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应用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倪嘉缵

月刊

1000-0518

yyhx@ciac.jl.cn

0431-85262016,85262330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应用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应用化学》办刊宗旨“着重报道化学学科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边缘学科和结合生产实际的创造性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之间起桥梁作用。”《应用化学》编委会由国内外66名遍及在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组成(其中有6名国外专家,17名中科院院士)。并有一支上千人组成的审稿专家队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应用化学》来稿全部采用网上投稿形式, ,欢迎投稿,欢迎刊发广告。本刊发行面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工矿企业,发行面覆盖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并一直向国外发行。刊发广告,有利于提高其产品及厂家知名度,开拓市场,提高销售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在《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龙毅罗国勇徐剑徐文芬...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药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实践是药学本科生综合能力检验的重要机会,既是验证学习成果的过程,又是全链条实验操作能力的机会。对该课程的内容设计既要结合实际又要具备可执行性,同时要结合考虑思政性和学校办学特色。基于上述要点和前期的调研,授课组决定以双氢青蒿素片的生产及质量检验为课程的核心,设计了包含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制剂实验和药物分析实验的综合实验。该课程进行了2个周期的运行,实验难度适中,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强,学生接受度高,学生适应性好,学习效果较好。但是,该课程仍然存在部分实验产率不高、终结性考核试题区分度一般以及课程最终成绩不能完全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意义等问题。授课组计划从优化实验步骤、提升终结性考核难度以及改进过程性评价方法这3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改进。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中医药双氢青蒿素

    综合型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亲水海绵擦的制备

    徐守萍曾丽花皮丕辉文秀芳...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具有亲水性、高强度、高回弹以及可降解性,在很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和醛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表面活性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缩醛亲水海绵擦,并探索用相对低毒性的乙醛、丙醛代替传统工艺中高毒性的甲醛。实验设计分组研究甲醛、乙醛和丙醛缩醛反应能力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缩醛反应的机理;测试方面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力仪表征聚合物和材料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聚合物性能与结构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成品海绵可作为工作台清洁工具,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本实验是集合文献查阅、基础实验操作、材料性能表征以及应用性能为一体的综合研究型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同时锻炼主动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聚乙烯醇海绵缩醛反应高分子化学综合型实验

    虚拟仿真在复杂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为例

    林雄超王彩红任艳娇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场地、操作环境等极端条件制约,复杂工程性创新实验难于线下开展,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前沿技术认知缺失,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短缺。针对此问题,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开展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虚拟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操作风险,弥补实验时间和条件的不足,是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有益探索。仿真实验中的理论学习、习题测验、流程设计、实验操作和报告处理的过程性评价制度涵盖了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综合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在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教学中,4项课程目标平均达成度分别为0。80、0。91、0。83和0。73,教学效果良好。实践证明,虚拟仿真实验能够从应用实际出发,通过新颖的实验内容设计,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专业实验虚实并行催化转化工艺仿真

    基于传统医药挖掘的药学类本科生专创融合培养路径探究

    张楠杨晶孟令鲲刘莉...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信息化与现代医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培养具有跨学科研究应用能力的药学类本科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现代化的必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传统医药挖掘为主线,从传统医药对药学人才专创融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的路径与成效提出了科学的分析与切实可行的模式实施方案。本研究提升了药学类本科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并拓宽药学类本科生的专业应用范围,为培养专创融合型药学类本科人才提供教育教学依据。

    传统医药挖掘融合培养专业与创新药学类本科生

    传统乐器保养与修复中的化学方法

    王静
    139-140页

    绿色化工产品品牌新媒体营销策略优化

    马真真
    141-142页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水质污染事件的认知与参与行为

    王一茗
    143-144页

    分析化学文献的英汉平行语料库构建及应用

    张金焕
    145-146页

    运动器械材料的系统优化与性能评估

    汤云雄刘雄郭慧阳
    147-148页

    化工专业学生心理教育的管理和教学改革对策——评《化学实验室安全》

    李哲吕晨
    后插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