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中期彩超观察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

    葛秋燕孙迎菊
    68-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孕中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测不良妊娠结局(AP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2023 年 8 月在江阴市妇幼保健院建档的 240 例孕妇的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收集两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其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参数,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参数对孕中期产妇发生APO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240 例孕产妇,妊娠结局不良组27 例(11.25%);不良结局组孕产妇子宫动脉血流频谱与髂内动脉频谱参数均高于正常结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动脉血流、髂内动脉血流频谱参数是APO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均>1;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S/D)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92、0.672、0.584,髂内动脉血流S/D、PI、RI的AUC值0.683、0.601、0.561.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中期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的血流频谱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能对APO进行准确预测,为临床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不良妊娠结局子宫动脉髂内动脉血流频谱

    增强CT改良参数在鉴别肾脏非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价值研究

    黄欣李春燕左阳魏景欣...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T平扫及三期增强的改良参数在术前鉴别常见肾脏非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0例肾非透明细胞癌及36例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术前增强CT检查图像,比较肾非透明细胞癌组与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影像形态学特征.结果:常见肾非透明细胞癌与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肿瘤最大径、分叶征、瘤内钙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脏非透明细胞癌与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中,增强CT改良参数更有价值,其中皮髓质期矫正CT值的诊断效能最高.

    CT改良参数肾非透明细胞癌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超微血流成像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温远云季春香王晓锋赖依珍...
    75-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诊断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疑似GA的患者,均行SMI、PDUS检查,并以关节液内容物检查为金标准,统计GA检出情况及诊断价值,并比较GA与非GA患者在双轨征、痛风石等特征上的差异性.结果:115例疑似GA患者经金标准确诊80例,其中SMI检出76例;PDUS检出74例;联合检查检出79例;联合检查诊断灵敏度、准确率较单一检查高,阴性预测值较PDUS检查高(P<0.05);Kappa检验显示SMI、PDUS、联合检查与金标准的Kappa值=0.761、0.765、0.939,联合检查一致性最高;GA组骨侵蚀、双轨征、痛风石、滑膜增生、高回声点占比高于非GA组(P<0.05).结论:SMI联合PDUS可提高GA诊断价值,便于早期识别疾病,开展针对性治疗,以阻止关节病变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超微血流成像能量多普勒超声

    深度学习重建技术在膝关节磁共振快速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温生廉周春燚曾自三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技术在膝关节磁共振加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膝关节常规序列扫描(记为A组)和DLR试验序列扫描(B、C、D组)并记录扫描时间,对四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对比常规序列A组,DLR快速序列B、C、D组PDWI矢状位扫描速度分别提升了16%、38%、52%.客观评价结果中,B组、C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结果中,B组、C组均优于A组,其中B组主观信噪比及总体图像质量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主观信噪比、清晰度、诊断置信度和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R技术在膝关节MRI成像中不仅保证了图像质量,还提高了扫描速度.推荐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平均次数为1、相位过采样为60%的PDWI序列结合DLR重建进行膝关节扫描,以实现时间效率和诊断准确率的双重提升.

    膝关节磁共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重建

    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玉苏甫·肉孜李林偲热亚提·阿布拉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梅尼埃病诊断中应用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疑似梅尼埃病的80例患者,均实施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检查,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诊断梅尼埃病的价值,比较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淋巴积水程度,并分析不同积水程度下的听阈测试、VEMP测试结果.结果:最终临床诊断结果显示:80例可疑梅尼埃病患者中阳性57例,阴性23例.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检查真阳性51例、真阴性20例.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诊断梅尼埃病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75%、89.47%、86.96%,Kappa值=0.736,一致性较强.阳性患者的轻度积水、重度积水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纯音听阈随积水的升高而加大,不同积水程度的纯音听阈、VEMP、冷热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尼埃病诊断中采用经静脉内耳外淋巴钆增强MRI的效果可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从而有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但临床仍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量,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

    内耳外淋巴钆对比剂增强MRI梅尼埃病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谭冠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1.5T磁共振(MRI)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武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CSP的8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以及MRI检查,并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MRI检查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案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分型CSP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超声诊断CSP的灵敏度为75.38%,特异度为65.00%,准确率为72.94%,Kappa值=0.439,一致性尚可;MRI诊断CSP的灵敏度为89.23%,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85.88%,Kappa值=0.620,一致性尚可;与常规超声相比,MRI诊断CSP的灵敏度、准确率均更高(P<0.05);MRI、常规超声诊断CSP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状型CSP的孕囊最大径、孕囊体积、孕囊与疤痕相交距离均小于混杂包块型CSP(P<0.05);囊状型、混杂包块型CSP的年龄、停经天数、孕囊距子宫浆膜面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生型CSP的瘢痕最薄厚度、孕囊体积大于外生型CSP,孕囊与疤痕相交距离、孕囊与疤痕接触面积、血供丰富占比小于外生型CSP(P<0.05);内生型、外生型CSP的年龄、停经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 MRI对CSP具备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可根据MRI影像学特征对不同分型CSP进行判断,在CSP的临床诊断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剖宫产瘢痕妊娠

    多模态CT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燕娜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模态CT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多模态CT对全部患者扫描,同时应用血管软件和CT灌注软件进行评估,比较CT灌注成像的各参数,分析脑灌注异常和供血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梗死镜像区域相比较,梗死核心区域的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更高(P<0.05),脑血流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均更低(P<0.05).与半暗带镜像区域相比较,半暗带区域的TTP、MTT均更高,而两组的CBV、C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暗带区域相比较,梗死核心区域的CBV、CBF均更小(P<0.05),而TTP、MTT均更高(P<0.05).责任血管中,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TTP、CBV、MTT、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多模态CT检查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快速、准确和全面地评估,不仅能对半暗带区域、梗死核心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准确判断,而且能准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进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多模态CT检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

    双源CT低管电压与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应用于冠脉CTA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周浪王婵娟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与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应用于冠脉血管成像(CTA)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冠脉CTA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扫描方案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60)设置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00 kV、对比剂浓度370 mgI/mg,双低模式组(n=60)设置扫描参数为管电压80 kV、对比剂浓度300 mgI/mg.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冠脉CTA影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客观评价指标[血管CT值、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水平差异.结果:双低模式组CTDIvol、DLP、E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A影像质量主观评分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模式组升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血管CT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升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噪声以及SNR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低管电压与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应用于冠脉CTA患者中能降低辐射剂量,且能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脉血管成像双源CT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

    MRI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对肺结节的显示能力分析

    蹇新梅段庆红姚灵安坤宝...
    93-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MRI)超短回波时间序列(UTE)对肺结节的显示能力.方法: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CT扫描、MRI-UTE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肺结节的数目、大小、影像学特征.结果:MRI-UTE结节检出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UTE诊断结节大小与CT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UTE诊断分叶征、毛刺征、密度/信号不均、胸膜凹陷征等肺结节影像学特征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节诊断时,MRI-UTE表现出了较高的诊断效果,可清晰显示肺结节的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肺结节超短回波时间序列磁共振影像学特征

    超声微血管成像联合萤火虫技术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梁梦娜朱志坚谭志勇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SMI)联合萤火虫技术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H)患者关节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就诊的107例A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SMI和萤火虫技术检查双侧膝关节、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并记录两组的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关节病变发生率更高,观察组超声特征(双轨轮廓征、滑膜增厚、关节积液、痛风石)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侵蚀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的关节微结晶检出率高于单独SMI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联合萤火虫技术鉴别AH患者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为关节病变的早期筛查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关节病变超声微血管成像萤火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