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中旬刊)
医学信息(中旬刊)

郭巍

月刊

1006-1959

yxxx88@126.com

029-86690297/9515,010-57415503

710003

陕西西安钟镂邮局15号信箱

医学信息(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志倡导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严谨、学术争鸣。传播交流与手术学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全面提高我国与手术冶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人血清胆红素、血脂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王代明韩淑珍何康莉
    1728-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发病和患者的血脂、血清胆红素数值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0例患者,把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CHD)76例和非冠心病对照组54例.并对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Bil浓度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清胆红素浓度如果越低则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就越高.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可以成为冠心病发病的一种危险因素,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胆红素冠心病危险因素老年

    七氟醚复合静脉麻醉不同麻醉深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马光泛陈千煌
    1729-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七氟烷复合静脉麻醉,不同麻醉的深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激反应、血糖的变化的影响.方法: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为静吸复合麻醉较浅麻醉选择组,B组为静吸复合麻醉较深麻醉选择组.两组患者都在麻醉前、手术开始后1小时、手术开始后2h、拔管之后5分钟,这四个时间段进行静脉血检测: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的SBP和DBP在T2、T3时与T1相比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Cor、EPI、Glu浓度值,在T2、T3、T4时间段上和T1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or、EPI、Glu浓度在T2、T3、T4三个时间段上的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两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较深麻醉选择组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于静吸复合麻醉较浅麻醉选择组;两组间的抑制应激反应进行对比,A组明显高于B组.

    应激反应糖尿病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BIS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三角入路280例临床分析

    胡晓东
    1730-1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的安全性,预防胆管损伤.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09年9月280例LC使用后三角入路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胆囊瓷化而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余均顺利完成LC.280例中无1例胆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4天.结论:胆囊后三角入路可帮助术中辨认肝外胆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可有效减少胆管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角胆囊大部切除术胆管损伤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52例临床分析

    杨洗炼
    1731-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42例被击碎,占80.77%;5例结石上移至肾盂,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PCNL);3例因输尿管狭窄,不能插入输尿管镜、2例输尿管穿孔撕脱,共5例改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碎石准确、安全,组织损伤小,可作为输尿管镜中下段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

    剖宫产术前苯巴比妥钠不同用量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杨建明黄云巧
    1732-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苯巴比妥钠不同用量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22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g+1mg/kg苯巴比妥钠;B组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2mg/kg苯巴比妥钠.分别于新生儿1min及5min行Apgar评分,观察评分情况.结果:1min新生儿Apgar评分A组分值明显高于B组(P<0.05),5min新生儿Apgar评分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苯巴比妥钠作为术前用药,对于母婴是安全的,但考虑到胎儿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以1mg/kg为宜.

    剖宫产苯巴比妥新生儿Apgar评分

    回顾分析48例阑尾周围脓肿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原则

    禹凤普
    1733-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回顾总结分析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10年10月的48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出院后的随访资料.结果:48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手术中以一期阑尾切除加脓肿引流42例,对于术中发现3例阑尾坏死自切,及另有3例老年患者,均为7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较差,且回盲部粘连严重,解剖辨认不清,行脓肿单纯引流术.术后切口甲级愈合33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6例,48术后均治愈出院.未出现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阑尾周围脓肿不是一期切除阑尾的手术禁忌,更不是手术禁忌,积极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能及早控制炎症和缩短病程,降低费用,预防各种保守治疗的并发症.尤其是一期切除阑尾,避免复发再治疗甚至二次手术.对于粘连严重,解剖辨认不清,无法一期切除者,可考虑单纯引流术.治疗周期短,患者恢复快,代价低,出院后并发症少.

    阑尾周围脓肿一期手术引流术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张然
    1734-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黛力新治疗),B组观察组(星状神经节阻滞+黛力新),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71.1%,B组总有效率为91.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方法.

    星状神经节黛力新慢性紧张性头痛

    鼻内镜手术治疗蝶窦后鼻孔息肉

    崔巍勇
    1735-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蝶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鼻内镜手术的蝶窦后鼻孔息肉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内镜检查和冠状位CT扫描可确定息肉的起源.所有病人均一次治愈,术后运用内镜随访1~6年未见复发.结论:临床特征、鼻内镜检查和冠状位CT扫描对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断起重要作用,鼻内镜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鼻息肉蝶窦外科手术内窥镜检查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分析

    花红碧
    1736-1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2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显露喉返神经134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3例,损伤率2.24%.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188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损伤率0.5%.4例患者声音嘶哑均发生在术后2~3天,且术后一周内缓解.结论:避免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在于预防.甲状腺手术有选择地显露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解剖及变异的熟知、熟练掌握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技术,以及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甲状腺手术时损伤喉返神经的关键.

    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骨科病人下肢手术

    王强王利刚
    1737-1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腰丛复合坐骨神经联合神经阻滞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骨科病人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选择90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45)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n=45)两组,分别施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A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腰丛给予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合剂35ML,坐骨神经给予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合剂15ML;B组则选择L2-3或L3-4间隙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给予0.5%布比卡因8-12mg.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前、麻醉后15,30,60,90min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升压药的用量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与麻醉前比较,B组病人在麻醉后15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A组(P<0.05),用麻黄碱的病人B组(23例)显著多于A组(2例)(P<0.05),B组尿储留、头痛、恶心呕吐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老年骨科病人行下肢手术理想的麻醉选择.

    腰丛坐骨神经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老年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