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中旬刊)
医学信息(中旬刊)

郭巍

月刊

1006-1959

yxxx88@126.com

029-86690297/9515,010-57415503

710003

陕西西安钟镂邮局15号信箱

医学信息(中旬刊)/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志倡导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严谨、学术争鸣。传播交流与手术学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吸收和借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全面提高我国与手术冶疗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BV-DNA测定标本处理的探讨

    覃庆开何忠发曾光蒙顺武...
    4288-4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标本处理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50例经临床确诊门诊病人血清及产科住院的HBV阳性的乳汁作为检测标本,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煮沸法、核酸纯化法、Chelex100树脂法)平行处理后,用PCR-荧光探针法测定HBV-DNA的含量,分析结果.结果:50例乙肝确诊患者标本采用煮沸法、核酸纯化法、Chelex100树脂法处理后定量PCR检测阳性结果分别为24例(48.0%)、50例(100.0%)、26例(52.0%);核酸纯化法处理标本定量检测结果均大于102 copy/μL,与其他两种方法定量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核酸纯化法提取标本进行FQ - PCR定量检测HBV-DNA,可保证标本的提取质量,对乙型肝炎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HBV-DNA定量检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标本处理方法

    益气养阴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研究

    王鑫
    4289-4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肺癌中晚期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益气养阴方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20例,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存期.结果:治疗组的免疫力、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肿瘤标记物等比对照组(P<0.05)要明显的疗效好,一年的生存率也比对照组(P<0.05)高.结论:益气养阴方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等.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肺癌中,益气养阴方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益气养阴方中晚期原发性肺癌化疗临床研究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探讨

    王永成
    4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对于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96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儿采取小切口手术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为0.9±0.3(cm),对照组为5.0±1.2(cm);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4±6(min),对照组为43±9(min);观察组出血量为2.7±2.3(ml),对照组为25±11(ml);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1(d),对照组为7±1(d),两组患儿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1例存在阴囊水肿,对照组患儿7例出现阴囊水肿.结论:小切口手术对于腹股沟疝患儿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长度相对较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小切口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谢梅霞
    4291-4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经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各59例.治疗12周后,对比其体块指数、腰臀围比值、多毛评分及生殖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等指标,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多毛评分、黄体生成激素、睾酮、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甘油三酯等对比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12周后,联合用药组黄体生成激素分别从(13.0 +4.8)nmol/L降低至(5.0±1.3)nmol/L,两组的睾酮分别从(1.9±0.5)nmol/L降低至(1.0±0.6)nmol/L.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与单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同样具有临床疗效,但在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指标下降幅度上,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探讨治疗方案

    解剖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肖刚
    4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1侧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12~39个月,患者的骨折部位均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骨不连.优1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0.48%.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解剖型钢板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分析

    顾新洲
    4292-4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症及其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MHD的尿毒症患者84例.结果:本组84例尿毒症患者中并发症总发生率73.8%.其中低血压21.4%,高血压28.6%,心律失常41.7%,心力衰竭9.5%,肌肉痉挛20.2%,皮肤瘙痒73.8%,失衡综合征14.3%,发热寒战7.1%,头痛15.5%,出血10.7%.结论:尿毒症MHD患者应积极祛除诱因、控制血压,改善贫血及营养状况,建立良好血管通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症

    以心血管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

    邓卓锋
    4293-4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心血管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以心血管异常为手法症状的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我院同期收治的32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误诊率、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误诊误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误诊误治是导致心血管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早期正确诊断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甲状腺功能亢进首发症状心血管系统异常误诊

    COPD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的探讨(附30例报告)

    周仁厚
    4294-4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监测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以及激素总量,以致总结何种治疗方案较为合适.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上提出门诊诊断标准30例,分为激素逐渐减量组(A组)和非激素减量组(B组)各15例.结果:激素逐渐减量组入院时血浆皮质醇水平为126±2,第36个月时血浆皮质醇水平为380±13,明显高于入院未经激素治疗前水平.非激素逐渐减量组入院时血浆皮质醇水平为135±17,第三十六个月时血浆皮质醇水平为153±50,于激素治疗前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大致相仿.结论:COPD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患者要进行动态监测皮质醇水平,可及时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情况,有助于及时修订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氯胺酮对大鼠神经病理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周兴刘菊英
    4295-4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P2X7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RT - PCR检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模型)大鼠脊髓P2X7受体蛋白及P2X7 - mRNA表达变化.结果: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P2X7受体及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给予氯胺酮干预后P2X7受体及mRNA表达有所下降,但不能达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CCI模型大鼠氯胺酮能部分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与直接或间接降低脊髓神经胶质细胞P2X7受体表达有关.

    氯胺酮神经病理性疼痛P2X7

    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严定娟
    4296-4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人群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相关性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分别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等的检测,并按体重指数(BMI)进行分层分析其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的相关性.结果:2200例体检人员中,肥胖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栓出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结论: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的检出率明显相关.

    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