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日时光》的音乐风格与演唱分析

    傅婕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乔治·格什温是美国音乐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凭借出色的创作才能成功地将美国民间爵士音乐元素和欧美传统的严肃音乐完美结合,开启了美国民族音乐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乔治·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是美国歌剧的佳作,也是 20 世纪初期美国本土歌曲和欧美传统歌曲融合的范例。本文将以乔治·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作为切入点,对剧中女高音克拉拉所演唱的歌剧片段《夏日时光》的音乐风格以及演唱体验进行探究。通过对爵士风格作品的分析,以洞察多元文化的融合,激发对跨界音乐美学的思考。

    《夏日时光》爵士乐美声唱法音乐风格演唱体验

    川东北地区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特征及审美价值

    汤佳利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山背二歌是巴山地区的一种山歌,属高腔山歌。在交通便利、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背二哥这种人力劳动已逐渐消失,而巴山背二歌的音乐也面临着"失传"风险。本文主要对巴山地区的民歌进行概述,然后对巴山背二歌的旋律特征进行描写,最后从巴山背二歌的审美价值入手,强调巴山背二歌的重要性。

    背二哥山歌四川民歌非物质文化旋律

    孝文帝时期的北魏宫廷音乐探究

    曹珊刘畅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 493 年),北魏朝廷设立了以太常寺为首的官署机构,开始在宫廷中推行汉化,将北魏音乐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孝文帝亲自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音乐的典章制度,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对宫廷音乐进行了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孝文帝时期北魏宫廷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分类进行分析探究,以使人们对北魏宫廷音乐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北魏宫廷音乐孝文帝"鲜卑汉化"

    古筝艺术中的社会美学及当代价值意蕴探赜

    张宏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筝艺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气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聚焦古筝艺术的社会美学,从社会美学的定义与特征出发,梳理了古筝艺术内蕴的社会美学元素及其蕴含的美学精神,并从跨艺术融合价值、审美引领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方面探究其当代价值。

    古筝艺术社会美学艺术功能当代价值

    中国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中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白杰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舞蹈教学体系中,中国民族舞蹈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重点针对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进行综合训练,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舞蹈表演能力和编排能力,助力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有机传承。本文从中国民族舞蹈技巧训练入手,先简要分析技术技巧训练的重要性,然后探究当前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改革措施。

    中国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舞蹈训练

    浅析调性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与影响

    戎涓仁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音乐调性在音乐创作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音乐风格、情感表达和作曲家创作的影响。文章首先概述了调性的定义与分类,并分析了调性在和声构建、旋律发展及曲式与结构中的运用,随后探讨了调性如何促进音乐风格的形成、影响情感表达,以及作曲家在创作中的偏好。此外,还探讨了调性创新与变革的趋势,以及调性运用的优化策略。通过研究认识到调性不仅是音乐创作的基石,更是推动音乐风格演变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作曲家而言,深入了解调性特性并巧妙运用,是创作出富有创新性和深度的音乐作品的关键。

    音乐调性音乐创作调性运用音乐风格

    三部性结构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教学

    李运春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三部性结构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构架和情感表达方式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三部性结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再现是三部性结构音乐作品的标志,三部曲式通常以中间部分的属性来分类,单三部曲式的中段分为引申型、并置型与综合型三种,复三部曲式的中部分为呈示型与展开型两种。通过引导式分析教学,让学生掌握三部性结构音乐作品的结构及和声调性特点。

    三部性结构音乐创作作品分析教学方法

    基于数字技术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进校园实施策略研究

    刘洁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数字技术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进校园实施策略。文章介绍了音乐类非遗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文化价值,强调了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探讨了数字技术在音乐类非遗传承中的应用,包括数字化记录和存储、虚拟现实、互联网、数据分析和在线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音乐类非遗传承进校园的实施策略,包括教育课程的设计与整合、数字化资源库的建立与维护、跨学科合作与非遗项目推广、社区参与和合作,以及教育技术培训与支持。最后对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包括学习成果、社区参与、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和满意度。通过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音乐类非遗传承融入校园教育中,促进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音乐类非遗数字技术传承校园教育实施策略

    高校红色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及应用研究

    查建敏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音乐资源数字化研究的核心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以及功能价值等方面,并逐渐延伸到高校教育中。本文基于高校红色音乐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应用进行研究,打造高校红色音乐教学资源,与高校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及传播媒介相结合,以立体式宣传与延伸式开发,充分挖掘红色音乐资源的价值,拓展红色音乐资源的研究空间。数字化建设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资源支持,有助于提高课程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红色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应用于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高校红色音乐数字化

    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研究

    陈殷斌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特别是在音乐教育领域,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现代理念与技术,成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探讨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着眼于师资队伍多样性、课程设置地域特色、课程内容系统性,以及信息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现行教学模式的剖析,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文化传承视域民族音乐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