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身体关怀:医学关怀的终极使命

    陈培霆刘虹
    1-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关怀思想显现为由“关怀”向“人文关怀”递进、由“人文关怀”向“身体关怀”转向、由“身体关怀”向“医学关怀”迁移的演进过程.廓清、重建和升华医学关怀的理念、认知和行为.医学关怀是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身心疾患、身体感受、具身情绪和社会适应给予的关注、关情、关爱.医学人文关怀、医学技术关怀和医学服务关怀构成医学关怀的三个维度,形成以医学人文关怀为纲、医学技术关怀为用、医学服务关怀为媒的整体结构.在医学关怀的“三维一体”的图式中,医学人文关怀给身体以灵魂慰藉、医学技术关怀给身体以物质支撑、医学服务关怀给身体以温暖感受,协同完成医学关怀这一医学的终极使命.

    医学关怀身体关怀医学人文关怀医学技术关怀医学服务关怀身体哲学

    身体知觉方式及其对临床的意义

    黄婷邱鸿钟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承载着人生物、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部,亦是感知、行动的工具.概述了西方身体现象学研究取向的基本特点,深入分析了五种不同处境下,人对身体的不同知觉方式,剖析了患者和医生对身体知觉和理解的不同方式,阐述了西方身体现象学和身体知觉方式的研究可能对临床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呼吁医护人员要高度关注患者躯体体验的表达和意义问题,引导患者可以通过改变身体知觉叙述的策略减轻病患带来的痛苦,为医患沟通架起平等对话的桥梁,改善临床医学中的非人性化和医患沟通不良的现象.

    身体知觉现象学病患

    病患的意义:从体验到概念的蜕变过程

    李学盈邱鸿钟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哲学家S.K.图姆斯基于本人罹患的播散性或多发性硬化症的直接经验,阐述了关于病患意义构成及其变化四个层次的观点,这是他对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思想的具体化和当下化的应用.通过对这四个层次观点的梳理(感觉经验层次、患病的体验层次、疾病的认识层次、疾病状态的认识层次),认为研究病患意义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即了解和读懂患者赋予病患的各种意义,将有助于改变目前临床医学问诊将患者的体验转变为医学概念术语的蜕变过程,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并且对医学诊断和治疗目标带来深刻的影响.

    病患体验临床价值

    知情同意的风险决策能力评估探究

    陈化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力是知情同意的“守门人”概念,风险相关决策能力将患者的行为能力与具体决策风险结合起来,并充分考量其法律依据与医学特点.一般情况下,临床实践并不需要评估患者的决策能力.但是,当患者拒绝医生提出的最有利患者的建议,患者同意会伤害其本身利益的决策,以及患者前后决策相互矛盾且后期决策会伤害患者健康的情况下,需要评估.风险相关决策能力评估需要考察患者的沟通能力、信息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其道德合理性在于“行善”的价值辩护,在实践操作中需要借助个体的“实践智慧”.

    知情同意风险相关决策能力能力评估

    癌症病情告知的家庭主义模式

    张洪松杨立丽
    17-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病情告知涉及到的是一个不同于癌症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问题.中国癌症病情的告知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家庭主义模式.家庭主义模式的确立,可以从患者的脆弱性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辩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癌症病情告知的家庭主义模式面临个体权利意识觉醒和家庭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有必要确立一种程序性的家庭主义模式,在尊重癌症患者知情权的基础上,按照家庭主义模式设计患者行使知情权的具体程序,在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发挥家庭照护作用之间求得平衡.

    患者知情权告知实情家庭主义

    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面面观

    张梦媛宁晓红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者在安宁疗护/缓和医疗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作用,目前我国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团队建设、志愿者培训、评价、督导工作以及对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支持尚不成熟,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由各机构分散管理运作.文章汇总国内外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的管理经验,包括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督导、考核,志愿者团队的资金及行政管理,以及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及其团队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及如何应对,以资我国借鉴.

    缓和医疗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志愿者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

    宁博杨波高海涛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政策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梳理典型国家和地区在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先进做法,并依据我国国情,围绕项目规划、床位设置、服务对象准入条件、服务标准等方面,分析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体系的不足;提出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动员社会多主体参与、细化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标准、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建议.期望在老龄化背景下,为有效提升我国临终关怀服务能力、推动老年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社区临终关怀基层医疗机构

    英国研究伦理审查体系及其启示

    吉萍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介绍了英国当前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体系与现行法规,总结其特色在于:建立了全国自上而下的中央化审查管理模式,独立于研究者、资助方、申办方以及开展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各类别伦理委员会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运行;通过电子信息化系统统一受理全国的伦理申请;伦理审查采用与项目特点相称的审查形式,并关注公众参与及受试者权益保护等.结合国内现状,提出建立更全面的伦理监管体系并探索多样化的伦理审查形式.另外,医疗机构内应加强临床研究全流程管理,确保伦理委员会聚焦并围绕受试者权益保护,进行充分、有效的伦理审查.

    英国伦理监管伦理审查伦理管理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之伦理跟踪审查探究

    张增瑞刘小燕张洁马丽...
    34-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临床研究的快速增长,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成为关注热点,而IIT的伦理跟踪审查是伦理委员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从政策支持不足、审查标准差异、伦理培训欠缺、工作量大而缺乏激励措施以及缺乏信息平台5个方面对IIT伦理跟踪审查的难点进行阐述,并从规范顶层设计、规范伦理跟踪审查程序、提高研究者伦理自律、加强伦理委员会建设和搭建伦理信息平台5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规范IIT的伦理跟踪审查工作,促进受试者权益的维护.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跟踪审查伦理委员会

    基因编辑技术临床应用的伦理问题与审查制度规制

    黄鹏
    36-4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暴露出的我国伦理监管体系漏洞,尤其是伦理审查制度的缺陷,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构建对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初次审查进行两次独立复审的行政监管制度,即“地方-国家”二级独立伦理审查制度.该制度由医疗机构等基层单位的伦理委员会进行初次审查,然后由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伦理委员会进行第一次独立审查,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伦理委员会进行第二次独立审查.二级独立伦理审查制度较为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助于规范生物医学研究活动秩序,实现基因编辑技术与伦理监管体系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审查制度人类胚胎基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