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前预嘱、预立医疗指示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关系辨析

    王心茹绳宇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回顾文献对生前预嘱、预立医疗指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三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定义、内容组成和法律实践等问题进行梳理与澄清,进一步指出概念之间的关系.生前预嘱与预立医疗指示属于归属关系.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继预立医疗指示产生和应用后,为促进其签署而提出的概念,二者在内容、实施的侧重点及实施效果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概念辨析,旨在减少医务人员和公众对以上概念的混淆和误解,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实践开展提供借鉴.

    生前预嘱预立医疗指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念辨析

    生前预嘱志愿服务体系构建

    刘芳王文雅李微微
    5-1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前预嘱志愿服务能够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生命的关怀,增加机构的服务内涵,提升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此基础上构建生前预嘱志愿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内容、基本素质和要求、队伍建设,详细分析生前预嘱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并提出生前预嘱志愿服务的发展建议,即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志愿服务站;申请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发展;利用智能云平台,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的本土化发展.

    生前预嘱志愿者服务体系

    儿童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与实践进展

    周翾蔡思雨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是儿童安宁疗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儿童临终照护的关键所在.有效的ACP可以了解患儿及其家庭的临终偏好,为患儿提供符合本人意愿的医疗和照护服务.此外,ACP还可以改善家属丧亲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目前,国内外在儿科领域的ACP实践均十分有限.成功的ACP需要包括敏感的谈话、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未来的研究应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探索患儿及其家庭的临终阶段各维度需求、偏好和价值观.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构建适用于我国患儿的ACP模式,并开发相关辅助文件.

    儿童安宁疗护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从超越"在场"到洞悉"不在场"的临床思维——以急诊科为例

    秦绪常邢利峰
    15-1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哲学中"超越在场"的理论分析,探讨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结合急诊科的特殊之处和具体案例,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从超越"在场"到洞悉"不在场"的临床思维.强调医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应只着眼于在场的东西,而是应通过思维和想象,努力摆脱主-客关系的桎梏,超越"在场",探寻无穷无尽的"不在场".同时也强调临床实践过程中,医者应该具备整体观,视患者为一个完整的"人",借助想象,努力达到"在场"向"不在场"的超越和统一,努力融合为一个共时性的整体.最终旨在为医者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在场临床思维医学哲学医师诊疗模式

    直觉思维在麻醉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马宝育冯浩刘婕张志浩...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手术期麻醉医师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要求其在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应用直觉思维来进行麻醉危机管理.通过决策判断的双加工理论模型探讨说明直觉思维在临床麻醉决策中的可应用性,并给出麻醉医师直觉思维的培养途径,提高麻醉医师的思考能力,增加应急处理课程和临床训练,重视临床经验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了在围手术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麻醉医师应重视直觉思维在临床麻醉决策中的应用.

    直觉思维麻醉医师麻醉危机管理临床决策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公民器官捐献意愿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胜红吴若林朱乃庚张玲...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诸多影响民众器官捐献意愿的因素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公民器官捐献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乐观的死亡态度、帮助他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观、生命延续的赋予意义促进个体捐献意愿的表达;而消极回避的死亡态度、身体完整性丧失的困扰、顾虑重要亲人的感受可能会阻碍个体捐献意愿的表达.在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发掘并利用其中积极有利因素建立符合国人传统价值观念的器官捐献体系,可能是提高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文化价值观器官捐献捐献意愿捐献体系

    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影响因素分析

    朱乃庚何重香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器官捐献率,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文献查阅等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对影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为做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个层面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器官移植潜在捐献者

    论医院管理体制变革与医师的优化培养

    车伯琛王昌斌刘曼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医院具有企业特征,其管理体系和医师培养机制亟需改革以适应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此为宗旨,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概念,论证了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普适性,进而通过对现代企业主流管理制度——泰罗制和科层制的源流及本地化分析,提出转型期中国企业应依据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泰罗制、科层制体系进行改革.最后,从海尔公司终结科层制的商业案例入手,引入医学工程方法,分别阐述医院管理和医师培养机制的具体改革方案.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泰罗制科层制医院管理医师培养

    公立医院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君妍潘畅高越隋凯欣...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公立医院信息披露制度是完善公立医院监管模式、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措施.运用文献分析法,从政府监管、患者权益、医疗质量和水平、其他利益相关者四方面探讨公立医院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分析公立医院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化信息披露主体、多样化信息披露方式、多方面信息披露内容、多种类信息披露渠道和多方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对各项改革齐头并进,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信息披露体系.

    公立医院信息披露医院管理

    叙事医学虚构作品《仁医》的伦理反思

    周鸿艳闫忠红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医学生患上了"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西方医学教育者提出,应将"文学与医学"引入医学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叙事医学作品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治愈"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的良药之一.尝试以医学叙事虚构作品《仁医》为例,以医学伦理学为整体框架解析小说中的四个核心叙事情境: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以及医生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仔细研读和伦理反思,证实叙事医学著作的确是一味治疗"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的良药,它不但能提高医生和医学生的叙述能力、临床想象力、临床阅历,还能缓解其职业压力.

    叙事医学小说《仁医》伦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