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食疗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半月刊

2096-5249

yxslyjkzzs@163.com

0731-83577619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医学食疗与健康/Journal Medical Diet and Health
查看更多>>《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54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249,国内邮发代号42-206,国外邮发代号M2827。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共同主办,半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Medical Diet and Health。本刊为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办刊宗旨为:反映国内外医学与食疗的研究成果,促进医学与食疗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传播健康饮食方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石孝霞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生命体征免疫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组患儿在体位护理后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恢复,值得推广。

    体位护理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

    间苯三酚在产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穆仕进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间苯三酚在产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孕产妇为重点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缩宫素诱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间苯三酚诱导,对比两组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宫颈水肿发生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宫颈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新生儿1min、5min阿氏评分对比(X²=0。439,P=0。662;X²=1。899,P=0。063)。结论:间苯三酚在协助产妇分娩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宫颈水肿发生风险,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可观,应用价值较高。

    间苯三酚产程孕产妇临床效果缩宫素

    探讨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赵莉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23年01-2023年12月我院56名实习护生,依据不同教学模式分为常规组28名(常规带教)和探究组28名(临床路径),比较教学效果。结果:本次试验中,探究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更高,与常规组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护理带教效果与常规组差异性较大(P<0。05);探究组实习护生对护理要点有着更好地掌握,与常规组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更高,与常规组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与常规组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的带教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加强对护生对常见病护理要点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带教效果与护生学习效果,提高护生的满意度。

    临床护理带教临床路径式带教法常规带教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

    郑凯文许传洁唐斌李建萍...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ICU)中重症颅脑外伤(SCBI)患者发生肺部感染(PI)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相应治疗对策。方法:本次所选共50例ICU病例,受试者疾病均为SCBI,就诊于2020。01~2022。12内,回顾分析50例受试者的全部资料,观察PI发生率,并分析PI发生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等,同时探讨相应治疗对策,观察PI效情况,并对比PI与非PI的死亡率、ICU治疗耗时及脑功能(NIHSS)评分。结果:本组50例受试者中出现PI者(PI组)20例,未出现PI者(设为非PI组)30例,PI发生率40。00%。经统计发现ICU中SCBI患者发生PI主要以基础病病史、呼吸机用时、住院时长、年龄、气管切开等为危险因素(P<0。05)。20例出现PI患者的致病菌涉及真菌1例(5。00%)、革兰阳性菌4例(20。00%)、革兰阴性菌13例(65。00%),其他2例(10。00%)。经治疗后,20例PI者疗效总占比为85。00%(17/20),且PI组与非PI组对比死亡率、ICU治疗耗时及NIHSS评分等指标,显示结果为PI组各项数值均更高(P<0。05)。结论:在ICU中SCBI患者发生PI与基础病病史、呼吸机用时、住院时长、年龄、气管切开等因素有关,且致病菌以真菌、革兰阴/阳性菌为主,PI发生后可导致延长ICU治疗耗时,也可影响脑功能,增加死亡率,所以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以减轻机体痛苦,改善预后。

    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重症颅脑外伤临床特征治疗对策

    CVVH联合HA330血液灌流在非肺源性脓毒症休克并发ARDS液体复苏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郭剑农敬花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VVH联合HA330血液灌流在非肺源性脓毒症休克并发ARDS液体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百色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非肺源性脓毒症休克并发ARDS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的65例患者资料。根据血液净化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CVVH);研究组(CVVH+H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CVVH+HP组感染指标、ARDS参数指标、液体复苏治疗抢救+优化阶段的液体治疗用量及到达液体复苏治疗稳定阶段所用时间等指标均优于CVVH组(P<0。05)。结论:对非肺源性脓毒症休克并发ARDS的患者应用CVVH联合HA330血液灌流可以改善其临床表现和炎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CVVHHA330血液灌流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

    中医行气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陆武俊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行气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2020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胸痹-气滞血瘀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内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0。67%高于对照组78。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发作情况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心绞发作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脂水平变化并具有显著的差异存在,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变化明显由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67%与对照组8。00%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使用中医行气通络法进行治疗,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并且临床疗效效果显著;使用麝香保心丸内服缓解了患者的心前区疼痛症状,具有行气活血、通络强心之功效,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次数,可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行气通络法冠心病心绞痛麝香

    超声造影血管周围灌注评价兔深静脉血栓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陈琦陈建福徐丽荣李云燕...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DVT血管周围灌注情况,探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栓段血管壁组织炎症因子(IL-6、TNF-α)的相关性,反映DVT静脉炎症及其关联。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假手术组(A组)8只和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组(B组)56只,利用狭窄法制备兔急性DVT模型,再按造模术后不同取材时间将血栓模型组分为7个亚组。检测各组兔血管壁组织中IL-6、TNF-α的浓度。分析血管壁组织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与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DVT模型组血栓段血管壁组织中IL-6和TNF-α浓度均高于A组,于2h达到峰值。所有组中,A组造影剂达峰时间最长,峰值强度最低。而在DVT模型组中,2 h组TTP最短,PI最高,2 w组TTP最长,PI最低。PI与血管壁组织中IL-6、TNF-α浓度均呈正相关,TTP与血管壁组织中IL-6、TNF-α浓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超声造影评估的血管壁周围灌注情况与炎症反应有关,可用于评价急性DVT的炎症反应。

    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造影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用于预测卵巢癌铂耐药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李国福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卵巢癌细胞表面,叶酸受体过度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不多,所以,成为了一个良好的靶点。此技术通过采集病人的血液样本,通过叶酸与其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将循环肿瘤细胞筛选出来,从而对铂耐药性有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这种技术,能够通过非侵入性方式获得病人的肿瘤信息,给临床医师建立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循环肿瘤细胞叶酸受体检测技术卵巢癌铂耐药性研究进展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

    杨斐梁凯路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骨颈骨折一般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股骨头以下、股骨颈基底部以上部位的骨骼连续性中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创伤,占所有骨折的3。58%,股骨近端骨折的51。97%。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巨大暴力作用下,多合并有明显的骨折移位。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要通过准确的诊断进行骨折的分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治疗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陈兴敏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的意义。方法:采纳我院2020。02-2022。08的35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成对比组(用西医治疗,17例)、研究组(西医+中医治疗,18例),观察两组疗效、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心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前组间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和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较高,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较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比组没有增加(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可提升临床整体疗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情况,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疗法西医疗法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功能血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