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综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

刘桂蕊

半月刊

1006-2084

yxzs2005@163.com,yxzs@chinajournal.net.cn

010-84405903 60551103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806室

医学综述/Journal Medical Recapitulat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细胞焦亡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成刚麻彬
    1873-1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创伤、脑卒中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具有多种致病机制,对患者危害性大,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佳.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依赖于胱天蛋白酶1活化、Gasdermin D蛋白家族执行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类型,病理特征为细胞膜孔洞形成、细胞肿胀破裂、内容物释放,可诱发强烈的炎症反应.细胞焦亡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神经细胞中焦亡现象的发生情况可为进一步干预疾病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焦亡程序性细胞死亡炎症小体

    甲状旁腺激素在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黄仕琼李利华
    1879-1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再入院率.病理性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是心力衰竭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甲状旁腺激素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钙代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分泌,激活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通路等途径,导致心肌肌纤维紊乱、胶原蛋白/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引起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发生.明确甲状旁腺激素在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中的可能机制,可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甲状旁腺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炎聂晓博刘姣程杰...
    1885-1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目前,EMS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体内性激素失衡、免疫炎症刺激下的异位增生以及基于肿瘤特性的侵袭逃逸等密切相关.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其与EMS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肠道菌群参与EMS的具体途径和机制可能涉及雌激素、免疫炎症、肿瘤特性等环节.因此,未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肠道菌群失常可以为EMS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子宫内膜异位症肠道菌群雌激素免疫炎症肿瘤特性

    氧化应激诱导勃起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牛阳九杨培牛立盼刘凤霞...
    1890-1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管及血管活性物质改变等.目前ED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口服磷酸二酯酶Ⅴ型抑制剂,该类药物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但部分患者会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氧化应激在E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且抗氧化治疗有利于勃起功能的恢复.但氧化应激在ED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究氧化应激与ED的关系,梳理其作用机制,可系统挖掘该病的科学内涵,为ED的深入研究和诊疗提供新方向.

    勃起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发病机制

    转化生长因子-β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陈正永杨婧曾晓玲
    1896-1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存在于骨髓和大多数结缔组织中的基质细胞群,可分化为骨和软骨等间充质组织.MSCs分化与特定转录因子有关,核心结合因子α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成肌分化抗原等转录因子在MSCs分化中具有整合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信号转导由细胞外配体启动,可导致细胞内信号转导介质激活.而TGF-β家族配体TGF-β1、TGF-β2和TGF-β3参与MSCs功能的多个方面,可通过控制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和活性调节MSCs的分化功能.因此,深入研究TGF-β家族蛋白在MSCs分化中的作用,有助于未来研究成果向临床的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HLA基因与过敏性紫癜及其肾脏损害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贺少军陶仲宾凌继祖李宇宁...
    1901-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病变为主的免疫性疾病.而其累及肾脏所导致的紫癜性肾炎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免疫机制、炎症机制、遗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HS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参与了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而HLA基因也在HS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LA基因是HSP及其肾脏损害遗传方面的重要基因,目前HLA基因发挥作用的具体位点尚不明确,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从而为理解HSP发病机制和预测高危个体提供重要信息.

    过敏性紫癜人类白细胞抗原肾脏损害遗传易感性

    Nrf2信号通路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黄家鹏赵健赵璇赵福红...
    1906-1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记忆障碍、视空间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为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氧化应激学说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是机体抗氧化应激机制中重要的通路之一,活化的Nrf2可与细胞核内抗氧化反应元件结合对抗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减缓神经细胞病变、凋亡等生理过程,从而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因此Nrf2信号通路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靶点.未来可深入开展以Nrf2为靶点的药物研发,以丰富临床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治疗策略.

    认知功能障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氧化应激有效靶点

    骨关节炎与衰老相关的发病机制

    文晨曦李敬扬文振华
    1911-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OA)是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衰老会导致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的变化,其参与骨关节疾病的发病,目前已知的与衰老相关的OA发病机制包括衰老细胞堆积、表观遗传学修饰、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细胞死亡等.线粒体自噬在维持软骨细胞稳态中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受损将导致受损线粒体清除受限,进而导致OA发病;细胞坏死和凋亡也促进了OA的发生.深入研究与衰老相关的发病机制可为OA的早期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骨关节炎衰老发病机制治疗靶点

    儿童H3K27M突变型胶质瘤病理分子机制及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邓后亮李亚冰杨金连魏媛怡...
    1917-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质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与成人胶质瘤相比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儿童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H3K27M)突变型胶质瘤恶性程度极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切除联合常规放化疗难以改善其预后.儿童H3K27M突变型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表观遗传调控紊乱导致的基因表达谱改变密切相关.H3K27M突变对细胞基因表达谱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然而其影响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此外,表观遗传药物、细胞周期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对H3K27M突变型胶质瘤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均尚未应用于临床.因此,需进一步深入研究H3K27M突变型胶质瘤的病理机制和靶向药物,以为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儿童胶质瘤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突变表观遗传调控靶向治疗

    心力衰竭和肿瘤的共同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机制

    陈雯孙慧
    1923-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和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其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心力衰竭和肿瘤不仅有高度相似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吸烟和生活方式,并且存在许多交叉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表观遗传修饰、神经激素激活、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其中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核小体重塑和微RNA的表达调控许多生物学过程,这些过程是心力衰竭和肿瘤发生的基础.因此,深入研究两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促进肿瘤心脏病学的进一步发展.

    心力衰竭肿瘤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