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想象力在国画创作中的实践性分析

    张秋霜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画的学习固然始于临摹,技法的磨砺之路漫长。然而,若过度追求笔墨的熟练可能掩盖创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导致作品陷入模式化。国画创作呼唤想象力的注入。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国画创作中巧妙运用想象力,挖掘灵感之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画面之中,从而塑造出个人独特且富有生命力的绘画语言。这一探索不仅是对传统国画的继承,更是对其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本文从想象力在国画创作中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想象力在国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画表现手法中的想象力,并探讨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中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类型。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在国画创作中激发和培养想象力的策略。

    想象力国画创作技法分析策略指导

    赵薇小提琴音乐民族化创作评析

    梁寒琰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创作,历经一个世纪的开拓、探索与融合创新,以民族化演奏技法和中国化的艺术风格谱写出贯通中西、融汇古今的时代华章。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饶沃土,赵薇在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创作上探索时代新声、展现民族气韵、彰显中国意象,她以民族化的音乐语言丰富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力,开辟出一条融合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发展道路。

    赵薇小提琴音乐民族化民族元素文化传承

    意象图式、隐喻视角下舞蹈创作之初探——以舞剧《赵氏孤儿》为例

    施萌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象图式、隐喻是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经常探究的范围。而意象图式、隐喻又是舞蹈编创中常使用的技法之一,在学界,研究者对于作品的探讨多集中于舞蹈本身。本文以意象图式、隐喻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解析,分析认知行为在舞蹈艺术创作领域的运用,以舞剧《赵氏孤儿》为模本,解读当下舞蹈创作和潜意识下认知间的关联。

    舞蹈创作意象图式隐喻舞剧赵氏孤儿

    探析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典舞的深远影响

    徐子衿李延浩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泱泱生辉五千年,儒家文化与中国古典舞艺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休戚相关、相互影响。要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使中国古典舞的传统文化吐故纳新,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舞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重要且必要的。本文主要对经典古典舞剧目进行分析,探究古典舞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联系与影响。

    儒家文化中国古典舞舞剧

    镇雄县彝族传统舞蹈"喀红呗"舞蹈形态与社会功能转化研究

    李煜南艾静静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镇雄县彝族舞蹈"喀红呗"动作铿锵有力,沉稳端庄,节奏感较强,富有技巧性,是诗、乐、舞相结合的原始舞蹈,既是彝族古代社会风貌的显现,又是研究彝族古代生产生活的原始资料。其舞蹈动作变化多、幅度大、步伐特殊,舞蹈动作因模仿原始社会生活狩猎和畜牧劳动中产生,不仅反映了彝族古代社会风貌,而且表现了彝族先民团结统一的民族属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以及蹈生态学等研究方法,对"喀红呗"进行舞蹈形态与社会功能的综合研究,以此对"喀红呗"进行传承和保护,以期让各地区都了解其少数民族的文化,使用整合、交流、导向等方式提高民族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

    彝族舞蹈"喀红呗"舞蹈形态社会功能

    从人地关系视野与文化空间修复视角探究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闵敏李佳霏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沱江船工号子"是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重要的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内江地区的"沱江船工号子"受劳动方式、自然地貌、方言等因素的影响,极具地方特色。然而,截至目前,对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与保护缺乏重视,没有意识到其"文化事象"需根生于"文化空间"之中,这导致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碎片化"的困境。基于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本文从人地关系视野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化空间修复的理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内江"沱江号子"。

    人地关系文化空间沱江船工号子保护与传承

    论彭水苗族民歌的多元化形态特征

    胡炜光刘子涵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彭水苗族民歌是重庆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其保留着苗族的民族性特征,另一方面,带有明显的西南民歌地域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本文将从音乐形态分析入手,对彭水苗族民歌的核腔、调式、节奏节拍、旋律形态、调式与终止式、曲式结构等形态要素展开分析,力图揭示彭水苗族民歌多元化形态特征。

    彭水苗族民歌音乐形态多元化特征

    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途径

    古丽加克热木·乌司满江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民间舞蹈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舞蹈的认同感减弱,导致人才短缺。为促进民间舞蹈在新时期的长远发展,本文探讨了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途径。民间舞蹈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身体语言的美学性、形式内容的多样性,以及集体参与的社会性,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鼓励老艺术家传授技艺,强化民族舞蹈的技艺传承;提倡保留民族独有特色,避免舞蹈文化同质化发展;充分解读传统民族舞蹈,适应文化价值观变迁;鼓励保持传统文化元素,促进本土民族舞蹈创新发展等发展途径,保护和传承民间地区独特的舞蹈文化,推动民间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民间舞蹈艺术魅力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艺术表现

    哈萨克族拟兽舞"黑走马"的原始思维与文化意涵

    郝明葳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拟兽舞是人类用自身肢体或道具来模仿动物行为的舞蹈,与万物有灵论有着紧密联系。哈萨克族的黑走马舞蹈便是拟兽舞的一种,其从早期的自然模仿阶段过渡到当下的文明艺术阶段,该舞蹈文化隐喻在当前学术研究较少,为了探析这一方面内容,采用人类学的范式进行研究,在使用图像志与图像学方法后得出:马被喻为"哈萨克人之翼",是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也是哈萨克族人民生命的象征,是主要的物质与精神支柱,隐喻着哈萨克族人民内心对力量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表达,展现了他们对马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与马的感情。由草原文化引申的舞蹈更彰显着萨克族人民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处的宇宙观。此外,黑走马舞蹈的肢体语言也传达着民族文化认同与促进民族间交流交往的作用。

    哈萨克族拟兽舞黑走马原始思维

    广西田东县壮族排歌的艺术特征研究

    黄立祥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壮族排歌是桂西的一种传统民歌,其优美动听、委婉细腻、缠绵悱恻,深受广大壮族人民的喜爱。本文主要对田东排歌曲调风格、歌词内容、演唱技艺等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田东排歌艺术特征保护传承