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
英语广场

王小珍(执行)

月刊

1009-6167

esquare@126.com

027-68892578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黄鹂路39号1211室

英语广场/Journal 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定位于中初级英语学习者,本着“轻松读原作,快乐学英语”的宗旨,倡导“寓学于乐”的学习理念,其活泼的办刊风格和优秀的文章选材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国高校英文网站翻译失误分析

    倪新洋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文网站不仅是高校展示自身形象和吸引国际学者、学生以及合作伙伴的重要窗口,也是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工具.然而,一些高校在建设英文网站的过程中出现翻译失误和沟通不畅的问题.高校要重视受众的文化背景和需求,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不断优化英文网站建设,更好地展示自身的国际化形象,吸引更多国际合作机会,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融入全球教育体系,实现对外交流的深化与扩展.

    高校英文网站跨文化交际翻译失误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试题中英汉衔接手段对比

    王农予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中的翻译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英汉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衔接理论为英汉衔接手段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本文通过比较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部分的原文和译文,探讨汉英翻译中衔接手段的使用.研究发现,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英呈现出不同的语法和词汇衔接手段.本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衔接手段衔接理论汉英翻译TEM-8

    副词性关联词语在专八听力会话语篇中的互动性研究

    陈幸怡原苏荣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专八)听力会话语篇,集中探究副词性关联词语(以下简称副关)的话轮位置特征和话轮转换互动机制.经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就话轮位置特征而言,副关可以出现在话轮首/中/尾,且在话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副关可以形成独立话轮;专八改革后,副关呈现出向话轮中聚拢的趋势.(2)就话轮转换互动机制而言,副关能开启、延续和转换话轮.本文旨在为副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支撑,同时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副词性关联词语听力会话语篇互动性研究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言语幽默分析——以《摩登家庭》第11季为例

    方妍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言语幽默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够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化解尴尬与矛盾,促进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以合作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了《摩登家庭》第11季中违反合作原则的人物对白,探讨人物对白违反的具体准则以及实现言语幽默效果的机制.本文从语言学视角解读角色言语行为,有助于人们理解美剧中言语幽默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掌握言语幽默的实际运用.

    合作原则言语幽默《摩登家庭》

    评价理论视阈下体育新闻介入资源的分析与研究

    杨杏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新闻媒介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斥着大量新闻报道,体育新闻这种常见的新闻类型也占据了各种媒体重要的版面和时段.为了探究新闻作者在新闻中是否加入个人情感认知判断以及如何与读者达成认知联盟,本文以Martin的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为理论框架,分析了10篇体育新闻报道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以及作者的介入策略,以揭示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隐藏在新闻报道之下,实现新闻语篇的交际功能和人际意义的.研究分析数据表明,在这10篇体育新闻报道中,新闻作者运用了大量对话压缩的介入策略,限制了其他的声音和观点.由此可以揭示,这些体育新闻报道趋向主观性,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介入系统体育新闻评价理论

    古尔纳《赞美沉默》中的沉默叙事

    杨冀星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赞美沉默》一书中,"沉默"是古尔纳的主要书写对象,本文依托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通过分析文本中"沉默"的多种叙事作用,探索叙事者在异质文化缝隙中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及其文化话语权的丧失.以叙事者为代表非洲移民的"沉默"状态反映了在异质文化冲击下个体生存及文化身份的困境,体现了古尔纳对当代移民尴尬处境的关注和同情,揭示出他们身份认知的混乱和话语权力的丧失.

    《赞美沉默》古尔纳沉默叙事

    朱利安·巴恩斯《柠檬桌子》中的老年叙事

    余乐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在短篇小说集《柠檬桌子》中,以老年人物为主角,向读者真实地展现了衰老和死亡的11种可能.在巴恩斯笔下,衰老是自然的生命历程,面对衰老带来的困境,老年个体保持着开放的生命叙事,在维持旧有结构和对新境遇开放之间保持平衡.此外,通过文学实践,巴恩斯旨在消解社会文化对老年的先入之见与刻板印象,打破任何有关衰老和死亡的单一构建.

    朱利安·巴恩斯《柠檬桌子》老年叙事

    《都柏林人》中的工业化与主体身份重构

    李春晓刘宝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城市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都柏林人》为例,对小说中因工业化而产生的异化现象进行了解读与分析,重点关注了工业化影响下自然环境、城市与人发生的异化,同时也从主体身份的丢失、弥合与建立这三个角度,进一步剖析了工业化背景下主体身份的重构问题.

    《都柏林人》工业化身份重构

    《情人》中的爱情书写研究

    李钦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长于东西方文化交融时代下的法国作家杜拉斯,笔下涌现了大量以女性在乱世中颠沛的爱与恨、彷徨与挣扎为主题的经典作品.对女性主角的塑造、对爱情的私人化感悟与言说方式以及对文本内外"自我"与"他者"的取舍,共同构成了杜拉斯深具女性气质的文本的魅力源泉.本文从杜拉斯的以"爱"为主题的女性主义小说《情人》出发,探究女主人公在时代和家庭影响下的个人抉择、生存状况与自我心灵的隐晦,以揭示杜拉斯对女性在乱世中艰难生存境况的独特关注,分析其爱情书写背后的思想渊源.

    《情人》东西文化爱情与生存女性关怀

    以校训为载体构建英语语言学课程思政路径的实践研究

    刘丽媛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的新课程,本文结合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特点,探索了以校训为核心,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具体路径,旨在为英语语言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校训英语语言学课程思政路径实践研究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