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
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

范伟粹

季刊

1672-7975

cgsbull@china.com

010-84288401 64266649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邮局76号信箱

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Journal Applied GeophysicsCSCD北大核心SCI
查看更多>>APPLIED GEOPHYSICS(应用地球物理)(ISSN 1672-7975;CN 11-5212/O)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英文版定期期刊,于2004年7月正式创刊。本刊逢3月、6月、9月、12月发行。 英文版《应用地球物理》于2007年被SCI-E收录, 成为一份具有国际影响的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杂志。本刊发表的论文国际浏览量与下载量自2007年来连续三年均以翻一番速度递增。2010年IS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首次公布本刊影响因子,2009年度本刊获得影响因子为0.457。 英文版《应用地球物理》杂志报道应用地球物理学在能源、资源、环境、灾害、工程、信息、军事、探测等方面有创新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前沿性研究,实际应用中的重大突破以及相关边缘学科进展,特别关注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包括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地球物理勘探实例剖析;交叉学科的综合应用。倡导学科渗透、技术综合;突出创新、讲求实效;注重成果并及时跟踪前沿技术研究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祁连造山带及邻区构造格架——来自航磁异常特征的启示

    杨海熊盛青刘前坤周道卿...
    528-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祁连造山带是世界上典型的造山带之一,是研究板块构造的天然实验室.大量的学者对祁连造山带的蛇绿岩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开展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但仍然在基底性质、蛇绿岩分布以及构造单元边界的划分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近年来,在祁连造山带及邻区开展了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调查,为祁连造山带及邻区构造格架及变形作用研究提供了地球物理视角.基于最新的航磁异常图,祁连造山带呈现出深部东西向分段,浅部南北向分带的特征.东、西段为正负块状磁异常,中段为块状正磁异常.中、南祁连具有相似的磁场特征,与北祁连造山带和柴达木地块有明显的区别,这一结果说明中南祁连可能具有统一的磁性基底,且不同于北祁连造山带和柴达木地块.北祁连与阿尔金北并不相连,在地球物理场上不一样.磁场特征清晰的显示了北祁连蛇绿岩的分布.蛇绿岩通常具有较强的磁性,能引起线性条带状磁异常.蛇绿岩带在北祁连西段分布连续,规模也较大,但经过祁连县向东,蛇绿岩带的规模减小,且基性超基性岩的出露也明显减少.结果表明,以祁连县为转折端,北祁连东段和西段的演化过程可能存在差异.本次研究还系统划分了祁连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单元,提出阿尔金断裂左行平移量被加里东期系列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所调节和吸收,并最终归并于龙首山-固始断裂.新构造运动使北祁连造山带剪切方向拉张作用增强,将北祁连造山带分割为几段,形成系列北东向断裂.

    祁连造山带构造格架航磁异常蛇绿岩

    中国四川理县唐家湾滑坡电性特征

    李斌许强程强刘天翔...
    549-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西部山区地形地貌多样,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滑坡是使人类受到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之一.为减少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对滑坡体开展详细勘察及监测成为防灾减灾必要的手段,也是滑坡预警的基石.本研究,采用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及滑坡监测成果对比分析验证大地电磁探测滑坡方法可行的技术路线,拟解决应用大地电磁法探测滑坡发育过程方法有效性的科学问题.采用工程地质勘察、大地电磁法探测、滑坡监测、滑坡分析等多种方法,展开汶马高速K94+000~K94+145段左侧唐家湾滑坡的研究.结果给出了地层岩性、结构、地下水的静态电性特征,滑坡发育的动态电性特征,重点分析了大地电磁法探测与工程地质地质勘察及滑坡监测成果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给出了采用大地电磁法探测滑坡动态发育过程的数据采集、处理、反演、解释、分析的流程及方法,初步得出电磁波波阻抗动态变化与滑坡地表位移、地下水动态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给出了采用大地电磁法探测和监测滑坡方法的可行性实例.研究成果可为滑坡大地电磁法探测和监测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可为未来多元化滑坡监测方法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滑坡大地电磁法地球物理工程地质滑坡监测

    基于广域电磁法的复杂构造区深层页岩气层电性结构识别研究

    古志文李跃纲余长恒邹忠平...
    56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发挥绿色、高效人工源电磁法在川南复杂构造区的技术优势,弥补常规电磁法在勘探深度、精度和准确度方面的不足,将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法应用于川南罗场向斜和玉和鼻状背斜复杂构造试验区,进一步检验广域电磁法在探测深部低阻薄层电性响应特征的有效性.首先基于收集和分析试验区物性资料,建立地质-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广域电磁法识别深部薄层页岩气层的电性响应特征;其次在川南复杂构造区开展广域电磁法试验工作,采用"电磁资料处理成像解释一体化系统"进行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与反演成像,利用测井电阻率数据进行标定,构建适合于试验区的电阻率解释模型;最后依据广域电磁法解释成果,落实了地表6km内地层纵向上电性结构变化特征,圈定了深部页岩气层横向上的电性展布特征.对于井旁附近电阻率的预测区域,经后期电测井资料验证了广域电磁法反映的视电阻率与测井揭示的电阻率变化趋势基本吻合,证明了广域电磁法能有效识别川南复杂构造区深部页岩气层的弱响应特征.通过本次试验表明,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法能有效刻画复杂构造区深部低阻薄层电性响应特征,同时探索出了一套利用广域电磁法对页岩气目标层进行快速、低成本评价的新技术体系.

    川南复杂构造区广域电磁法深部勘探页岩气层电性结构

    基于多尺度SE-CNN和BiLSTM融合的次声事件分类模型

    李鸿儒李夕海谭笑枫牛超...
    579-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次声事件的有效分类对提升自然灾害种类的辨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次声分类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工特征提取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类,但提取的特征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当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特征进行分类成为趋势,这种方法能够通过卷积核自动提取信号空间特征,但对于次声信号,不仅包含空间信息,同时作为时间序列,时序特征也极其重要.仅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会缺失次声序列时间依赖关系,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能够弥补时序特征,但又会造成次声信号空间特征信息的丢失.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自动提取次声信号时序依赖特征与空间特征,自适应进行特征优选并实现两类特征融合的多尺度SE-CNN-BiLSTM(Squeeze-and-Excitatio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次声事件分类模型.利用地震和化爆次声数据对该模型开展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次声分类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多尺度特征融合

    Ketzin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场地的三维时移地震数据正演模拟研究

    郑忆康王冲梁浩鸿王一博...
    593-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8年6月至2013年8月,在Ketzin二氧化碳封存试验场地有大约67000吨二氧化碳被注入到深部咸水层中.在注入过程中,开展了三维时移地震采集,监测地下二氧化碳流体的运移情况.地震监测结果会受到数据采集和信噪比的限制,而基于多物理场信息约束的储层模拟能够为预测二氧化碳流体的运移提供重要依据,并能够根据地震监测结果对地质模型进行校准.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从多物理场信息约束的储层模拟中提取物性参数模型,并开展了三维地震数据的正演模拟.储层模型模拟的地震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相似性验证了多物理场信息约束的储层模拟方法的有效性,时移地震分析揭示了注入期间及注入后二氧化碳流体的运移趋势.

    地震正演储层模拟二氧化碳封存时移分析

    复杂储集空间地震识别与表征技术研究与应用

    姜晓宇宋涛周晓越甘利灯...
    606-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储集空间油气藏孔隙,洞穴,裂缝预测难题,以全方位局部角度域深度偏移处理方法成果数据为基础,在孔隙型储层预测方面,采用了反向加权非线性反演改善了物性预测效果;在小尺度洞穴体预测方面,首次在研究区采用了散射成像三参数小波变换技术实现了小尺度洞穴体预测;在裂缝预测方面,研发了振幅和速度各向异性联合反演方法提高了中小尺度裂缝预测的精度,通过多尺度裂缝建模与表征,开展井间连通性分析及连通路径预测,预测结果与开发生产情况相符.最后,结合上述研究成果,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为研究区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上述思路与对策对于复杂储集空间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及高产井位优选具有很大应用价值与借鉴意义.

    复杂储集空间裂缝预测储层预测洞穴预测

    中文摘要

    616-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