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

    王丽红杨晓丽李静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抑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诱导的自噬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影响.方法 首先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然后从中分离提取出肠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抑制组、诱导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抑制组加4-苯基丁酸,诱导组加衣霉素处理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肠脂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 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各组细胞 ERS 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 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氧调节蛋白 150(oxygen-regulated pro-tein 150,ORP150)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 Ⅱ/Ⅰ、p6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制组p62表达明显增高,TNF-α、I-FABP、GRP78、ORP150、LC3 Ⅱ/Ⅰ表达显著降低,而诱导组p62表达明显降低,TNF-α、Ⅰ-FABP、GRP78、ORP150、LC3Ⅱ/Ⅰ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ERS诱导的自噬激活可减轻NEC新生大鼠肠黏膜损伤和炎性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内质网应激自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上皮细胞作用机制

    主动脉夹层与心肌梗死鉴别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贺新沈楷林余海彬黄伟华...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动脉夹层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大多都以胸痛为主,在临床中易发生误诊,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本研究拟建立鉴别诊断模型并验证,以期实现早期的准确诊断.方法 收集200例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的血常规、电解质、心肌坏死标志物及凝血功能等信息,并将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主动脉夹层组.通过t检验及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利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制定鉴别诊断评分表并进行验证.结果 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zyme,CK-MB)、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降钙素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收缩压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列线图制定的评分表验证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8,最佳截断值为40.70分.敏感度和特异性为92.5%和96.0%.结论 降钙素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收缩压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提出的鉴别诊断评分表能够有效地对主动脉夹层和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鉴别,从而指导进一步的临床诊治.

    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列线图评分表

    血清miR-497-5p、FGF-2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李晓艳徐宇浩朱颖童娟...
    117-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497-5p、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首诊AD患者和37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将AD患者分为轻度AD组18例、中度AD组18例和重度AD组1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 miR-497-5p 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 FGF-2 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 AD 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miR-497-5p与MMSE、FGF-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iR-497-5p,FGF-2水平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度AD组比较,中度、重度AD组患者miR-497-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FGF-2水平明显下降(P<0.01);AD组miR-497-5p与MMSE评分、FGF-2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4、-0.74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497-5p、FGF-2及两者联合指标诊断中度、重度AD及鉴别轻度和中度,轻度和重度AD时,均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性,两者联合指标诊断及鉴别效能最优.结论 中重度AD患者血清miR-497-5p上调,FGF-2水平下调,两者联合检测对中重度A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提供一定的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miR-497-5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生物学标志物相关性

    早产儿早发败血症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弓培慧贾晓云申嘉欣张岳琴...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早发败血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将新生儿分为早产儿组(n=33)和足月儿组(n=91),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与足月儿组比较,早产儿组女性比例高(x2=7.147,P<0.05);1min Apgar评分低(x2=-3.398,P<0.05);围生期孕妇有妊娠合并症的比例高(x2=7.846,P<0.05);肺炎和反应差的发生率均高(x2=18.210,P<0.05;x2=14.814,P<0.05);黄疸的发生率低(x2=10.40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肺炎是早产儿早发败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模型C指数为0.886.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6,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4%~100%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结论 女性、患肺炎早产儿早发败血症的风险较高.本研究构建的早产儿早发败血症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预防早产儿早发败血症提供参考依据.

    早发败血症早产儿足月儿列线图

    基于互联网的APD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质量及并发症影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姜栋张军方利申兵冰...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下,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相对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根据透析方式分为APD组和CAPD组.在纳入APD患者后,再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患者进行1∶1匹配纳入PD对照组.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最终纳入分析APD共52例,CAPD共58例.两组均采用互联网支持的远程医疗平台管理,对比两组的透析质量、腹膜炎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肾脏病和生活质量问卷(Kidney Disease an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KDQOL-36)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APD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CAPD组,腹膜炎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CA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腹透管理模式下,进一步采用APD远程管理可更有效地提高透析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腹膜炎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互联网远程管理自动化腹膜透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心血管事件生活质量

    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对成人近视眼视觉功能的影响

    赵宏伟张宇赵冰艺任艳茹...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使用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对成人近视眼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4例近视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受试组(n=18)和对照组(n=16).对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后,于受试前、受试1次后、受试10次后检测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动态立体视、近立体视、对比敏感度、集合值、散开值、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负相对调节(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调节灵活度、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AMP);于受试前、受试 10 次后进行视疲劳问卷评分和视觉作业能力答题评分.结果 受试组裸眼视力在受试10次后分别与受试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0、0.011);受试组集合值在受试10次后分别与受试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6、0.010);受试组NRA、调节灵活度在受试10次后分别与受试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1、<0.0001、0.008、0.017);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散开值、动态立体视、近立体视、PRA、AMP、视疲劳问卷评分和视觉作业能力在对照组和受试组各对应时间点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使用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有助于近视眼患者某些视觉功能参数的改善,如裸眼视力、NRA、集合不足、调节灵活度.

    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视觉功能近视眼

    特应性体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其病情预测指标

    李子鑫武文祺杨玲刘芳...
    138-14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特应性体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病情预测指标.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呼吸内科确诊为MPP的患儿250例,根据是否为特应性体质分为特应性组(n=149)和非特应性组(n=101).探究特应性体质儿童MPP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免疫球蛋白 E(immunoglobulin E,IgE)、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三者联合检测对特应性体质MPP患儿发生SMPP的预测效能.结果 特应性组MPP患儿咳嗽、喘息症状更明显,肺部哮鸣音、合并胸腔积液且重症肺炎和需要激素治疗的比例、激素治疗天数高于非特应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E、SAA、LDH水平是特应性体质MPP患儿发生S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E、SAA、LDH联合检测可用来预测特应性体质儿童SMPP的发生,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1,敏感度为81.0%,特异性为85.00%.结论 特应性体质MPP患儿易出现病情加重且治疗需求较高,血清IgE、SAA、LDH联合检测对特应性体质儿童发生SMPP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特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IgE乳酸脱氢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

    ncRNA介导的EphB4上调与低级别胶质瘤不良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

    吴铮任志伟高润石孙轲...
    143-15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人肝细胞受体B4(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 receptors B4,EphB4)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GG)组织中的表达、其上游靶点以及与患者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作用.方法 首先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胶质瘤数据分析EphB4在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EphB4对不同癌症生存期的影响.用R语言和starBase数据库分析EphB4可能上游调节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数据库进行EphB4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免疫细胞生物学标志物和免疫检查点相关性分析.结果 UBA6-AS1/hsa-miR-346轴是最有潜力影响LGG中EphB4表达的上游ncRNA相关通路.同时,EphB4水平与LGG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免疫细胞生物学标志物、免疫检查点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ncRNA介导的EphB4上调与LGG的不良预后和肿瘤免疫浸润相关.

    低级别胶质瘤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人肝细胞受体B4非编码RNA免疫浸润不良预后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吕正冉武文祺刘芳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product index,TyG指数)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生风险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因不明原因胸痛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04例,将样本分为冠心病组(n=216)及非冠心病组(n=188),收集所有入组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数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得到冠心病组(n=123)和非冠心病组(n=123).再根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低Gensini评分组(Gensini评分<35分,n=59)和高Gensini评分组(Gensini评分≥35分,n=64),比较分析各组间资料的差异,分析TyG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TyG指数对冠心病发生风险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PSM后,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的TyG指数、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yG指数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18,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预测高Gensini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73(95%CI:0.802~0.943,P<0.001).截断值为 7.08 时,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95.2%和67.3%.结论 TyG指数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倾向性评分匹配TyG指数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国产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肝癌回顾性分析

    于丹丹王黎袁惠芳潘静...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国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7月于郑州颐和医院接受国产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37例老年(60岁以上)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体瘤改良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价肝内病灶疗效,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1 版评价转移灶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37例老年晚期肝癌患者中,肿瘤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15例,肿瘤进展14例,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1.6%(8/37)和62.2%(23/3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885个月(95%CI:5.374~6.397个月).总体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4%(19/37),疲乏27.0%(10/37)、皮疹27.0%(10/37)和高血压21.6%(8/37)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肝癌疗效可,安全性好.

    肝癌老年PD-1/PD-L1抑制剂仑伐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