28例,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分配患者29例,列为观察组,联合实施微课结合工作坊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及白蛋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健康教育微课工作坊

    分组护理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林艳丹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组护理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湖南省邵阳县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计1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占据6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分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衰弱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5。38%与84。62%(P<0。05);术后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

    分组护理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满意度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效果评价

    杨金艳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案例选取于本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间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12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作两组,参照组6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61例患者辅以中医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就其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护理后研讨组患者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精神生活等4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分值高于参照组患者,研讨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分值高于参照组患者,研讨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指标95。08%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效果评价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价值分析

    李丽芳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因房性早搏所致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因房性早搏所致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对象,共有研究对象58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进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的正确率,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电图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郑艳陈超琳苑媛吕媛...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电图(EEG)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本院的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60例,均对患者进行TCD及EEG检查。依照病灶大小(分类依据:出血量或梗死容积≥30 mL为大病灶组,出血量或梗死容积<10 mL为小病灶组,出血量或梗死容积为10~30 mL为中病灶组)进行分组,共分设大病灶组(n=29),中病灶组(n=16),小病灶组(n=15)。比较不同病灶TCD及EEG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经过EEG检查后,结果为阳性的50例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脑梗死病灶诊断

    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检验中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汤加徐辰周春刚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验中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无锡市中医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中相关指标未见异常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健康人群)和观察组(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3 mL,均实施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对比两组的患者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出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比较,病理结果显

    甲状腺肿瘤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临床效果

    分析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李岭云
    154-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107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共采集尿液标本107份,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以两种检验方法联合应用为金标准,对比两种的检验结果。结果: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显示:尿液潜血呈阳性有23例,阳性率为(23/107)21。50%,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为参考标准,其检验的特异度为92。68%,灵敏度为80。00%;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尿液潜血呈阳性有26例,阳性率为

    尿液潜血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