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食疗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半月刊

2096-5249

yxslyjkzzs@163.com

0731-83577619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医学食疗与健康/Journal Medical Diet and Health
查看更多>>《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54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249,国内邮发代号42-206,国外邮发代号M2827。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共同主办,半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Medical Diet and Health。本刊为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办刊宗旨为:反映国内外医学与食疗的研究成果,促进医学与食疗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传播健康饮食方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徐怡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PUCH)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方法: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80例PUCH患者,数字随机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观察组用泮托拉唑+矛头蝮蛇血凝酶。比对临床指标、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指标、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应激反应水平均优(P<0。05)。结论:PUCH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确切,能在短时间内改善炎症与凝血状态,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矛头蝮蛇血凝酶炎症因子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小宁菅若晗温微微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接受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予托烷司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便秘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经过化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以及肝损伤;但是,治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以及肝损伤较对照组显著减轻。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具有减轻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肝损伤,缓解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壮医药线点灸恶性肿瘤化疗胃肠道反应

    PFNA内固定术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修东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内固定术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5月就诊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医医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总例数4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均纳入20例,一组(对照组)予股骨粗隆骨折PFNA手术,一组(治疗组)予PFNA内固定术的同时于骨折断端植入同种异体骨,比较不同治疗效果,如骨折愈合效果、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骨密度水平,排异反应等。结果:①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治疗组治疗完成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低于(少于)对照组(P<0。05);②髋关节功能:治疗组治疗完成后,所测得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疼痛程度/并发症(植入物排异):治疗组治疗完成后,所测得疼痛程度、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未曾发现治疗组有排异反应;④骨密度水平:治疗组治疗完成后,所测得股骨大粗隆/股骨胫骨密度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同时于骨折断端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上促进骨折愈合,尤其是骨折粉碎,部分骨折块不能完全复位的情况。骨折早期愈合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纠正骨质疏松状况,减轻患者家属护理上的经济负。担值得借鉴。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同种异体骨髋关节功能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与卡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安全性分析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

    王玲玲
    67-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与卡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QOL)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3例晚期食管鳞癌作为研究治疗对象,研究组(n=29):治疗方案(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卡铂),对照组(n=24):治疗方案(多西他赛+卡铂),统计并对比两组近期的治疗效果(ORR、DCR)、肿瘤指标(SCC,CEA,VEGF)、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ORR为82。76%、41。67%(x2=9。642,P=0。002),DCR为93。10%、70。83%(x2=4。620,P=0。032),提示研究组在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肿瘤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高血压、蛋白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EORTC QLQ-C30)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行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与卡铂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未见明显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增加,同时优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晚期食管癌一种不错的治疗选择。

    盐酸安罗替尼多西他赛与卡铂食管鳞癌晚期疗效、安全性生活质量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王辉文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06-2023。06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卫生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红蓝信封法分设组别。参比组(二甲双胍,n=25),分析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n=25)。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但分析组降低幅度较参比组更显著,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比组低,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不仅应用安全,还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可推广。

    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血糖不良反应

    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护理中PDCA护理模式的应用

    胡娜邹波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PDCA护理模式在慢性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慢性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PDCA护理。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研究组SF-36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护理后比较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显著性不存在(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得到患者高度满意。

    慢性乙肝PDCA护理生活质量

    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药学分析

    韩衍银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系统性红斑患者中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贝利尤单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于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平均分组,且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贝利尤单抗治疗)。分组结束后,应进行分析对比,对比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症状评分。结果:在经过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显著发现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较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较高、症状评分较对照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贝利尤单抗与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方式进行系统性红斑患者治疗效果较高,在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症状评分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贝利尤单抗吗替麦考酚酯系统性红斑狼疮药学分析

    "以人为本"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张方梅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以人为本"优质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诊的66例消化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人为本"优质护理模式,将两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以人为本"优质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以人为本"优质护理模式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护理质量

    研究和分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

    史良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148例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接受治疗患者,对第一次检出CPKP菌株分离、鉴定菌株,实施药敏实验及耐药基因检测,分析CRKP耐药机制。结果:CRKP尿液标本、痰液标本、血液标本、肺泡灌洗液、创伤分泌物检出率分别为8。11%、56。76%、16。89%、13。51%、4。73%,痰液标本中CRKP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标本(P<0。05)。呼吸科CRKP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0。05)。CRKP表型检测结果显示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达8。78%,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检出率达91。22%。CRKP对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舒他西林、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耐药率均达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耐药率均超过90%,对替加环素敏感度达65。54%,对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敏感度超过50%。CRKP PCR检测结果显示NDM阳性率达3。38%,KPC阳性率达94。59%,IMP阳性率达1。35%,VIM阳性率达0。68%,未检出OXA-48阳性菌株,KP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耐药基因(P<0。05)。ERIC-PCR法的DNA扩增结果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结果明确DNA分型,以Ⅰ型及Ⅱ型为主(P<0。05)。结论:CRKP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高度耐药,CRKP DNA分型以Ⅰ型及Ⅱ型为主。

    碳青霉素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耐药基因

    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马国梅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此次研究项目随机选取的120例来开展观察的患儿均是本院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收治的小儿输液患者。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给对照组的60名患儿提供一般护理;观察组的60名患儿则是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分别探究分析观察与对照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次数、输液残余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次数、输液残余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输液中,合理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静脉穿刺次数、输液残余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情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满意度小儿输液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