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检超声及检验结果对早期发现无症状微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杜明澍钱玉鑫
    99-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体检超声及检验结果对早期无症状微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943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体检超声及实验室检验,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体检超声、实验室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纳入的943例肝炎患者中,25例患者存在微小肝癌.超声检查诊断微小肝癌108例,肝炎835例,Kappa值=0.832,一致性良好.实验室检查AFP、NSE、CEA、CA19-9四项联合诊断微小肝癌126例,肝炎817例,Kappa值=0.846,一致性良好.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诊断微小肝癌101例,肝炎842例,Kappa值=0.938.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的灵敏度高于单一超声检查(P<0.05);超声检查、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的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的特异度、准确率高于实验室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肝癌患者的AFP、NSE、CEA、CA19-9均高于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可有效筛查无症状微小肝癌,诊断效能高,可为无症状微小肝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

    超声微小肝癌临床诊断

    CT增强与MRI技术对肝癌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白尔青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与MRI技术对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68例疑似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增强与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CT增强与MRI技术诊断肝癌的效能;对比上述两项影像学技术对不同直径与部位肝癌的检出情况.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8例疑似肝癌患者中阳性45例,阴性23例.CT增强共检出阳性37例,漏诊10例,误诊8例;MRI技术共检出阳性44例,漏诊3例,误诊2例.MRI技术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1.30%、92.65%、95.45%、87.50%,均高于CT增强扫描的77.78%、65.22%、73.53%、81.40%、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技术对直径<3cm肝癌的检出率高于CT增强扫描(91.67%vs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技术对肝内、肝外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均高于CT增强扫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技术诊断肝癌的效能优于CT增强,尤其是在直径<3cm肝癌的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肝癌CT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效能

    1.5T磁共振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蒋陈马海波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灵川县中医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2月接诊的81例前列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与磁共振DWI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常规MRI与磁共振DWI的检查结果,并评估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效能.进一步比较常规MRI与磁共振DWI在识别前列腺病变性质上的表现,同时测量良性与恶性前列腺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深入探讨DWI的诊断价值.结果:磁共振DWI诊断前列腺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6.30%(78/81)、94.29%(33/35)、97.83%(45/46),均高于常规MRI诊断的 75.31%(61/81)mm2/s、71.43%(25/35)mm2/s、78.26%(36/46)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恶性病变b值为 600、800、1 000 s/mm2 的ADC值分别为(1.72±0.25)、(1.45±0.22)、(1.29±0.28),均低于良性病变的(2.08±0.35)mm2/s、(1.86±0.55)mm2/s、(1.73±0.44)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5T磁共振DWI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精准度,使之成为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中一项颇具实效的工具.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在临床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

    吕章飞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图像成像质量.结果:CT检查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总符合率为98.50%,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图像质量Ⅰ级检出率为92.50%、Ⅱ级7.50%、Ⅲ级0.00%.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符合率较高,且图像成像质量优,对临床诊治辅助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急性胸腹部创伤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图像质量

    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顾娟韦成相孙倩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接诊的 170 名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33 名、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 91 名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患者46名,分析3组患者X射线摄影情况以及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记录患者乳腺X射线摄影与乳腺癌筛查患者的接受度.结果:通过X射线摄影可以看出三阴性乳腺癌、ER阳性患者的肿块大于HER-2阳性组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比ER阳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可将乳腺X射线摄影作为筛查技术,为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癌接受度

    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侯红梅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东至县中医院就诊的80 例疑似患有异位妊娠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部以及经阴道超声两类影像学检查,并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结果:经阴道超声在灵敏度(89.86%),准确率(71/80%)以及特异度(81.82%)方面更好,相较于经腹部超声,其灵敏度(84.06%),准确率(81.25%)以及特异度(63.64%)略有差距.两者联合检查,其灵敏度(98.56%)、准确率(97.50%)均高于单独检查(P<0.05);腹腔镜检查异位妊娠结果中,卵巢妊娠患者 18 例,瘢痕妊娠患者 15 例,输卵管妊娠患者 20 例,宫角妊娠患者 16 例.联合诊断对输卵管、卵巢、宫角及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效能,从而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异位妊娠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测

    MRI增强扫描对布氏杆菌脊柱炎和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裴春梅宋霞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和结核性脊柱炎应用MRI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0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确诊的布氏杆菌脊柱炎和结核性脊柱炎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对其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布菌组与结核组的发病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部位及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在椎体变形、间盘变窄、椎体终板破坏、椎弓根累及、脊柱后凸畸形方面的病变范围及程度较布菌组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椎旁软组织感染、感染厚度、有无硬膜外脓肿、有无椎旁脓肿、感染是否超出椎体范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脓肿大小大于布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对布氏杆菌脊柱炎及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布氏杆菌脊柱炎结核性脊柱炎MRI鉴别诊断

    探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

    陈洪建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于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效果及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同时评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以内镜下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各项检查结果,评估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单独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以及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类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内镜下活检结果为金标准,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P<0.05);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Kappa值为0.499,CT诊断检查的Kappa值为0.405,单一检查一致性中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的Kappa值为0.963,一致性良好.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对溃疡、炎症、憩室、变形、间质瘤、腺瘤等各类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与二者单独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联合检查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效能和一致性,但对于具体病变类型的诊断符合率与单独检查相当.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依据实际情况来选定恰当的检查方式.

    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上消化道钡餐造影CT检查诊断效能诊断符合率内镜活检

    颞叶癫痫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李国成杨广旅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与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就诊并经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T、脑电图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像学特征与手术切除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脑萎缩的患者6例(16.67%),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0例(27.78%),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20例(55.55%).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25例(69.44%)患者表现为单侧颞叶癫痫样放电,11例(30.56%)患者表现为双侧颞叶癫痫样放电.MRI检查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3例(8.33%),发现颅内病灶的患者33例(91.67%).其中海马硬化14例(38.89%),皮质发育不良2例(5.55%),囊性病变6例(16.67%),肿瘤性病变6例(16.67%),脑软化5例(13.89%).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治疗效果与单侧颞叶癫痫样放电、囊性病变成负相关(r=-0.426,P=0.010;r=-0.378,P=0.023),与双侧颞叶癫痫样放电、海马硬化成正相关(r=0.426,P=0.010;r=0.359,P=0.032).结论:颞叶癫痫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对于预测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脑电图检查结果为单侧颞叶癫痫样放电、MRI检查结果为囊性病变的患者与良好的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相关.

    颞叶癫痫影像学特征手术切除相关性研究

    颈部透明层厚度联合早孕期结构筛查诊断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效能评估

    周庆英朱爱萍赵宝居袁春艳...
    127-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以颈部透明层厚度(NT)及早孕期结构筛查结果作为诊断试管婴儿产妇先兆流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 年 1 月—2022 年 8 月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接受诊疗及康复的在孕 11~13+6 周试管婴儿孕妇为研究对象,共 80 例.全部患者于孕 13+6 周接受周颈部透明层厚度检查及早孕期结构筛查.依据妊娠期内是否出现先兆流产事件,分为先兆流产组和对照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颈部透明层厚度联合早孕期结构筛查预测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80 例孕 11~13+6 周试管婴儿孕妇,其中先兆流产 12 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部透明层厚度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87(0.759~1.015),早孕期结构筛查ROC AUC为 0.880(0.751~1.009),联合诊断显示AUC为 0.951(0.858~1.044),其灵敏度为 0.917,特异度为 0.985,约登指数为 0.902.结论:颈部透明层厚度、早孕期结构筛查可以有效诊断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联合诊断效能更佳.

    试管婴儿孕妇早孕期结构超声检查颈部透明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