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朱梦幻李多华吴克俭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肝硬化患者伴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 1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64例肝硬化伴或不伴PVT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验证.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脾切除史、门静脉直径、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是肝硬化伴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并成功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建模人群及验证人群中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46(95%CI:0.803~0.888)和 0.815(95%CI:0.743~0.887),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中P值分别为0.783和0.453,模型拟合良好;校准图显示,列线图模型对肝硬化伴PVT的预测概率显示出良好的校准;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表明,该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结论 通过建立并验证一种简单、实用的肝硬化患者伴发PVT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及干预高危患者.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列线图预测模型

    细胞治疗技术分类和发展历程

    陆茗旸董鹏张建民陈慧...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治疗是利用患者自体(或同种异体)的细胞,对组织、器官进行修复的治疗方法.然而因为细胞是一个成分复杂、精细调控的活的有机整体,要将其用作药物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细胞治疗虽有百年历史,但直到2017年第一个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获批上市,才标志着现代医学进入细胞治疗时代.细胞治疗主要包括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应用广泛,不同来源的干细胞产品为多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相关复杂难治的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CAR-T细胞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成功,多种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逐渐扩大到其他的疾病治疗领域.近年来我国在细胞治疗领域研发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些细胞治疗技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传统分子药物比较,细胞治疗是一种高技术型的创新性疾病治疗方案,本文对整个细胞治疗技术的分类、发展历程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挑战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细胞治疗干细胞免疫细胞

    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治疗中结核感染的研究进展

    费孝赏赵溪付妤
    169-17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生物制剂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标从临床缓解到黏膜和组织学愈合的转变,但是也增加了结核的原发感染以及潜伏性结核感染再激活的风险.本文就不同生物制剂诱发结核的主要机制、发生风险、临床特点、生物制剂治疗前结核病的筛查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生物制剂结核感染炎症性肠病

    铁死亡及其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雷蕾凡洋李亚玲黄丽岚...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死亡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有别于细胞凋亡的死亡方式,主要由铁蓄积、脂质过氧化驱动致使生物膜破坏而导致细胞死亡.目前铁死亡在许多疾病的研究中已取得不小的进展.本文将从铁死亡主要作用及调节机制、相关药理学应用及其与肾纤维化研究进展几个方面展开综述.

    铁死亡肾纤维化作用机制药物

    MDSC与miR-233的相关性及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曹梦醒师哲李勇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可抑制T细胞活性.miR-223是一种骨髓细胞分化和激活的调节剂,在机体天然免疫中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本文综述了 MDSCs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以及miR-223在巨噬细胞极化、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化功能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 miR-223与MDSCs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将其作为治疗靶点.

    miR-223MDSCs免疫微环境

    基于心肌能量代谢防治心力衰竭中药作用探讨

    陈佳永卢健棋庞延周家谭...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即使现代医学在治疗HF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HF的住院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改善HF预后一直是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2022年HF管理指南更新,在传统"金三角"基础药物治疗上,推荐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纳入HF基础治疗模式中,提示心肌能量改善HF预后的重要地位.中医药治疗HF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HF心肌能量代谢中同样具有重要治疗作用,本文拟通过总结和梳理中医药在心肌能量代谢中治疗HF的作用机制,以期为HF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中药心力衰竭线粒体心肌能量代谢

    超声心动图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难治性心原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赵倩张艳乔荞邓爱云...
    185-18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治性心原性休克是对大剂量血管活性及正性肌力药物无效的状态,需要机械循环支持以稳定血流动力学.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一种临时机械循环支持及同步体外气体交换的治疗形式,可以提供全面的循环支持,在存在难治性心原性休克的情况下迅速改善组织氧合.超声心动图是有效的诊疗工具,尤其在心原性休克病因诊断方面,可快速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引导体外膜肺氧合上机穿刺置管、动态监测患者心功能及评估撤机时机,预防相关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体外膜肺氧合超声心动图难治性心原性休克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人工智能辅助血管外科教学的应用与挑战

    刘一人谷涌泉郭连瑞
    189-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目前作为新兴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同样影响着医学教育领域,顺应时代的发展,这项技术将给医学教育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血管外科作为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治疗方式多以介入手术为主.血管外科的介入手术往往需要借助射线完成,射线对医生身体有多种损害,尤其对未婚未孕的医学生而言,需要做好射线防护,这样就限制了医学生上台参与手术的机会,不利于医学生的培养.医学生的培养是和临床实践分不开的,尤其是外科医生的培养,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传统的教学实践不能满足血管外科介入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避免学生的射线暴露,而又能让学生参与手术,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得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人工智能血管外科介入手术教学

    基于"O-PIRTAS模式"的牙体形态学课程设计

    何峰薛洋周宏志于世宾...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体形态学是口腔医学最重要的奠基性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口腔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临床操作水平.但目前牙体形态学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形态特点的讲授,缺乏对学生分析和应用牙体形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高阶能力的培养,因此亟需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O-PIRTAS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效果好、适用性广、可操作性强的优势,已经在部分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目前牙体形态学教学模式的缺点和不足,本文将结合"O-PIRTAS模式"对牙体形态学课程教学作出改进设计,为后续实践教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牙体形态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O-PIRTAS模式

    新医科视域下谱系教学法在超声医学研究生乳腺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王冬沫万雯佳苏雁欣朱凯...
    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疾病种类复杂,超声表现多样,而有些疾病又会出现"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的情况,往往难以鉴别.在以往乳腺疾病教学中,常把"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同疾病知识点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对疾病的超声诊断缺乏清晰条理,故教学质量有时差强人意.本研究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入谱系教学法,通过侧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将超声图像、临床特征、病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清乳腺疾病诊断的脉络,建构乳腺疾病谱系图.同时完善相应反馈和考评机制,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谱系教学法超声医学乳腺研究生教育新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