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生学报

易学明

月刊

1008-8199

JLYB@chinajournal.net.cn

025-80860347

210002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A7信箱

医学研究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南京军区南京总院主办的以刊登医学研究生论文为特色的学术期刊,月刊。重点报道各高等医学院校、各医学研究所、各临床学院和附属医院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成果和经验。设有专家论坛(以约稿为主)、论著、文献综述、经验荟萃、医院管理、护理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解读——治疗目标

    张浩万健周家茗吴开春...
    673-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新的诊断评估技术、治疗药物和方案的快速更新迭代,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以下简称2018共识)进行更新,已发布《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对治疗方法、策略和理念进行了重新梳理,将新的治疗目标纳入我国UC诊治指南中.文章旨在对这一进展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溃疡性结肠炎指南治疗目标达标治疗

    二甲双胍通过Sirt1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袁梓轩张忠华周晓明张鑫...
    678-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明确二甲双胍(Met)能否通过Sirt1抑制神经元凋亡以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方法 将小鼠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假手术组、SAH24h组、SAH+Met 24h组、SAH 48 h组、SAH+Met 48 h组、SAH 72 h组、SAH+Met 72 h组,每组10只.使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SAH小鼠模型.各组小鼠进行改良Garcia评分法评分、脑水含量测定、血脑屏障破坏评估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Sirt1、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并结合Tunel实验与Nissl染色分析Met是否抑制EBI过程中神经元凋亡.体外采用胎鼠原代神经元SAH模型,分为对照组、OxyHb组、OxyHb+Met组、OxyHb+Vehicle 组及 OxyHb+Met+EX527 组,每组 12 只,检测各组 Sirt 1、Bcl-2、Bax、Cleaved Caspase-3 蛋白水平并结合 Tunel实验验证动物实验的结果.加入EX527抑制Sirt1研究Met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 与SAH各组相比,SAH+Met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显著改善.与SAH 48 h组相比,SAH+Met 48 h组Sirt1与Bcl-2水平显著升高(P<0.01),Bax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P<0.01),Tunel与Nissl染色结果显示SAH+Met组凋亡的细胞显著减少(P<0.01).在体外实验中,与OxyHb组相比,OxyHb+Met组Sirt1与Bcl-2水平显著升高(P<0.01),Bax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此作用在加入EX527后受抑制.结论 Met可通过激活Sirt1通路抑制EBI过程的神经元凋亡,改善SAH预后,为SAH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二甲双胍Sirt1凋亡

    脓毒症对青年期雄性CD-1小鼠认知行为学的影响

    李宗寅杨启纲张凯旋刘高霞...
    686-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青年CD-1雄性小鼠经历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后发生认知障碍及其恢复情况.方法 取7~8周龄CD-1雄性小鼠若干分别造模,设立CLP组和假手术(Sham)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将存活的Sham和CLP小鼠喂养至术后第10、10、20、30和60天进行六臂放射状水迷宫(RAWM)和物体位置再认测试.结果 与Sham组相比,CLP小鼠术后30 d以内在RAWM中的学习期错误次数和潜伏期均高于Sham组(P<0.05),而在术后6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P小鼠术后60 d以内的RAWM记忆期错误次数和潜伏期都显著高于Sham组(P<0.05);在物体位置再认实验中,CLP小鼠术后10 d和20 d的10 min延迟、24 h延迟的新位置优先指数均低于Sham组(P<0.05),而术后30 d和60 d的10 min延迟、24 h延迟的新位置优先指数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期CD-1雄性小鼠在CLP术后60 d时仍有显著性空间记忆损害,且RAWM是较敏感的评估方法.

    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认知行为小鼠

    OP进程中腰椎松质骨微观空间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与宏观力学强度的相关性

    贾雨豪夏宁廖冬发徐伟...
    691-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骨质疏松兔模型,研究骨质疏松(OP)进程中松质骨微观空间结构、微观力学特性与宏观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选用64只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2)和骨质疏松模型组(OP组,n=32).将Sham组和OP组的白兔分别随机分为基线(Pre-ovx)、1、2、4个月4个组(n=8).于术后0、1、2、4个月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分别测量各组骨密度(BMD).采集腰椎标本并采用纳米压痕法测量微观力学参数,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测量微观空间结构参数,采用轴向压缩实验测量宏观力学强度参数.结果 随着建模时间延长,BMD、最大载荷(Lmax)、骨小梁的弹性模量、硬度、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逐渐降低,骨小梁间隔(Tb.Sp)逐渐升高.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b.Th与Lmax(r=0.926,P=0.000)、弹性模量(r=0.938,P=0.000)及硬度(r=0.921,P=0.000)的相关性最强呈正相关.微观力学特性中,弹性模量与Lmax(r=0.940,P=0.000)相关性最强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Tb.Th(β=0.369,P=0.038)和弹性模量(β=0.594,P=0.002)均与Lmax呈正相关.结论 Tb.Th以及骨小梁的弹性模量为骨宏观力学强度的影响因素,弹性模量对于骨宏观力学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可以将弹性模量作为OP骨折的预测因子.

    骨质疏松症纳米压痕微观空间结构最大载荷

    基于CRISPR/Cas12a的侧流层析检测HPV技术的建立

    刘雪艳罗涛吴秋月姜纯...
    697-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的侧流层析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方法,以实现对HPV的简单、准确、快速筛查.方法 通过将CRISPR/Cas12a结合PCR技术与侧流层析技术对常见的10种高危型HPV质粒亚型进行检测验证其可行性;着重对HPV16、HPV52、HPV58、HPV59四种亚型进行灵敏性及特异性验证;并对31例HPV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验证基于CRISPR/Cas12a的侧流层析技术(Lateral Flaw Assay based CRISPR,LFAC)的临床检测效能.结果 通过应用LFAC检测,结果表明10种高危型HPV质粒均能产生明显的检测条带,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稳定性;对HPV16、HPV52、HPV58、HPV59四种高危型HPV质粒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特异性与高灵敏度,灵敏度检测下限为1.04×104copies/μL;31例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6.77%,根据LFAC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灵敏度为0.920,特异度为0.626.结论 通过将PCR技术、CRISPR/Cas12a和侧流层析法结合建立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的侧流层析技术,实现对HPV的可视化检测,为HPV的快速筛查与诊断提供了技术思路.

    人乳头瘤病毒CRISPR/Cas12a侧流层析技术

    二氢杨梅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张灏叶丹潘振洪钟琳兴...
    7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二氢杨梅素(DMY)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TBI+SIH)大鼠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12)、TBI+SIH组(n=12)和DMY治疗组(n=12).采用受控皮质撞击(CCI)颅脑致伤法+恒温水浴浸泡法建立TBI+SIH大鼠模型.每24小时腹腔注射300 mg/Kg的DMY.于模型制备成功后72 h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B)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脑组织中铁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中铁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结果 病理学检查可见TBI+SIH组出现散在出血,组织和细胞结构变形.DMY治疗组的脑水肿更明显,脑出血更为严重.透射电镜下TBI+SIH组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增厚、嵴断裂,DMY治疗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发生边集,线粒体破坏减少.与TBI+SIH组比较,DMY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中MDA、铁含量和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GSH含量和GPX4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DMY可以减轻TBI+SIH大鼠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性反应和GPX4介导的铁死有关.

    创伤性脑损伤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二氢杨梅素铁死亡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成功再通后延迟性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分析

    蓝文雅杜娟邱峰姜海波...
    709-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成功再通后延迟性功能改善(DFI)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急诊血管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FI)定义为对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以上的患者在血管成功再通24 h后有4分以上的改善;或对于NIHSS评分≤4分的患者,血管再通24 h后NIHSS评分降至0或1分.DFI定义为早期神经功能无改善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DF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347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平均年龄65岁,男性占比62%,中位NIHSS16分.在347例患者中,185例(53.3%)患者发生EFI.与非EFI组患者相比,EFI组患者年龄(P=0.028)和基线NIHSS评分(P=0.007)更低,症状性颅内出血(P<0.001)以及肺部感染(P=0.002)的发生率更低.在162例非EFI患者中,36例(22.2%)患者出现DFI.与非DFI组患者相比,DFI组患者年龄(P<0.001)和基线NIHSS评分(P<0.001)更低,房颤(P=0.008)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P=0.003)发生比例更低,而吸烟患者的构成比更高(P=0.03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4,95%CI=0.89~0.98]、基线NIHSS评分(OR=0.88,95%CI 0.81~0.96)、侧支循环(OR=8.33,95%CI 2.41~28.82)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OR=0.20,95%CI 0.04~0.93)是 DFI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成功再通的患者中,超过一半比例患者发生EFI,而在非EFI患者中也有超过20%的患者发生DFI.年龄、基线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对于DFI发生至关重要.需关注以上因素以加强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的管理.

    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延迟性功能改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便携式高频超声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中的定位价值

    汪明孙强张兆昕欧广超...
    715-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便携式高频超声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中的定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伤后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84例,并依据手术定位方式将其分为体表触诊定位、高频超声定位和胸腔镜定位三组.比较三种方法定位肋骨骨折准确性,并分析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后3d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高频超声定位组和胸腔镜定位组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体表触诊组(P<0.05).高频超声定位组与胸腔镜定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术后3 d内VAS评分、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体表触诊定位组(P<0.05),高频超声定位组手术时间短于胸腔镜定位组(P<0.05).结论 便携式高频超声能够精准定位多发性肋骨骨折部位,在手术时间和预后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肋骨骨折便携式高频超声胸腔镜胸部CT三维重建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张立涛徐鑫李令令郝清卿...
    719-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Scr)、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NSE(day1)]和第4天[NSE(day4)]早晨采集NSE血样进行检验.并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参数的预测效果.结果 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 Ⅱ 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 1)和NSE(day4)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 Ⅱ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P<0.05),PaO2/FiO2与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score和NSE(day4)与SCAP患者ICU死亡相关(P<0.05)o APACHE Ⅱ score 和 NSE(day4)预测 SCAP 患者 ICU 死亡的 AUC 分别为 0.729(95%CI 0.613~0.826)和 0.787(95%CI 0.676~0.874),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NSE(day4)预测患者ICU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89%和88.24%(临界值为14.83μg/L).结论 NSE(day4)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估SCAP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预后

    围手术期维持抗血小板治疗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的安全性评估

    王珩徐向军刘兆飞张海涛...
    724-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37)、对照组(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并于术后1周再次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4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B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及膀胱冲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BVR及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输血病例,无再次手术病例,无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IPSS、BVR及Qmax明显改善(P<0.05),但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没有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