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食疗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半月刊

2096-5249

yxslyjkzzs@163.com

0731-83577619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医学食疗与健康/Journal Medical Diet and Health
查看更多>>《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54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249,国内邮发代号42-206,国外邮发代号M2827。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共同主办,半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Medical Diet and Health。本刊为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办刊宗旨为:反映国内外医学与食疗的研究成果,促进医学与食疗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传播健康饮食方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循证护理在戒毒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唐娟
    180-18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戒毒患者康复护理中使用循证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2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戒毒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法,每组35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循证护理法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个人整洁评分高于对照组,激惹、退缩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复吸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戒毒者康复护理中使用循证护理法,有助于提升患者行为能力,改善临床临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升,降低了患者的复吸率。展现出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推荐在临床上大力使用。

    循证护理戒毒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复吸率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李蓉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CH)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SCH患者12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每组60例,对比效果。结果:症状改善比较,两组干预前PANSS量表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身心健康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GHQ-20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SCH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可更好地缓解症状,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有更好的康复效果,而患者对护理服务也更满意,有推广价值。

    精神分裂症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PANSS评分GHQ-20评分护理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刘丽娟
    184-185,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疾病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8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法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腔积液消退率和结核病灶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相关行为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改善血糖水平,促进胸腔积液的消退,缩小结核病灶。

    人性化护理糖尿病肺结核遵医行为生存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监管场所未成年精神疾病(抑郁症、躁狂症)患者中的实施意义

    吴琼刘守勤吴斐斐
    186-187,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监管场所存在精神疾病(抑郁症、躁狂症)青少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监管的52例抑郁症躁狂症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各2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统计两组疾病认知程度、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护理配合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疾病发生原因、发展危害、治疗及对抗方法了解程度评分分别为(87。67±4。68)分、(89。04±4。49)分、(88。41±4。57)分,高于对照组(79。63±5。37)分、(78。85±5。46)分、(78。07±5。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抑郁表HAMD评分分别为(11。81±2。66)分、(10。17±2。15)分,低于对照组(15。67±3。59)分、(16。04±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配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物质生活状态(89。22±6。54)分、社会功能(90。51±8。03)分、心理功能(88。72±6。45)分、躯体功能(91。04±6。24)分低于对照组[(80。71±5。58)分、(83。64±7。78)分、(82。28±7。21)分、(85。61±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监管场所的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其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从而提升其医疗配合度,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心理护理干预监管场所未成年精神疾病狂躁症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价值分析与探讨

    厉敏苏娟翟玉鹏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从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选取72例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77。78%(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食障碍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护理干预

    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护理中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探讨

    谢美秀邓桂喜关婷洁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患有老年脑梗塞病症后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病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获取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阶段收诊的80例老年脑梗塞患病对象作为观察样本,依托于随机分组处理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均衡为40例,为前组患病对象采取常规护理实施指导工作,后组在前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将组与组分别护理阶段内的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患病对象日常生活与认知能力情况、康复锻炼依从性情况、肢体功能与自我效能进行统一计算与分析。结果:在各项干预事项实施前,经开展对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的精细化评测,差异为不明显的情况(P>0。05),在干预事宜推行后,分值为降低的状况,且观察组为更低表现(P<0。05)。患病对象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得分均在落实护理对策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在护理后,观察项得分均有所改变,观察组两项指标得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病患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P<0。05)。患病对象肢体功能得分及自我效能感得分均在推行护理对策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推行护理对策后,观察项得分均有所改变,观察组指标得分更高(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改善老年脑梗塞患病对象的负面情绪,使之康复锻炼依从性水平提升,进而对其机体及疾病的改善具有推动效果。

    老年脑梗塞个性化心理护理负面情绪

    循证依据下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分析

    谭海玲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循证依据下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4月~2023年7月兰陵县中医院消毒供应室回收的手术器械中每月各抽取30件,共计480件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22年4月~2022年11月回收的240件器械纳入对照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其中2022年12月~2023年7月回收的240件器械纳入试验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采用基于循证依据的护理管理模式。两组器械清洗消毒完成后,于带光源的放大镜下检查器械表面有无污渍残留,以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卫生监测系统检测器械表面微生物残留,统计检测合格率与器械返洗率,评价清洗消毒质量。结果:试验组器械清洗消毒后镜检合格率(99。17%)高于对照组(95。42%),荧光检测合格率(98。33%)高于对照组(94。58%),器械返洗率(2。08%)低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采用基于循证依据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强化器械清洗消毒的管理质量,提升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减少返洗率,对提高科室工作效率、提高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减少或杜绝无菌物品差错事故及相关医疗护理纠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消毒供应室循证学依据护理管理模式清洗消毒质量

    分析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王芳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40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危险行为发生率更低,而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而PANSS评分更低,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可更好地避免患者发生危险行为,同时促进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更显著,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患者对护理也更满意,有推广应用价值。

    精神分裂症综合护理干预日常生活能力PANSS评分危险行为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叶丽群苏清彬苏钱珍黄莉...
    196-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划分为细节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细节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结果:细节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心理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节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细致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结论:细节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室风险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手术室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王红娟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系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患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肺炎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