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与管理
农业经济与管理

郭翔宇

双月刊

1674-9189

nyjjygl@163.com

0451-55190063,55190553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农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Fisheries Economy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三农”服务,为渔业经济发展和渔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本刊愿成为您事业发展的挚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及其重大价值

    张远新张文羽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点难点.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以战略思维审视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以系统思维概括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以创新思维谋划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丰富拓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理论,创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同时也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农业现代化重要论述重大价值

    全球视域下国际形势、粮食安全与中国方案

    王旖旎吴玲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稳天下安.基于全球视角,坚持系统观念,立足世界政治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链条重塑的大势,研判世界粮食安全的新形势与新特点,审视国际形势与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联动的大局,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新态势,辨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内忧"与"外患".研究表明,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进全球粮食治理体系变革,坚守"立足国内、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观,提升全球粮食市场掌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从顶层设计和战略维度擘画确保粮食安全的中国方案,努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国际形势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粮食安全战略

    非粮化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土地成本的实证分析

    徐亚东张应良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生产土地成本持续走高成为既定事实,且土地快速流转与土地成本上涨呈相同趋势.基于粮食品种层面的885个宏观数据,将土地流转分为粮食化土地流转和非粮化土地流转,实证分析非粮化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土地成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粮化土地流转显著负向影响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而粮食化土地流转则显著正向影响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和流转地租金,对自营地折租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非粮化土地流转分别提高了土地流转中采用股份合作方式的比重及土地流转中土地流入合作社的比重,从而降低了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因此,需适当调控两类土地流转的比重,土地流转的种植结构不能"一刀切";同时,支持各地区通过组织创新推进股份合作方式的土地流转,并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合作社的作用.结论为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土地成本提供实证依据.

    非粮化土地流转粮食化土地流转粮食土地成本中介效应

    农村数字化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成德宁黄诗琪
    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农村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数字化能否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村数字化如何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对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农村数字化水平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实证检验了农村数字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数字化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依次减弱.农村数字化促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为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应多方面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农业设施和农机装备的数字化改造,促进区域农村数字化的平衡发展.

    农村数字化全要素生产率农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对涉农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宝胡日查陈池波潘经韬宝乌云塔娜...
    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涉农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涉农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涉农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两者间关系并分析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有效促进涉农企业创新投入,主要通过提高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增强产品市场竞争来影响涉农企业创新投入;数字经济发展对涉农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异质性.基于此,提出各级政府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并实施差异化发展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涉农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同时涉农企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以及区块链等科技产品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创新投入强度.

    数字经济涉农企业创新投入风险承担产品市场竞争

    农民合作社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的经验透视与创新路径——基于湖北省农民合作社的调查

    张俊黄杰李崇光
    6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合作社是引领农民脱离贫困、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基于湖北省典型农民合作社的样本考察,发现实践中的农民合作社主要呈现村社共建型、产业化发展型、党建引领型、社办企业型和集体抱团型等发展模式.通过多类型横向比较,发现内部规范化建设、政府指导扶持与服务、基层组织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和联农富农机制设计是农民合作社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和共有属性;并提出农民合作社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即以政策创新强化外部帮扶、以组织创新激活内生动力、以模式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以产业创新促进融合发展、以机制创新加强利益联结,以期为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乡村共同富裕的共创共治共享体系提供思路借鉴.

    农民合作社共同富裕经验透视创新路径

    合作经济组织何以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基于对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的考察

    韩玉洁徐旭初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域新形态,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重要论述,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更好适应了分散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现实需求,有利于促进农民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在价值功能上,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分配均等化和服务普惠化.在实践路径上,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通过服务带共富、合作带共富、改革带共富、数字带共富以及融合带共富等路径,优化了乡村资源供给、提高了农民组织程度、提升了农民共富能力.新阶段,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应加快构建完备的为农服务体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平台资源承接整合能力,形成乡村共富主体广泛参与和集体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富裕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

    多重制度逻辑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张怀英常乐郭超然
    8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微观经济基础.新时代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构建长效治理机制,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基于制度逻辑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批16个乡村治理典型示范县为案例对象,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治理模式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了多重制度逻辑共存前提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的几种有效机制及其内涵,并对每种机制的应用场景进行案例验证检视,进而提出进一步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的基层组织,推动村规民约与乡村社会网络融合互嵌,以及加快构建多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新格局的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逻辑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治理机制

    构建要素、逻辑序位与路径依赖:农村集体经济从"锁定"到"进阶"实证

    彭万勇程华王刚毅
    10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形态,这意味着最大化资源要素效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农村与城市一道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经济组织资源要素配置研究文献切题,缕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必备资源要素,并基于案例分析提出打开"黑箱"的逻辑线索,即"开眼"识资源、"格物"纠序位、"优术"明道路"三步进阶"理论假说.同时利用收集的案例数据,依次分析地理区位、制度(政策)、带头人(企业家精神)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构成中,存在普适性的"地理区位→制度(政策)→带头人(企业家精神)→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排列逻辑序位,不同序位的资源要素内生经济发展路径依赖.认为坚持最优序位要素本位、依赖精英农民、要素序位纠偏、精准立地最优序位要素引入外部要素是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路径依赖的四种表现,强化带头人能力提升、建立发展资源县域基础数据库、建立资源要素对接响应及纠偏机制等措施有助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三步进阶构建序位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