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探讨

    姜建彪张勇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周围型肺癌 5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CT平扫、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常规CT平扫、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不同疾病类型、影像特征检出情况.结果:5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病理结果恶性 42 例,良性 8 例;常规CT平扫检出恶性 32 例、良性 18 例;多层螺旋CT检出恶性 41 例、良性 9 例;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漏诊率低于常规CT平扫,准确率、灵敏度高于常规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不同类型周围型肺癌总检出符合率高于常规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出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细短毛刺征等影像特性高于常规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的诊断价值较高,漏诊率低,准确率、灵敏度高,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检出效果较好,可指导后续针对性治疗的实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准确率

    对比CT与MRI在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李梦圆董昌杰徐晓艳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AIS)诊断中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连云港一四九医院接受诊疗的78例AIS患者,全部患者均行CT、MRI诊断,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不同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MRI检查不同部位脑梗死总检出率97.44%高于CT检查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24h梗死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平均病灶检出数、平均病灶直径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检查对AIS患者诊断总检出效能更高,可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做针对性诊断.

    CTMRI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

    CT与MR在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磊高雪峰周雅芬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在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117例疑似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CT和MR检查.以临床医生综合诊断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和MR检查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类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117例疑似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临床医生综合诊断及手术结果最终确诊阳性102例,阴性15例;CT诊断阳性93例,阴性24例;MR诊断阳性101例,阴性16例;MR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灵敏度98.04%、准确率97.44%高于CT检查的88.24%、87.18%,漏诊率1.96%低于CT检查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外伤性、骨质疏松性及恶性等不同类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总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高于CT,具有较高的骨折类型鉴别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CTMR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诊断

    螺旋CT头颈部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陈军王路虎马绪静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应用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技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泗阳医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螺旋CT头颈部CTA技术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影像质量,计算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另外结合颅内动脉瘤患者病灶直径,比较CTA技术与DSA技术测量参数的差异性.结果:CTA检查影像质量优良率为93.75%,DSA检查优良率为98.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41例,占比51.25%,CTA检查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7.44%、准确率为96.25%,Kappa值=0.925,一致性良好;CTA与DSA技术测量病灶最大直径及病灶颈直径的参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可首选螺旋CT头颈部CTA技术,相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操作更简单,且影像清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螺旋CT头颈部CTA诊断颅内动脉瘤DSA

    64排螺旋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周勤芳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宜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诊治的60例肺结节患者开展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开展64排螺旋CT、DR胸片以及病理检查.对比上述两种影像学图像质量及患者诊断认可度;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64排螺旋CT及DR胸片技术诊断肺癌的效能;比较64排螺旋CT及DR胸片对不同直径肺癌的检出率.结果:64排螺旋CT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DR胸片检查(96.67%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64排螺旋CT诊断认可度各方面评分均高于DR胸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共检出肺癌41例,肺良性结节19例;64排螺旋CT共检出肺癌39例,其中漏诊2例,误诊1例;DR胸片共检出肺癌39例,其中漏诊8例,误诊6例.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5.12%、94.74%、95.00%,均高于DR胸片检查的80.49%、68.42%、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对直径<5 mm、5~10 mm、>10 mm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0.91%、93.75%、100.00%,略高于DR胸片的72.73%、81.25%、8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应用于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图像质量,更易被患者所认可.

    肺癌鉴别诊断64排螺旋CT图像质量诊断认可度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运用于腰腿部疼痛的疗效分析

    李国才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运用于腰腿部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0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伴随有腰腿部疼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92例,随机分为超声组与传统组,各46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法椎旁神经阻滞,比较超声组与传统组的预后疗效.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得分均低于术前1d,且超声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的穿刺次数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运用于腰腿部疼痛,能促进缓解临床疼痛,也可改善腰椎功能,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手术时间,还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超声引导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腰腿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穿刺次数并发症

    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及良恶性诊断的效能

    汤欣
    179-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诊断不同大小肺结节及良恶性的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4年2月在沭阳铭和医院接受诊治的71例肺结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将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计算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同时进一步结合结节大小、结节性质计算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检出率.结果:71例肺结节患者病理结果显示,49例确诊为恶性结节,22例确诊为良性结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结节的灵敏度为93.88%、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5.77%,Kappa值=0.905,一致性良好;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结节直径20~<30 mm及≥30mm的符合率最高,诊断结节性质中实质性结节的符合率最高;结节直径在10~20mm的患者穿刺后发生出血的概率高于其他直径患者(P<0.05).结论:临床诊断肺结节疾病采取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同时可有效鉴别结节大小及良恶性,值得借鉴.

    螺旋CT经皮肺穿刺活检肺结节

    超声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1例分析

    邬天客白松峰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曹县人民医院产科2024年4月收治的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至33 w+5 d并发胎盘植入病人的病史资料及诊疗方案,并做文献复习.结果:孕妇主诉停经33+周,停经50+d第一次产检超声提示宫内早孕,发育符合孕周,妊娠囊下缘距刀口区约0.96 cm,孕21w发现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入院主要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伴出血,孕33+周,孕2产1".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手术治疗,术中明确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娩出胎儿后,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结论: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影像学方法主要为磁共振成像(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由于MRI成本较高、检查时间长以及普及度不足等限制,一般不采用其为首诊方法.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济便捷,故临床医师一般采用超声检查来是评估胎盘疾病.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较多、妊娠机制复杂,超声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以做到及时诊断,进而有利于临床医师尽早干预.

    彩色多普勒超声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多维度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曹静周倩
    185-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多维度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多维度组(n=34)与参考组(n=34).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参考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多维度组则于参考组的基础上增用多维度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的检查效果与质量指标.结果:多维度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图像清晰率均高于参考组,伪影发生率、检查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较干预前均更低,且多维度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应对方式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改善,且多维度组改善幅度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维度组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PHC患者TACE术后行影像学检查的成功率、图像清晰率,减少伪影发生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满意度.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多维度护理

    1例肝神经鞘瘤的报道及文献回顾

    孙兆男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发生在肝脏的神经鞘瘤较为罕见,本文介绍1例肝神经鞘瘤并归纳其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肝神经鞘瘤患者,分析其诊治过程和影像表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者行相关检查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结果提示肝神经鞘瘤.结论:肝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术前对其准确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通常预后较好.

    神经鞘瘤肝脏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