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后大鼠预后的影响

    陈广李彬文英蒋学俊...
    102-10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空白溶剂(MI)组、心肌梗死+秋水仙碱灌胃治疗(MI+Col/i.g)组及心肌梗死+秋水仙碱心肌内注射(MI+Col/i.m)组,每组10只.记录大鼠体质量及死亡情况,干预28天后取材,采集大鼠超声心动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取心脏组织,行Masson染色,光镜下分析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 秋水仙碱治疗未能显著提升大鼠MI后28天内生存率.但与MI组比较,MI+Col/i.g组及MI+Col/i.m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P<0.05),抑制MI后心肌纤维化,改善MI大鼠心功能(P<0.001),且均未造成与之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且MI+Col/i.m组体质量较MI+Col/i.g组显著增长(P<0.001).结论 秋水仙碱口服及心肌内注射治疗MI大鼠安全可行,能显著改善MI大鼠心功能,且心肌内注射相较于口服能大幅提升大鼠对药物的耐受性.

    心肌梗死秋水仙碱炎症心肌纤维化

    KIF26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卢保德龙贤黄勇平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6B(kinesin family member 26B,KIF26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沉默KIF26B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基于GEO和UaLcan数据库分析KIF26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T24、J82)及膀胱正常上皮细胞SV-HUV-1中KIF26B的表达水平;将si-KIF26B、si-NC片段转染至T24细胞,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沉默KIF26B后对T2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KIF26B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hosphoryl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p-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ory protein kinase,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KIF26B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KIF26B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更差(P<0.05).KIF26B在膀胱癌细胞系T24、J82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膀胱正常上皮细胞SV-HUV-1(P<0.05).沉默KIF26B基因后,MTT、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24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沉默KIF26B后,T24细胞中p-MEK、p-ERK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而MEK、ERK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KIF26B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沉默KIF26B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MEK/ERK通路发挥作用.

    KIF26B膀胱癌增殖侵袭迁移

    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底型乳腺癌的核心基因

    曹家兴张旺刘九洋吴高松...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整合生物信息学挖掘并分析与基底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的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 首先,从GEO数据库中遴选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的数据集,数据处理后利用WGCNA筛选与BLBC相关的模块.然后,借助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和cytohubba筛选出模块中差异最大的前10%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和表达分析得到核心基因.最后,利用TIMER、TISIDB等生信工具探索核心基因表达和肿瘤免疫浸润、趋化因子及免疫调节剂的相关性并构建核心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结果 利用WGCNA筛选出与BLBC相关的黑色模块中共891个基因,从差异性最大的80个候选基因中分析获得ESPL1和CCNB2两个核心基因.结果 显示,两个核心基因与BLBC免疫细胞浸润有关,主要包括Th2细胞、CD8+T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而且,核心基因表达水平与趋化因子、免疫刺激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MHC分子相关.核心基因上游转录调控网络表明22种转录因子同时调控两个核心基因.结论 ES-PL1和CCNB2是BLBC的预后标志物且与肿瘤免疫相关.

    基底型乳腺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免疫浸润转录因子

    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NA H19、CHAST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李鹏王勋韩翠敏汪明琅...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CHAST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笔者科室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5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6例,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9例,选取同期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的对照组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量各组血清lncRNA H19、lncRNA CHAST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等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H19、lncRNA CHAST表达水平对CHD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lncRNA H19、lncRNA CHAST表达水平与hs-CRP、TNF-α、IL-6、LDL、HDL等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血清lncRNA H19、lncRNA CHAST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CHD 组 hs-CRP、IL-6、TNF-α、LDL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L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ncRNA H19、ln-cRNA CHAST 表达水平与 hs-CRP、IL-6、TNF-α、LDL 等指标呈正相关(P<0.05),与 HDL 呈负相关(P<0.05).lncRNA H19、lncRNA CHAST为CHD的危险因素,且两者能较好的诊断CHD.结论 lncRNA H19、lncRNA CHAST为C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诊断CHD的血清指标,且二者联合诊断CHD的价值更高.

    冠心病lncRNAH19lncRNACHAST

    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哮喘易感基因ADRB2的表达

    郝忠分杜娟杭芸杨涓智...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及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调控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β2肾上腺素受体(β2-drenergic receptor,ADRB2)基因的影响.方法 将ADRB2启动子质粒(pADRB2-1918)转染到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后,分别加入丁酸钠(sodium butyrate,SoB)和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将pADRB2-1918质粒和腺病毒E1A相关的300kDa蛋白(p300)质粒共转染到BEAS-2B细胞,使BEAS-2B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经SoB、TSA及p300处理后BEAS-2B细胞中ADRB2启动子活性.向BEAS-2B细胞中分别加入SoB和TSA,或向BEAS-2B细胞中转染p300质粒,使BEAS-2B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 BEAS-2B 细胞中 ADRB2mRNA 的相对表达,利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BEAS-2B细胞中ADRB2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BEAS-2B细胞中分别加入SoB、TSA和转染p300质粒,参与BEAS-2B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发现BEAS-2B细胞中ADRB2启动子活性、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可下调哮喘易感基因ADRB2的表达.

    哮喘β2肾上腺素受体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

    急性心脑梗死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的研究

    李雪薛素芳王淳秀张丽...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急性心脑梗死(cardio-cerebral infarction,CCI)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包括同步性CCI(synchronous CCI,SCCI)和异时性CCI(metachro-nous CCI,MCCI).本研究拟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预后.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CCI患者.采集分析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特征、治疗和结局(全因死亡、MACE事件、mRS评分、出血事件).结果 研究纳入137例CCI患者,包括同步性CCI 28例和异时性CCI 109例.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是最常见危险因素.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42.9%Killip Ⅲ~Ⅳ级,40.0%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AIS最主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入院NHISS评分为11.24±10.50.患者急诊再灌注治疗率低(29.2%),相比未接受急诊再灌注组患者,接受急诊再灌注组院内病死率较低(P=0.042).院内全因死亡率高达27.0%,心力衰竭(43.8%)是最常见的MACE事件.出院时神经功能良好(mRS 0~2分)占34.3%.严重出血事件27例(19.7%),其中脑梗死出血转化19例(13.9%).结论 CCI的治疗仍面临挑战,患者急诊再灌注率低,抗栓方案个体差异大,临床预后差.未来亟需更多临床研究推动CCI治疗管理的优化.

    心脑梗死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

    B族链球菌定植产妇的产程管理与围生结局的研究

    陈璐璐王繁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足月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产妇的产程管理与围生结局.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产科住院的GBS筛查阳性的足月产妇355例(GBS阳性组)和同期GBS筛查阴性的足月产妇355例(GBS阴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产程特征、胎膜破裂持续时间及围生结局.结果 与GBS阴性组比较,GBS阳性组产时发热、产后发热、住院时间、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转科及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均升高(P<0.05).两者在产程发动方式、分娩方式、胎膜早破、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胎膜破裂持续时间、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产后出血、会阴损伤、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性别、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黄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中,根据不同胎膜破裂持续时间分为<12h组、≥ 12且<24h组和≥24h组.<12h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 12且<24h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胎膜早破及产钳助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24h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胎膜早破、产时发热、产后发热、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GBS阳性组中,新生儿败血症与新生儿无败血症在产程发动方式、分娩方式、胎膜破裂方式、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胎膜破裂时间及产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S定植不影响产程进展,但增加母婴感染风险.GBS定植的足月产妇在胎膜破裂后24h内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分娩并发症,有利于改善不良围生结局.

    B族链球菌产程管理胎膜破裂持续时间母婴感染

    KIF11、β-catenin、GSK-3β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晓静经莉魏敏陆晓媛...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1(kinesin family member 11,KIF1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F11、β-catenin、GSK-3β 在 102 例宫颈癌、52 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46 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进展,KIF11、β-catenin阳性率逐渐升高,GSK-3β阳性率逐渐减低(P<0.05).KIF11、β-catenin、GSK-3β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及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组织中KIF11与 β-catenin 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1,P<0.05),β-catenin 与 GSK-3β 的表达呈负相关(r=-0.692,P<0.05),KIF11 与GSK-3β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6,P<0.05).KIF11、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GSK-3β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阴性表达患者.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KIF11、β-catenin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SK-3β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KIF11、β-catenin、GSK-3β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异常表达,KIF11可能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中Wnt/β-catenin通路的调节,三者联合检测可为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新的参考.

    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病变KIF11β-cateninGSK-3β免疫组化

    不同无创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林硕罗厚江杨军贾文婷...
    147-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模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优化方案.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胎龄≤34周的呼吸暂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患儿分为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n=44)和NIPPV序贯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n=46).采用t检验、x2检验、Mann-Whitney检验等,对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呼吸暂停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NIPPV序贯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失败及相关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喂养不耐受、鼻损伤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NIPPV序贯NCPAP的通气模式,较传统单用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早产儿早产儿呼吸暂停枸橼酸咖啡因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驱动基因阳性肺癌外周血EGFR甲基化及临床意义

    刘东李真王保庆王自全...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GFR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甲基化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法检测 32 例 EGFR驱动基因阳性(EGFR 19del、21 L858R)肺腺癌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EGFR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筛选肺癌发生差异性甲基化CpG位点,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EGFR在EGFR驱动基因阳性肺癌组中甲基化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EGFR#29 CpG_2,EGFR#30 CpG_8.9.10.11、CpG_25、CpG_40.41.42在肺癌组中甲基化率(25.7%±2.1%、4.6%±0.4%、2.8%±0.7%、4.4%±0.4%)低于正常对照组(36.5%±4.6%、6.0%±0.6%、4.8%±0.9%、7.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甲基化与肺癌患者年龄、分化程度、发病位置、TNM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EGFR#30 CpG_25在女性肺癌患者巾较男性患者呈现较低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30 CpG_25在吸烟组肺癌患者中较不吸烟患者呈高甲基化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GFR#30 CpG_8.9.10.11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甲基化水平要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EGFR 19del和21 L858R突变亚型中的甲基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甲基化可能与EGFR驱动基因阳性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的性别、吸烟史有关,并有可能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预测的分子标志物.

    肺肿瘤外周血EGFR甲基化MALDI-TOF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