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京族民歌传承的功能探究

    张小梅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族民歌传唱着京族人民的生活历史、人文礼俗等,也是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其研究多集中于京族民歌音乐特性,对其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承功能探讨有限。本文主要探索京族民歌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功能转化持续传承,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法,结合互文性理论分析其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审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发现京族民歌在个体与群体歌唱力量中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在促进社会交往、传承文化、审美体验、民族音乐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展示其独特性、保护和振兴地方音乐传统的重要性;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体现稳定性和适应性,这既开阔了民族音乐学理论视野,也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对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具有现实意义。

    京族民歌跨文化交流传承功能多样性民族音乐教育

    手风琴重奏艺术发展之探究

    孟茜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风琴是一件独特且具有个性的乐器,它拥有独奏、合奏、重奏、室内乐、伴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最受追捧的是手风琴重奏。其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兼容较高的技术演奏水准,并能将现代艺术与流行元素融为一体。目前,手风琴在重奏艺术领域虽已实现了作品、音色、演奏技术等多方面的突破,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手风琴重奏艺术的作品扩展、音色开发、技术拓展等方面展开分析,试图通过这方面的探究为手风琴重奏艺术形式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使手风琴演奏艺术更上一层楼。

    手风琴重奏艺术作品扩展音色开发

    电视剧《大宅门》中京剧打击乐的运用研究

    王静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对电视剧《大宅门》中京剧打击乐的运用进行评述。首先,强调打击乐在京剧中的核心作用,它通过节奏的变化展现情感波动,以及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其次,介绍了《大宅门》的剧情背景,讲述了一个北京医药世家的传奇故事,作者分析了京剧打击乐在剧中的具体运用,展示了它们如何暗示人物身份、预示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心理、并渲染气氛等,推动电视剧情节发展。最后,总结了京剧打击乐在《大宅门》中的重要性,完美展现了京剧打击乐的魅力,为剧情增色。

    京剧打击乐电视剧《大宅门》锣鼓经的运用

    语言音乐学视域下兰山柳琴戏唱词音声探究

    孙鑫莹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琴戏作为山东省临沂市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传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方言的多样性是中国传统音乐多元地域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方言音韵为基础构建的兰山柳琴戏唱词,其音声与其艺术特色、艺术生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钱茸先生的语言音乐学理论为方法论指导,可以选取唱词音声的分析模式作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兰山柳琴戏唱词音声形态。

    语言音乐学兰山柳琴戏唱词音声地域性音乐价值

    基于文化背景的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王峰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表演是一种深具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其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文化以及跨文化声乐表演的案例进行探讨,深入挖掘声乐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也关注声乐教育中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以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声乐学子。

    声乐表演艺术文化背景历史与发展文化影响

    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修订的历史考察

    刘雨彤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德华·汉斯立克的美学观点最独特之处在于唯心主义美学得到体现,重点在于他将音乐的形式设计与超越体验联系起来。其力著《论音乐的美》中集合了他的主要观点,即"音乐的美来自乐音的运动形式",后人称之为"自律论美学"。在首次出版后接下来的四十年里,汉斯立克反复修改文本,形成了不少于十个版本,最后一版出现于 1902 年。在反复的修改中,汉斯立克始终否认情感在音乐中的积极作用,否定瓦格纳"整体艺术"的内容性,也在不断修订中巩固其自律论观点。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论音乐的美》一书中最后结尾的十次修订作为切入点,以此考察汉斯立克的"绝对音乐"音乐美学观念。

    《论音乐的美》汉斯立克版本修订形式美学

    欣德米特半音调性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杨洋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欣德米特半音调性体系理论是 20 世纪西方现代专业作曲技法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欣德米特在专著《作曲技法》(第一卷)中对其作曲理论做了详尽的叙述,他的作曲技法在保留调性中心传统的同时,打破了传统音乐中调式、和声功能关系的模式,在调性结构内自由地使用十二音,对和弦根音与和弦的分类等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创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新调性音乐中独树一帜。自谭小麟学习到欣德米特作曲理论将这一套体系带回国内后,许多作曲家们将欣德米特半音调性体系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相融合,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本文对欣德米特作曲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理论对《自君之出矣》《小路》等作品进行分析探究。

    欣德米特作曲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中国的发展

    论西方音乐的传入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田伟力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从古至今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表达其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的声音艺术。19 世纪以来,西方各方面的事物大量传入中国,其中就包括西方音乐。本文根据西方音乐传入后对中国音乐各方面所产生的变化,论述西方音乐的传入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西方音乐中国音乐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

    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的差异性分析

    秦天琪王鹏凯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踏板运用是钢琴演奏中最困难也是最具有个性的技术构成,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然而,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之间因装置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以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的差异为研究对象,以现有文献研究作为理论支撑,从立式钢琴三个踏板的工作原理及三角钢琴三个踏板的工作原理分析着手,通过对二者踏板之间所存在的装置差异、原理差异、使用功能细节方面的对比差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踏板的存在不容忽视,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之间的差异更不容小觑。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之间的差异处理可以帮助习琴者在钢琴转换的同时,降低因生疏感所导致的失误概率,对于钢琴演奏而言,具有实际研究价值。

    立式钢琴三角钢琴踏板差异

    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方式的艺术表现效果对比与创作实践研究

    封晶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绘画作品,作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正逐步向数字化方向演变。对比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方式的艺术表现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创作实践方法,能够进一步帮助研究者传承传统绘画技法中的文化内涵,同时以数字化技术做支持,提升绘画作品的呈现效果。本文将重点针对数字绘画方式与传统绘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阐明数字绘画方式的实践应用要点。

    数字绘画传统绘画艺术表现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