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综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

刘桂蕊

半月刊

1006-2084

yxzs2005@163.com,yxzs@chinajournal.net.cn

010-84405903 60551103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806室

医学综述/Journal Medical Recapitulat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泼尼龙联合rhTPO冲击疗法在儿童难治性ITP中的应用

    杨威随素敏魏广友
    1425-1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35例难治性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泼尼龙组、rhTPO组、联合组,各45例.其中,甲泼尼龙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rhTPO组应用rhTPO皮下注射治疗,联合组应用甲泼尼龙联合rhTPO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临床疗效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时点间、组间PLT、TNF-α、IL-6水平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TNF-α、IL-6水平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2、3、4周,三组患儿的PLT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TNF-α、IL-6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联合组的PLT水平均高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95.56%(43/45)比73.33%(33/45)、71.11%(32/45)](P<0.05),而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0,P=0.684).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rhTPO应用可显著提高难治性ITP患儿PLT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甲泼尼龙与rhTPO,且不会增加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泼尼龙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冲击疗法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延迟排泄的影响因素

    赵嘉澍梅升辉王睿韬路瑆...
    1430-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延迟排泄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北京市普仁医院收治的216例采用HD-MTX治疗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颅内生殖细胞瘤患儿HD-MTX延迟排泄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血肌酐异常组的MTX血药浓度超安全值占比均高于上述指标正常组[52.00%(13/25)比3.66%(7/191)、46.87%(15/32)比2.72%(5/184)、25.00%(18/72)比1.39%(2/144)、29.17%(14/48)比3.57%(6/168)、45.95%(17/37)比1.68%(3/179)](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和血肌酐是评价MTX经亚叶酸钙解救后血药浓度超安全值的影响因素(OR=6.434,95%CI 1.567~26.412,P=0.010;OR=13.081,95%CI 2.712~63.103,P<0.001).结论 血肌酐和ALT是接受HD-MTX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患儿MTX延迟排泄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应密切关注患者肝肾功能,确保用药安全.

    颅内生殖细胞瘤甲氨蝶呤血药浓度

    尿液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金维王建东
    1435-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液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行阴道镜检查的498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及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分析尿液和宫颈标本用于检测HPV的一致性及尿液标本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宫颈标本中HPV阳性率为83.73%(417/498),尿液标本中HPV的阳性率为79.12%(394/498).在23种HPV分型检测中,HPV16、HPV58、HPV52是常见类型,高致病性HPV18型在宫颈和尿液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3%(42/498)和8.03%(40/498).以宫颈HPV分型为标准,尿液HPV检测的灵敏度为68.75%~100.00%,特异度为96.13%~99.80%,与宫颈HPV分型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66~0.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高致病性HPV16型和18型,尿液HPV检测的灵敏度为88.18%和83.33%,特异度为96.13%和98.90%,与宫颈HPV分型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38和0.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尿液HPV检测与宫颈HPV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简便、快速、非侵入性,适用于不具备侵入性宫颈HPV检测条件的宫颈癌早期筛查及HPV疫苗接种后的效果评价.

    宫颈癌筛查尿液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HER2阳性乳腺癌ERBB3基因E928G点突变功能的初步研究

    韦光楠廖宁陈博
    1441-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的变异情况,并对检测到ERBB3点突变人群进行分析,寻找具有临床意义的位点.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84例乳腺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HER家族的变异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RBB3突变位点是否为有害位点,Western blot验证ERBB3点突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384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现ERBB3变异,主要的变异类型为错义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的计算显示,D297Y、T355I、E928G、E1261A、L431F、P583S、R667L、D297H、R678W位点突变可能为有害突变.ERBB3基因E928G突变的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PKB/Akt)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ERBB3基因E928G突变的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可能存在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可能与抗HER2靶向治疗耐药相关.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二代基因测序定点突变ERBB3E928G

    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

    吴宝杰锡书毅
    1446-1452,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综合采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挖掘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信号通路,构建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关键基因的功能.方法 在NCBI-GEO数据库中筛选SARS-CoV-2感染相关的表达谱数据集,使用GEO2R分析并筛选DEGs,采用DAVID富集并分析相关的信号通路,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分析分子相互作用网络信息及功能,筛选其关键子网络,对关键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GEPIA2数据库评估相关基因在易感染SARS-CoV-2的癌症患者中的潜在临床价值.结果 对GSE156544数据集进行分析,筛选并获得59个与SARS-CoV-2感染显著相关的DEGs,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成功构建分子互作网络模型,获得1个关键互作子网络和21个hub基因(NOP58、NOL6、CIRH1A、HEATR1、PDCD11、BMS1、NOP56、NHP2L1、WDR36、TBL3、BOP1、DCAF13、DKC1、UTP18、BYSL、IMP4、NOP14、FBL、KRR1、RRP9、MPHOSPH10).结论 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以及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与SARS-CoV-2感染显著相关.此外,对于易感染SARS-CoV-2的癌症患者,NOP56、NHP2L1、FBL可能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基因靶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生物信息学

    加巴喷丁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张思思焦保良
    1453-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68例PH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加巴喷丁胶囊(第1天每次0.3 g,每日1次;第2~3天每次0.3 g,每日2次;此后每次0.3 g,每日3次)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VAS和PSQI评分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间和时间点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1周、3周后两组VAS和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2%(32/34)比76.47%(26/34)](χ2=4.221,P=0.04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6/34),对照组为11.76%(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可明显减轻PHN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脉冲射频加巴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