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中旬刊)
医学信息(中旬刊)

郭巍

月刊

1006-1959

yxxx88@126.com

029-86690297/9515,010-57415503

710003

陕西西安钟镂邮局15号信箱

医学信息(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志倡导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严谨、学术争鸣。传播交流与手术学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全面提高我国与手术冶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后精神障碍84例临床分析

    陈慧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精神病的临床特点及对策.方法:对84例产后精神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对84例产后精神病进行重新诊断分类并对其中3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84例产后精神病中产后二周内起病73.81%,二周后起病26.19%;急性起病89.29%.按CCMD-2-R的症状标准对84例患者进行分类诊断,符合精神分裂症46.43%,器质性精神障碍29.76%,神经症14.29%,抑郁症9.52%.17例(56.67%)复发精神障碍改诊为精神分裂症7例(43.5%),抑郁症3例(13%),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周期性精神病2例.随访结果17例复发精神障碍患者中有14例与分类诊断相符.结论:产后精神病以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变性和混乱为特点;提倡心理支持与安慰,并针对有关婚姻、家庭问题进行咨询,并对婴儿护理提供必要的帮助.

    产后精神病临床分析随访

    我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体会

    吴英段小兰尤俐唐静...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确立3个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采取的措施包括:统一认识,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和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改革排班模式和管理模式,完善相应制度,定期质量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病人满意度由95.13%上升至99.72%.医生满意度由93.02%上升至99.94%,护士满意度由95.97%上升至99.35%.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护患关系零距离.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实现医、护、患三方均受益.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人力资源护理改革

    我院200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王奎鹏张贺鸣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我院200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住院患者病历120例,其中非手术病历60例,手术病历60例.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70.06%,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0.00%,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5.00%,手术病例预防开始时间完全不符合标准.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使用率偏高、用药档次偏高、选药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控制.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

    脂化前列腺素E1对糖尿病大鼠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孙香冯玉欣赵艳艳刘慧萍...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脂化前列腺素E1对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糖尿病肾病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PGE1和罂粟碱治疗20天,测量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大鼠血糖及血肌酐值.结果:PGE1治疗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值明显降低,与糖尿病组及罂粟碱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GE1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保护肾功能,其作用明显优于罂粟碱.

    糖尿病肾病前列腺素E1尿微量白蛋白

    舒芬太尼复合药物用于双下肢烧伤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比较

    杜剑鸿卓阳陈丽芬李晟...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舒芬太尼加凯纷静脉自控镇痛及舒芬太尼合并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双下肢烧伤患者行植皮去痂术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中度双下肢烧伤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PCIA组使用舒芬太尼复合凯纷静脉自控镇痛,PCEA组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开始后h2、h4、h12、h24和h48时点进行多参数评估,镇痛效果评估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和记录各时段的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值,记录出现的副作用.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及48h舒芬太尼用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舒芬太尼复合凯纷行PCIA使用方便,无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且导管不易脱出,更值得临床推广.

    舒芬太尼氟比洛芬罗哌卡因烧伤自控镇痛

    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研究

    刘德义付月云彭燕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创通气对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氧疗+药物等)给予BiPAP通气,对照组予以n-CPAP.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动脉血气变化及PSG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PSG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结论:BiPAP治疗效果优于n-CPAP,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无创正压通气重叠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药物流产术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避孕药的临床观察

    裴登琼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流产术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避孕药(商品名:优思明)的疗效.方法:药物流产226例分为观察组(101)例,对照组125例.观察组在药物流产后,当晚睡前开始服用优思明1片,连服21天;对照组术后不服避孕药;均在术后第1、2、3周及月经来潮后随访4次,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时间、流血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流产后阴道流血量为月经量1~2倍者分别占58.2%和87.8%,少于月经量者分别占34.3%和6.1%,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为25.8+2.5天,对照组为34.5+5.6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无重复妊娠发生.结论:药物流产术后及时服用优思明可明显减少阴道流血、促进月经正常恢复,并且能减轻受术者的心理负担和紧张心情,同时可有效避孕,避免重度流产.

    药物流产屈螺酮炔雌醇口服避孕药临床效果

    酶联免疫法等方法临床筛选HIV患者的对比研究

    蔡德燕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临床筛选HIV患者的有效方法及其适用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11月至2010年2月间入院并申请输血的10346例对象进行了输血前HIV抗体检查,将抗HIV-快速诊断试剂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了结果对比.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对10346例患者血清样本进行了酶联免疫法ELISA初筛得到阳性例数5份,使用金标法检测则得到阳性例数8份,后对呈阳性的血清样本送至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结果其中3份为HIV抗体阳性,其阳性率为0.029%.结论:酶联免疫法及金标法二者作为初筛HIV患者的方法,在临床上可以视样本量与紧急情况进行互补性应用.

    酶联免疫法胶体硒法HIV

    不同年龄段阴道炎病原检测与分析

    蔡德燕罗媛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炎的病原分布情况,探讨引起女性阴道炎的各种病原生物,提醒人们对其引起足够重视.方法:对妇科门诊413例患者按年龄分成8个组段,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革兰氏染色、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并同时进行唾液酸酶试验.结果:413例患者中113例BV(27.4%),霉菌和滴虫分别为48例(11.6%)和15例(3.6%),支原体和衣原体分别为72例(17.4%)和30例(7.3%),淋球菌14例(3.4%),混合感染23例(5.5%).各年龄组段间霉菌和滴虫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V、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V是目前女性妇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率次之,二者在年龄组里感染率有差异,其危害性相当大,不容忽视.

    细菌性阴道炎非淋菌菌性阴道炎唾液酸酶年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8例临床分析

    刁翔文陈雅莹田婧刘振涛...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指标.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六年期间诊断为DIC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常规止凝血指标、原发病等.结果:98例DIC患者中共92例(94%)有不同程度的出血,59例(60%)出现休克,84例(86%)合并器官衰竭.D-D二聚体(D-D)、抗凝血酶-3(AT-3)与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这些常规实验室指标相比诊断阳性率更高,分别为94.1%和85.2%(p<0.05).死亡组和未死亡组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阳性率死亡组显著高于未死亡组(p<0.05).共83例DIC患者在怀疑出现DIC后复查了血常规,死亡组PLT最大下降率与未死亡组相比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原发病组的器官衰竭率(25%)、死亡率(0%)和PT>3s阳性率(37.5%)均最低(p<0.05),而血浆Fbg浓度亦低于感染组及血液恶性肿瘤组(p<0.05).结论:D-D、AT-3与一般的出凝血指标相比具更高的敏感性,而Fib则对DIC诊断敏感性较低,预后相关性也较差.炎症反应机制在DIC发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SIRS评定对DIC诊断和预后评估具重要意义.血小板数量下降率对DIC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则有待进一步研究.产科原发病患者出血率高但器官衰竭率和死亡率较低,而感染原发病器官衰竭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D二聚体(D-D)抗凝血酶-3(AT-3)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